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站
摘要:地理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綜合性學科,涵蓋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知識和自然地理知識,涉及到了復雜的分析和一定的計算,對于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新時期的初中地理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自主性思維以及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合理的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就成為了必然。本文主要就初中地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開展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實踐;探究性學習;開展方法
引言:
探究式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積極性,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探究任務和習題,教師則進行合理的引導以及難題的講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思維能力,這對教師的知識水平以及課堂控制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合理的設計探究式教學方案與計劃,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與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為今后的發展打牢基礎。
1.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地理學科涵蓋的知識領域眾多,許多人文地理以及自然地理的知識對學生而言十分抽象,僅僅依靠教材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需求,為了構建高質量的初中地理課堂,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教師應當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出針對性的探究教學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上,同時以充滿趣味性的氛圍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可以說,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地理知識點較多,在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繪圖和表格,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狀況,保證了繪圖和表格數據的準確性,建立起網絡信息數據資源基礎上的地理教學課堂,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例如:在《地球和地圖》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地球的運動,尤其是地球圍繞太陽系的運動導致的晝夜變化和季節的變動,同時展示地圖的閱讀細節,判讀地圖的類型和地圖中所蘊含的信息,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究熱情和積極性。
2.以問題為導向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探究式教學是以小組合作探究以及問題導向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應當注重問題的引導以及小組的合理劃分,初中地理的知識體系復雜龐大,涉及到了多個領域的知識,在基礎知識上的拓展和延伸十分便利,但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能力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需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熟練掌握地理課程內容基礎上,尊重學生的思維差異以及學習能力的差距,合理的劃分探究學習小組,選擇針對性的地理探究學習課題,方便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保證學生整體地理水平的提升。在完成地理課堂教學任務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中國的自然環境》這一章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為學生展示我國常見的地貌類型,從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沙地貌,到海岸地貌,為學生展示經典的地貌類型,以及各種地貌類型的產生原因,就經典的喀斯特地貌進行深入分析,為學生布置“我國人口分布特點”的探究性任務,加深學生對我國資源和人口分布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與能力。
3.教師需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探究教學并非是學生的自學,教師在探究教學中依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和問題的講解,尤其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教師應當及時的加以解決,這樣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互動的課堂關系,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程度。地理學科的綜合性較強涉及到了多個領域的知識,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而教師的地理知識水平則直接影響到了探究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熟練掌握教材中的各種知識,還需要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豐富地理課堂教學內容。
例如:在《中國的經濟發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通過實例的列舉和分析,來加深學生對于相應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程度。交通運輸布局不僅要適應自然規律,還需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尤其是我國的鐵路網以及高速公路網長度居于世界前列,帶動了交通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對加強區域間聯系的重要作用,還是區域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要求,都需要滿足地區間健康持續發展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的進度,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程度。
4.尊重學生的探究學習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探究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課程內容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小組探究學習活動,對于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題和問題進行探究學習,探究基礎地理知識背后的故事,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積極地拓展和延伸,教師則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探究教學實踐中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生遇到各種問題時進行解答,進而構建出高質量的地理課堂。例如:在《北方地區》的教學中,“白山黑水”—東北三省的地形特征以及自然氣候因素,我國東北地區黑土肥沃且地形平坦,適宜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以及大豆種植基地。因地制宜的發展地區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深入探究,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以及講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
5.結束語
地理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學科,綜合性極強,既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知識,也包含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以及傳統風俗等領域的知識,合理的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在地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獨立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瑩.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科普童話.2020.(03):139.
[2]李云.淺析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法[J].新課程(中).2018.(04):16.
[3]林柳楊.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的開展[J].新課程(下).2018.(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