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登文
【摘要】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也逐漸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不斷思考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課堂的高效取決于教師,受制于學生,這是一場以學生為本、凸出教師輔助作用的教學改革戰略。對此,本文首先探討了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構建的重要性,然后對其構建策略進行梳理和歸納,希望能夠對增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供幫助[1]。
【關鍵詞】教育現代化? 農村?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策略
【課題項目】此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構建的實踐與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607。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095-03
引言
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不過,因為城市與農村的教學環境、教學條件、教育觀念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必然會造成農村語文教學手段并不成熟和完善,對此,需要積極加強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使農村學生能夠接受與城市學生平等的教育,為促進農村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更能夠進一步實現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高效課堂是課堂教學持續性優化和完善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一個能夠聚集每一位教師目光的重要教學宗旨。根據現代教育理論來看,若要不斷地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活動,那么一定要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時代的快速發展要求當前的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板書、滿堂灌等教學模式慢慢地被現代多媒體技術所取代。由于農村小學義務教育工作逐漸受到國家的關注,所以,農村小學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配置不斷完善,多媒體技術已逐漸吸引了廣大農村師生的關注,越來越多的農村教師開始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使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課堂氛圍變得更有活力和動力。不過,如何在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關鍵問題。
一、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構建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
(一)重要性
1.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若要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學科知識,并且還不會對其它學科的學習時間造成擠壓,那么構建高效課堂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發展的一個必要選擇。對此,在新課改政策的推定下,若要促進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其重要價值及意義。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說,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高效地掌握課堂知識,盡快完成學習任務,迅速提高學習成績。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個性特征,使其學習熱情不斷增強,凸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多媒體平臺中展示一些與課件相關的視頻、音頻或圖片等,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其想象力,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等帶來極大的幫助。
2.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務必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關鍵的。在構建高效課堂方面,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實施手段,也是迎合新時代發展的一個基本需求。長期以來,由于農村經濟條件有限,基礎教育發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我國推行的一些新課改政策在農村義務教育工作中的落實成效甚微。對此構建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已成為一個必要的發展態勢,這是扭轉農村教學水平落后的一個重要路徑。廣大教育人士需要認真考慮農村學校的基本環節、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因地制宜地實施個性化的教學策略。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不過在具體推行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新課改內容、教學大綱等進行實施,真正地凸顯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得到了明顯的進步,不過個別地區還存在落后現象。特別是在我國農村地區,由于經濟水平落后,思想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束縛,這通常能夠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得以展現。例如: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學習方法呆板、課堂氛圍冷淡、學生思維受限等,這些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不利的,也會導致整個班級的學習效率不斷下滑。
2.學校教師管理監督工作效率低下,并未創設高效的學習氛圍。學校承擔著一定的教育責任與義務。不過,對于一些農村學校來說,由于人才引進不夠積極,且校領導綜合素質低下,導致學校的管理監督水平不高,這對于創設良好的校園氛圍是非常不利的,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影響。
二、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構建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完善備課機制,促進學生高效預習
備課是教師制定教學文案、增強業務素質的一個重要過程,預習是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此,若要構建高效課堂,一定離不開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預習。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完善備課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教育現代化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村小學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搜集與教材相關的知識點,然后認真撰寫教案。對于優秀的語文教師來說,寫教案并非是根本目的,卻是需要培養思想的活躍性、增強想象力,認真思考該從何處著手開展教學活動,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教材,而且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自己的預設目標與學生的思維發展方向相吻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備課質量。另外,教師也需要利用微信公眾號、QQ群等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思考作者的寫作思想及寫作背景等,并對課文中的一些疑問進行標記和整理,待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構建高效課堂不能單靠教師一個人的努力,這需要師生共同配合,對此,教師和學生都要認真做好第一步。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增強學生的預習質量也是非常關鍵的,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預習活動。一般教師可以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對課本內容進行分模塊、分單元、分段落等進行設置不同的預習目標,由此能夠為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深入思考做鋪墊。
(二)加強教師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及探究意識
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新課改理念強調的是需要凸顯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對于師生關系而言,教師一定要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真正地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點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去探索未知,并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對此,教師一定要強化自身的引導功能,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多花心思、多花精力,通過構建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關注。從實際教學層面來看,課堂引趣的手段比較多,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例如:做游戲、講故事、角色扮演、猜謎語等等,這些都能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另外,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其與新課全面融合,推進課堂活動的深入發展,由此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例如在《詹天佑》的教學中,教師安排學生通過預習能夠了解到這一篇文章的重點“隧道開鑿”和“人字形路線”的區別,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然后將一些與山坡、公路、長城等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在修建鐵路過程中,“隧道開鑿”和“人字形路線”的施工難度和要求,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詹天佑設計師的智慧和偉大,從而能夠讓學生帶著欣賞的心理去學習這一篇文章,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2]。
(三)運用課堂提問,挖掘學生思維潛力
根據生本教育觀念的具體內容來看,教師需要發揮導演的作用,是促進學生深入學習的一個重要輔助者。那么對于學生而言,則是舞臺中的演員,是課堂活動中的主角。對此,在具體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增強學生的質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質疑是求解的一個重要推動力,也是促使學生思維潛能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鼓勵學生解答疑惑,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農村教育理念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大部分教師都有“滿堂灌”的思維意識,他們在課堂上不注重與學生互動,往往更看重自己的講解,對此課堂提問環節通常受到忽視,這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帶來不利的影響。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農村小學教師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構建問題課堂,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質疑,經過教師的指點、啟發、指導等逐漸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課本設置不同的問題,激勵學生獨立思考。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學中,教師制作出一些PPT課件,在多媒體平臺上進行展示,利用精彩、生動的圖片吸引學生的關注,然后詢問學生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和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各抒己見地自由發言,一些學生指出,母親的評價比較高,不過能夠折射出母愛的偉大,而父愛雖然嚴格,不過也承載著對子女的愛。一些學生認為,母愛過于浮夸,或許會使巴迪出現逆反心理,最佳的策略是通過鼓勵教育的方式引導巴迪糾正錯誤,而父愛過于嚴厲,稍有不慎會讓人變得自卑、失落。通過這一話題的思考,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理解,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帶來極大的幫助[3]。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上的設問,是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一個重要影響要素,提問的內容、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等等都要嚴格遵循合理性與有效性等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創設問題情境發揮積極作用。
(四)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維意識不如中學生成熟和強烈,所以,其學習動力顯得相對不足。那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認真評價,以便于讓表現優秀的學生能夠獲得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從而使學生獲得鼓勵。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來說,其評價模式并不統一和具體,需要體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一般而言,其評價的宗旨是為了引導學生繼續全身心地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學習興趣具備一定的持久性。不過,對于學習成果的評價而言,需要結合客觀事實,不可盲目擴大,一定要嚴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并且,還需要進一步明確,評價并非只是為了簡單地表揚與激勵,而且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適量的批評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構建高效課堂發揮著相輔相成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由此能夠達到鞏固與提升的目的,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其不但是檢驗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桿,也是教師呈現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過程。在進行綜合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嚴格遵循“精、少、活”等原則,真正地體現出訓練題目的精簡性、練習形式的多樣性,并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確保學生在綜合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由此為學生能夠獲得新的體驗、增強新的學習動力等做鋪墊。
結束語
總之,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真正地認識到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和價值,由此才能夠讓教師更加積極地運用教育現代化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并在加強學生主體地位、凸出自身輔助作用的過程中,運用科學、有效地教學手段進行授課。由此真正地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使學生的學習意識加強,并且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滕祥粉.淺談運用多媒體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2):132.
[2]趙海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學周刊, 2017(5):34.
[3]桂俊輝.怎樣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A].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