【摘? 要】在小學數學中融入數學文化,可以增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教師要規避傳統數學教學的弊端,將數學文化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工作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發展小學生的思維,實現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筆者根據實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先分析了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的意義,進而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具體措施,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107-03
【Abstract】Integrating mathematics culture into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an enhance the enthusiasm and autonom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cultivate good learning habits.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filtrate mathematic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work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to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develop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inking, and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 Based on actual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ses,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o mathematics culture, and then explor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integrating mathematics culture into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math teachers.
【Keywords】Mathematics; Mathematics culture; Teaching strategies
隨著數學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數學教學目標已經從知識教學上升到文化高度,不僅要教會小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要豐富小學生的數學情感和邏輯思維,提升數學文化素養。近年來,人們對數學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數學文化是數學知識的一部分,是小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文化教學融入教學活動中,合理挖掘數學文化,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學融入數學文化的意義
(一)優化數學課堂氛圍,豐富課程資源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有效展現了數學知識的發展過程,增強學習數學的原動力。以前,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是片面的,認為數學就是符號、定理、法則、運算等的結合體,數學難學,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數學成績也難以快速提升。通過向小學生滲透數學文化,在小學生的心目中對數學有了新的認識,數學教師設計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把課堂教學的主人還給小學生,小學生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極大地增強了數學學習效率。
(二)數學文化走進課堂,端正學習態度
有些小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過度追求高分從而得到教師家長的夸獎,但是未能真正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他們把學習歸結為應付考試,不利于小學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有些小學生為了家長而學習,沒有認清學習的本質,導致在學習的道路上困難重重。當數學文化走進課堂以后,引導小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小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解決各類數學問題,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驗,還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并且從內心里認識到學習是為了自己更好的成長,將來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因此,數學文化走近課堂能夠讓小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數學課堂上,實現共同進步。
(三)提升數學學科品質,培養解題能力
向小學生滲透數學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品質,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數學課堂能夠引導小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和運用能力。同時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家刻苦求知的決心和嚴謹認真的精神,感受數學的應用之美。數學文化涉及的方面很廣,包括美感、思維、教育等,小學生在學習中強化數學思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探索,能夠有效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加強文化滲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對小學生進行文化熏陶,改變小學生錯誤的學習思想,讓小學生樂在其中,品味深邃的數學思想,領略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一)在課程導入時創設情境,滲透數學文化
以數學知識為背景創設課堂情境,能夠把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美化小學生的心靈,使小學生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數學,提高數學綜合素養。小學生在教學情境里學習,增強積極性,開闊眼界,接受數學文化的洗禮。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認識方程》,這是小學生初步學習代數的開始,影響著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發展,更好的處理數量間的關系。教學時為了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數學教師大膽創新,給小學生介紹方程的來源,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早在3600年前,古埃及人寫在草紙上的數學問題中就涉及了方程,“方程”一詞的中文出自數學專著《九章算術》,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作了大量注釋,還創立了簡便的“互乘相消”法來解方程組……”小學生通過聽故事,能夠有效加強對方程的理解,從生活情境中找到等量關系并用數學語言表達。
(二)在課堂教學時合作探究,展現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逐步滲透,使小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程,樹立起“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數學不再是計算的工具,而是代代相傳的素養。數學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展現數學文化,提高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在小組中鞏固數學基礎,使全體小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對稱、平移與旋轉》,教學目標是讓小學生感知對稱現象,認識抽對稱圖形,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發展空間思維。數學教師將小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運用小組探究的方式展開教學,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做出生動形象的演示,激活小學生的思維,熟練解題方法。數學教師對教材中的例題進行變式訓練,增強小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對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有進一步的了解,對數學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終身受益。
(三)在數學練習時合理選題,深化數學文化
數學課堂訓練是對小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也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渠道,便于小學數學教師及時、全面地掌握學生的表現,從而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小學生學習數學更有激情,聚焦數學文化,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數學教師要合理選擇訓練題,避免采用題海戰術,要給小學生更系統性的訓練,而不是在重復的題目中浪費時間。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千克、克、噸》,要求小學生認識質量單位,會進行質量單位間的換算,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小學生在換算時總是出錯,他們在移動小數點的時候由于粗心馬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給本節課的練習題進行系統化的設計,向小學生展示多種具有代表性的題型,如在括號內填入合適的質量單位,在括號內填入合適的數,解決關于質量的應用題等,加深對劃歸思想的理解,實現通俗易懂,寓教于樂,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價值。
(四)在數學評價時提倡多元,彰顯數學文化
小學生很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或許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就可以使小學生保持強勁的學習動力,促進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展示自我。數學教師要創新課堂評價,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彰顯數學的文化意義,充分發揮數學課程的育人功能。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混合運算》,混合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在解題過程中,小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大部分學生都是運算順序不正確。對于做題出錯的小學生,數學教師應避免直接批評學生,而要采用“激勵教學法”。首先對小學生的努力給予肯定,讓小學生感受數學教師的關心,然后指出小學生出錯的地方,向小學生再次講解混合運算的正確順序。接下來數學教師讓小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體現小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評價增強了小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小學生的數學思想受到啟發。
(五)在數學實踐時勇于創新,升華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融入數學文化,找準數學文化的滲透點,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領悟數學、學會想象、學會創造,實現思維方式的跨。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數學教師設計了統計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去調查學校里每個年級的人數,通過現場調查收集數據,來繪制一份簡單的統計圖,增強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小學生都積極參與,每個小組都充滿了自信,紛紛進行小組成員的分工,有的負責交際、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整理、有的負責繪圖。很快小學生就完成了活動任務,數學教師將小學生繪制的統計圖表在大屏幕上展示,給予科學合理的點評,不但發展了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促進小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克服實踐過程中的困難,養成勤學好問,勇于創新的好品質,讓每一節數學課既充滿數學味道,又蘊含文化氣息。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文化能夠使小學生多層次的了解數學,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深化數學課程改革的實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巧妙地將數學文化融入到數學課堂,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掌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還要進一步挖掘數學知識與數學文化的聯系,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引領小學生發現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更加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劉子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9(01).
[2]何玲.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9(10).
[3]吳澤杰.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J].讀書文摘,2019(06).
[4]徐進.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J].數學大世界,2018(05).
作者簡介:張蕾(1970.01-),女,漢族,甘肅高臺人,大專,副高職稱,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