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呈
摘 要:高中政治知識具有抽象化的特點,這是高中政治教師教學的難點,也是高中生理解的難點。文章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為例,探討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追問、舉例、歷史還原、聯系時政的方式破解這一難題。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中發展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辯證思維能力,化抽象為具象。
關鍵詞:高中政治;抽象化;具象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040-02
一、前言
科學抽象法是分析和認識事物及現象的基本方法。由于活動內容的物質多樣性、過程的社會性、發展的歷史性,只有運用科學抽象法才能在復雜的現象中理出清晰的線索。南開大學張俊山教授在《科學抽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建設中的意義》一文中指出,在抽象過程中要抓住所關注問題的關鍵,舍棄當前的非關鍵問題。抽象化是由政治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的,針對這一問題,謝文杰在《如何內化政治教學中的抽象理論》一文中指出,抽象知識的具象化要重視感性認識,必須對理論做具體的歷史的分析,必須完成“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全過程。仇建春在《如何將抽象的政治理論訴諸形象具體》一文中指出,要遵循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原則,注重對理論進行具體的分析,把抽象理論具體化,從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論研究,探討如何將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中的部分抽象知識具象化,為高中生理解政治知識內涵難這一現實問題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二、高中政治知識抽象化應對策略
1.通過追問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
通過追問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其實是蘇格拉底“產婆術”的衍生。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追問,促使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通過自主思考不斷獲得新知。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切不可斷崖式提問,問題需要層層遞進。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問題做好預判,為課堂的變化做好準備,隨機應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例如,商品的定義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這一概念源自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基本屬性,某一物品需同時滿足“勞動產品”和“用于交換”兩個條件才可稱之為商品。“商品”是對這一類物品的一般性概括,是抽象化的概念。部分學生不容易理解“商品”的內涵,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基準進行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與共鳴。通過追問,將抽象的政治知識具象化為生活中的物品,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2.通過舉例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
通過舉例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是最簡單易行的辦法。教師可以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列舉某一抽象知識的代表性例子,從而更加鮮明地展示其內涵。通過舉例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本質上是一個概念形成的逆向復原。教師在講解不同的概念內涵時,要注意例子要有明顯的差異性和鮮明的代表性,反之則容易導致學生對抽象概念的混淆。
例如,消費心理可劃分為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講解從眾心理時,教師可以借大家喜歡買明星代言的商品視頻來說明從眾心理“跟風”的特點。接著講解理性的從眾心理和盲目的從眾心理,讓學生懂得面對從眾心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講解求異心理時,教師可以展示“殺馬特”圖片,明確說明過分標新立異的求異心理不可取,然后展示高科技產品,明確說明求異心理有時可以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講解攀比心理時,教師可以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如中學生競相攀比誰的球鞋更貴,明確指出攀比心理有害無益,是不健康的心理,同時對中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引導。
3.通過歷史還原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
政治學科本身具有社會歷史性,許多抽象化的政治知識都有其背后的歷史邏輯,而將這一抽象化的問題放在其本身的歷史時代,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時代背景就是抽象知識最好的解釋,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途徑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如使用PPT展示時代背景圖片、播放第一視角視頻等,讓抽象的知識回到它“出生”時的樣子。
例如,學習“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知識點時,部分學生對“為什么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難以深刻理解。針對這一知識點,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帶領學生跟隨“一只羊”回到當年。這只羊是羊群中平凡而又不同的一只,平凡的是它是公有制經濟下的羊,是共有財產,不屬于任何個人,不平凡的是別的羊毛茸茸的,只有它是“衣不蔽體”的,原來有個牧羊人想織一件羊毛衫,就每天偷偷拔它的毛。大家知道之后十分氣憤,紛紛批評牧羊人:“你是在薅社會主義羊毛,挖社會主義墻角啊!”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批評呢?因為當時我國已經完成三大改造,我們稱當時的經濟為社會主義經濟,此時所有財產都歸公有,所以又稱為公有制經濟。可見,社會主義經濟與公有制經濟是同義詞。然后,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思考“什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實行改革開放進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允許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這時才稱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我們目前的經濟體制。所以,我們不能說“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說“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有了市場經濟才有了非公有制經濟的位置。
4.通過聯系時政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
聯系時政,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時代精神和愛國意識,同時培養學生關注時政新聞的良好習慣,也便于學生真正理解抽象知識并養成在日常生活中用政治思維思考問題的習慣。
例如,“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一課提出中國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學生想要真正理解這一抽象化的知識,就必須了解國際競爭有哪些、國際合作有哪些、中國如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中國與其他主權國家也存在著復雜的經濟關系。以中美貿易戰中的美國打壓華為為例。由于中美之間5G技術研發與市場份額的競爭,美國通過多種手段打壓華為,捏造華為產品的所謂“安全風險”破壞華為產品口碑,并發布禁售禁代工禁服務命令,導致華為多家美國供應商斷供。國際經貿競爭與沖突一直存在,如2020年5月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反傾銷措施,對澳大利亞的大麥加征關稅。但在中澳發生貿易糾紛時,中國與美國卻達成共識,中國海關總署于2020年5月發布2020年第65號公告,允許進口符合相關要求的美國大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說過,國際舞臺上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正如中美貿易沖突與合作是并存的,中國為了國家利益要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在沖突中謀求合作,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經濟全球化,努力創造符合本國發展利益的國際經濟環境。可見,聯系時政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如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化抽象為具象,深化學生的認知。
三、結語
高中政治知識具有抽象化的特點,這是高中政治教師教學的難點,也是高中生理解的難點。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舉例、歷史還原、聯系時政的方式破解這一難題,將政治抽象化知識具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內化。但是,教師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有時會受到課堂生成的影響,課堂效果也受教師個人素養的影響。而具象化后的知識如何構建合理的體系,還有待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姚建萍.為政治學習插上聯想的翅膀——由世界腦力競標賽想到的[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13).
[2]張永波.讓抽象的問題變得淺顯易懂——激活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氣氛的幾點啟示[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1).
[3]陳文娟.巧用思維導圖助力高中政治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9(01).
[4]王迎春,相偉.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資源的多元化采集[J].教學與管理,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