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路



【摘要】電學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識內容,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加強電學規律教學,引導學生采取正確方式,解決實際物理問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知識全面發展。同時,借助電學問題激發學生興趣,主動開展物理知識學習和探索,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為進一步學習物理知識做好準備。本文結合實際的電學例題,提出幾點有效的電學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電學? 解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137-03
電學作為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的電學知識是學生未來深入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電學知識內容較為抽象,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應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在初中電學知識中,主要有電壓、電流、電阻以及電功率等內容,要求學生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靈活利用電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加深電學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培養學生電學解題能力。
一、借助圖像法,簡化電學解題
初中物理課堂中,面對電學問題,需要引導學生繪制相應的等效電路圖,將題目數據轉變成電路圖,開展問題思考和分析。借助電路圖可以明確題目已知條件和未知信息,使得解題過程更加直觀、清晰,更好地完成電學問題解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如電學解題中的電路開關閉合和斷開中,其元件連接和電路走向有著明顯的差異,借助等效電路圖可以簡化題目復雜性,發揮電路圖的作用,有效完成電學解題。例題:如圖所示電路,當開關S1、S2閉合,S3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2A;當S2、S3閉合,S1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8A,則當S1閉合,S2、S3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是多少?
面對此種類型題目,解題中需要掌握圖像法解題方式,繪制相應的等效電路圖,結合題目中的敘述,針對不同情況,繪制不同的電路圖。首先根據題目敘述繪制出三個開關均閉合的電路圖,標出電阻、電流以及電壓等,分析電路情況。其次,繪制出S1、S2閉合,S3斷開的電路圖,結合等效電路圖分析,找出電流、電壓以及電阻之間的聯系。最后,繪制S1閉合,S2、S3斷開的等效電路圖,通過對不同電路圖的分析,根據其電路串聯、并聯的實際情況,完成題目的有效解答,降低問題解答難度,保證解題的準確性。
二、利用極值法,有效解答電學問題
初中電學解題中,很多電學問題常常涉及到滑動變阻器的變化問題,給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答帶來影響。作為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引入極值法解題,借助歐姆定律構建數量關系。通過這樣的解題方式,將動態化變量轉變成若干個靜態變量,更加有利于電學問題的分析和解答,保證電學問題有效解答,培養學生多種電學解題方式。例題:如圖2中所示,電路中有兩個串聯電阻,其中R2是滑動變阻器,R1是定值電阻,將開關S1閉合之后,滑動變阻器在一定的區間內滑動,電壓則在5V~8V之間變化,電流表在2A~5A之間變化,求解電路中電源電壓值和定值電阻的阻值。
在此題解題中,需要結合串聯電路性質,引入極值法解題,明確解題思路和方式,有效完成題目解答。根據電路圖分析,可以得知電壓表是對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進行測量,電壓表最小時,滑動變阻器的電阻最小,此時的電流最大。根據這樣的分析列出電源電壓求解公式,當電壓表最大時,電流最小,列出另外一個算式,根據兩個算式求解出電源電壓和定值電阻阻值。在求解過程中,對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取值進行分析,當電壓表為最大值8V時,那么電流表取最小值2A,所以電源電壓U=8V+R1×2A;當電壓表為最小值5V時,電流表取最大值5A,電源電壓U=5V+R1×5A。通過這樣列出算式,計算得出R1=1Ω,電源電壓是10V。因此初中物理電學解題中,針對滑動變阻器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極值法進行解題,提高解題效率,保證解題準確性。
三、利用比例法,有效完成電學解題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中,涉及到歐姆定律、功以及能等相關知識,一些題目中的已知內容比較少,如果采取常規的解題方式,可能存在一些麻煩,或者難以求解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比例法解題,根據串聯、并聯電路中的各種物理量的比例關系,深入分析和解答問題,保證電學問題的有效解答。例題:如圖3中所示,一段電阻上有三個點,分別是a、b、c,將整段電阻絲接入電路中,經過測量得出其功率為15W,將ab段的電阻絲接入到同樣的電路中,通過測量得出其功率是60W,如果將bc段的電阻絲接入到同樣的電路中,求解其功率。
在解題此題目中,需要對題目的電阻絲功率進行分析,根據已知的功率,接入的是同一個電路,那么其接入的電壓是相同的,如果按照常規的解題方式,解題過程會非常復雜,可能會出現解題錯誤等情況。因此,應當根據歐姆定律相關公式P=UI進行推導,利用R=■,通過比例方式完成解題。在此種類型題目解答中,通常是給出一些電路物理量關系,要求學生根據相同電路中的物理量比例關系,開展問題思考和分析。在問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根據電路形式分析其比例關系,結合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關系,列出其比例關系。如果相同用電電器在不同電壓下,其比例關系有所變化,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分析。
四、引入方程法,提高電學解題質量
初中電學問題中,有些問題中包含一些復雜的電路,僅僅憑借已知條件或者某個單一等量關系,不能完成題目解答。作為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其作出分別分析,找出其中的數量關系,列出相應的方程式,利用方程式完成題目求解。例題:如圖4中所示,在電路圖中,開關S1處于斷開狀態時,整個電路的功率是6W,將開關S1閉合,電流表的示數增加0.5A,整個電路的功率是9W,如果電源電阻忽略不計,求解電阻R1、R2的阻值以及電源電壓。
在問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題目中的兩種情況,做出電流、電壓分析,列出相應的方程式。當開關斷開時,整個電路中僅僅有R1接入,可以根據電路圖列出相應的方程■=6W。當開關閉合時,R1和R2通過并聯的方式接入電路,電源整體電壓沒有變化,可以列出相應的方程■+■=9W。之后根據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對其進行相應的分析,得知電流表增加的0.5A是經過R2的電流,所以得出■=0.5A。通過這樣的方式,明確題目中所要求解的未知量。結合開關狀態列出方程式,并且代入相應的數據,完成題目的求解。電學解題中,面對一些復雜的電路問題,可以借助方程法將復雜問題進行簡化,通過簡化問題的分析,有效解決電學問題,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五、借助組合法,優化電學解題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電學知識是重要的教學內容,電學問題也是重要的問題類型,在問題解決中使用的公式比較多,應當選擇合適的公式,完成問題思考和解決。但是,在實際的電學解題中,公式選擇則是學生較為困難的內容,因此,可以引入組合法幫助學生尋找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關系,更好的解答電學問題,有效提高解題效率,保證解題準確性。在組合法應用中,主要是根據題目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通過相關的觀察和分析,思考使用哪些物理公式,將其進行合理組合,找出其中的關系,開展相應的求解活動。例題:在兩只白熾燈泡L1和L2中,L1上標有“220V40W”字樣,在L2上標有“220V100W”字樣,將兩個燈泡串聯接入220V的電路中,哪個燈泡會更亮一些?通過題干內容進行分析,根據已知額定狀態可以得出其中的隱含條件R1和R2,根據兩個燈泡串聯,可以得出I是隱含的已知條件。問題中要求判斷哪個燈泡更亮,則是求解P實。根據題目中的物理量分析,列出相應的公式,結合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開展相應的分析活動,判斷P1和P2的大小,分析哪個燈泡更亮。在解題中,通過組合法的有效利用,有效解決電學問題,提高問題解題質量,也是電學中的常見解題方式。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深入思考題目條件,做出已知和未知條件的分析,靈活應用組合法,有效解決物理電學問題。
六、巧妙利用電學定理,靈活解決電學問題
歐姆定律是初中物理電學的重要定理,是學生需要掌握的物理電學定律,是電學解題中的重要公式。作為教師,應當要求學生牢記歐姆定律和相關公式,對題目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并且畫出簡單的電路連接方式,列出相應的方程式,有效解決電學問題。通過這樣的題目分析,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列出相應的方程進行解答。對于動態電路應當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好相應的電學問題解題。在定性分析中,主要是對電路狀態變化前后進行分析,了解電表數值變化和物理量變化。在定量分析中,則需要在定性分析基礎上,結合相應的計算方式,分析物理量的具體變化值。例題:如圖5所示,電源的電壓6V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0Ω,當S閉合時,滑片P從a點向變阻器中點c移動,電壓表的示數______,電流表的示數______(填“增大、減小、不變”),當滑片P移動到c點時,通過Rabc的電流是___A。在題目解析中,需要對整個電路圖進行分析,靈活利用歐姆定律內容。電壓表是測量電源兩端電壓,當滑片移動的情況,電壓表的示數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當滑片從a端向變阻器中點c滑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出現變小情況,根據歐姆定律知識內容,當電阻變小時,電流會增加,因此,電流表的示數是增加的。根據圖中的電路連接方式,abc之間的電阻被滑片的接線與a相連,導致線路出現短路問題,因此,沒有電流產生,所以電流是0。在此題目中,并沒有和功率相關的知識內容,學生只需要根據歐姆定理公式,加深滑動變阻器原理理解,結合相應的知識內容,有效解決物理電學問題。
七、結語
初中物理電學解題中,通過講解解題方式和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電學原理,探索電學問題解題思路和技巧,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結合具體的電學問題,引入不同的解題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解題技巧。在具體的解題中,要求學生選擇合適的解題方式,提高學生物理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曹德亮.初中物理電學解題方法探討[J].成才之路, 2019(03):69.
[2]吳曉宏.初中物理電學習題的解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460-461.
[3]肖首升.初中物理電學解題方法及技巧[J].考試周刊, 2017(098):165.
[4]楊尚禮.初中物理電路題的解題思路探討[J].試題與研究,2018(13).
[5]劉學彬.初中物理電路題的解題思路探討[J].考試周刊, 2019(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