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鐵牛
【摘 要】初中物理與初中數學一樣都具備很強的思維性及邏輯性特點,很多知識點都非常抽象和復雜,所以初中物理也成為初中教育體系中教學難度較高的教育學科之一,使得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勢在必行。“互動討論”是新課改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夠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得老師和學生能夠輕松自如的進行溝通及交流,對樹立良好師生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最終打造高效物理課堂,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互動討論教學模式;教學問題;重要性;搭建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滲透,使得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及模式等被應用到不同教育學科,既豐富了各學科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課堂趣味性,使得各學科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所以初中物理作為初中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用到了互動討論教學模式。合理有效的開展互動討論教學活動,不僅為老師提供了更多師生互動機會,還能夠營造出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喜歡上物理,最終提高了學生物理學習有效性。對此,本文基于相關文獻和物理教學經驗,對初中物理課堂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搭建進行了深入分析。
1.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簡單概述
“互動討論教學模式”實質上就是以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開展老師與學生共同構建教學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互動和討論中學習和應用新知識,并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有學者認為,互動討論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老師不斷去觀察學生學習狀態,然后根據學生實際進行有效性及針對性互動及交流,并在該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討論,營造出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樹立良好師生關系及生生關系,最終打造高效課堂。
將互動討論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過程中會應用到以下理論基礎:第一,合作教育論。要求老師必須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互動,并尊重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較為民主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終喜歡上物理。第二,羅杰斯教學觀。實質上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主”原則,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根據學生實際開展,并盡可能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起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三,素質教育創新觀。簡單來說就是除了教育學生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根據新課改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核心素養等,以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綜合型及應用型人才。
2.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互動討論教學的重要性
2.1能夠營造出良好的物理課堂氛圍
首先,互動討論教學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這無疑增加了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機會,營造出師生其樂融融的教學環境及學習氛圍,其次,在互動討論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能夠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在這種環境下學生與老師是平等的關系,故更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更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輕松愉快的學習物理,并向老師提出各種問題,間接性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及對未知知識的探索欲望,最終強化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最后,在該教學模式下,老師與學生互動方式不再是簡單的“你問我答”,而衍生出“游戲互動、小組合作學習互動、問題互動、實驗互動”的模式,既讓老師全方位了解學生不足,又幫助學生完善學習方法,還拉近師生關系,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最終打造高效物理課堂。
2.2能夠實現學生主體地位
互動討論教學模式是在新課改背景影響下興起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應用到很多理念及原則都與新課改教育要求實際相符,其中堅持“以學生為主”原則就是新課改提出的教育教學新要求,成為了互動討論教學必須遵守的原則,故能夠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另外,很多互動討論教學活動都必須根據學生實際開展,并要求老師盡可能留取時間及空間讓學生自主討論,然后積極參與到學生討論中,以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促進師生有效互動。
2.3能夠優化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
眾所周知,初中物理蘊含了很多科學物理、生活物理及物理實驗等知識,很多物理概念和理論知識更是抽象難懂,所以只是簡單的講解是很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及效率,這就需要老師多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以在討論過程中探索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物理學習有效性,更在討論中不斷完善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另外,很多互動討論教學活動中老師都會列舉很多生活案例、實驗素材等,這使得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同時,擴展了很多知識領域,從而優化和完善了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電學”相關知識時,老師就可以直接引導學生探索生活中的電學知識和用電現象等,并讓學生討論“串并聯規律”等,以加深學生對電學基礎知識理解的同時,完善學生關于生活用電等方面的物理知識體系。
3.初中物理課堂上搭建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措施及方法
3.1導入情境教學法構建趣味生動的互動討論課堂
老師可以先確定教學內容,并根據教學內容擬定討論對象,然后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導入趣味性物理情景,最后讓學生在情景中討論物理知識。
例如,在對“壓強與浮力”物理知識進行講解時,老師可以先根據課本上的物理知識內容選擇情景導入點,然后通過網絡等渠道收集相關情景素材,如與壓強相關的圖像及視頻等,最后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圖像及視頻等整合成情景教案,諸如PPT、微課短視頻,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學習物理知識。待學生通過多媒體情景基本了解“壓強與浮力”知識點后,老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雞蛋魔術”,即雞蛋在清水中的沉浮情況,以激發學生好奇心,此時便可以引導學生討論“雞蛋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浮出水面?多大的壓強會使雞蛋破裂?”等問題,既激發了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又強化了學生的物理問題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
3.2注重并完善物理實驗教學
首先,老師要重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因為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性,提高學生物理實踐能力,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的機會,更為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提供良好環境。其次,要充分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討論重難點知識,并認識到物理學習和應用的重要性,從而促使學生積極配合老師的物理教學工作,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
例如,在對“大氣摩擦力”物理知識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實驗活動,即:①準備一根透明玻璃直導管、一枚硬幣和一根羽毛;②分別將硬幣和羽毛放入玻璃直導管并垂直立;③讓學生觀察直立時硬幣和羽毛的下落情況;④真空狀態下硬幣和羽毛同時落地。此時就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硬幣和羽毛同時落地?”經過討論后很多學生得出了“空氣摩擦力是影響物體下降的重要因素”的結論。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還強化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及創新思維,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有利。
3.3合理設問促進師生互動
第一,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物理基礎設置物理課堂問題;第二,不同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基礎不同,所以要分層次設置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以保證不同難度的問題能夠對應到不同物理基礎的學生,以保證整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問題討論中;第三,老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小組討論中,以幫助學生解答各種疑難問題的同時,促進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第四,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和評價,讓他們在互幫互助中學習和進步,并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生生關系,提高整體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及效率。
例如,在對“大氣壓強”物理知識進行講解時,老師可以先簡單講解書本上的相關實驗,如將紙片放置在裝滿水的玻璃杯上,觀察水是否會溢出等實驗,然后在實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玻璃杯倒過來時水會發生什么變化?紙片會掉下來嗎?”等問題,經過不同小組學生的試驗和討論后,很多學生都得出了水沒有灑出來,紙片也沒有掉下來的結論,其原因就是水在密閉環境下容易與大氣形成壓強,從而不易灑出。既強化了學生的物理操作能力,還強化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
4.結束語
互動討論教學模式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不僅與新課改素質教育要求相符,還與“以學生為主”教學原則相符,故在該教學模式下能夠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并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及核心素養等。所以作為初中物理老師,不僅要重視互動討論教學模式,還需要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以便于將互動討論教學模式高效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基于此,上文先簡單概述了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然后分析了互動討論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的重要性,最后探討了具體的初中物理互動討論教學措施及方法。
【參考文獻】
[1]伍義忠.初中物理課堂師生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構建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4):95.
[2]高秀梅.初中物理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0,(3):17-20.
[3]楊子龍.試析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27):152.
[4]齊卉青,吳恒年.淺析互動討論在農村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3):78.
[5]李忠慧.初中物理課堂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神州,2018,(26):100.
[6]洪詩城.初中物理課堂互動討論教學模式的應用[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8,(8):51-52.
[7]余意.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