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徐棠棠(1994-),甘肅隴西人,沈陽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開展要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促進思政課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tǒng)一的教學效果。在整個教學系統(tǒng)中,理論教學的同時要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是當前各大高校正在努力嘗試完成的任務。針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現(xiàn)有困境,從思政課實踐教學涉及的教育主體、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評價體系四個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并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建設提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67
1 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涵
國家對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定位和要求,是將實踐教學作為一種課程化的實踐教學活動,和普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共同承擔著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任務,但是二者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在高校現(xiàn)實教學中,二者很容易混淆。要界定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涵,要首先厘清思政課實踐教學與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各自的內涵與區(qū)別。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有目的教育活動,它不僅包含著思想政治,還包括時事政策、人文科學等各方面廣泛的實踐內容。大學生社會實踐是由學生自己組織并且完成,其活動形式既有社會調查、社區(qū)志愿活動、文化傳承等形式,也包括鍛煉大學生勞動技能、生產生活技能等形式。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國高等教學學校一般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生全面了解世情國情、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以后融入社會,為社會做貢獻做好準備。就活動形式和活動來說,范圍比較廣。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一樣是一門課程,具有與普通教學有著一樣的共性,它的呈現(xiàn)形式也是教學課程,一般是指在高校思政課教師有計劃的指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內容,以組織和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獲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體驗為主要形式,以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的思政課教學課程。整個過程涉及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體系等環(huán)節(jié)。因此只有溯清二者內涵,才能精準無誤的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
2 當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實境遇
首先,實踐教育主體角色失位。思政課教學涉及教與學兩個方面,在思政課理論教學中,教師是教的主體,任務是總體設計和把握課程的內容與方向,傳道、授業(yè)、解惑,指導整個課程順利完成,學生是學的主體,主要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并吸收和接納在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仍然是教育主體,但是整個過程更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鍛煉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參與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雖然不是教學過程中的直接參與者,但涉及教學內容、把握整體方向的任務沒有變,實踐教學的大體框架仍然由教師設計,只是隱性參與整個過程,而不是徹底消失、撒手不管。當前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很多老師存在布置完實踐內容之后,全程消失,任由學生自由實踐,很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態(tài)度有失偏差,以一種完任務的心態(tài)參與實踐,由于教師的監(jiān)督不力和學生的實踐不徹底,導致思政課實踐效果不佳。
其次,教學內容缺乏規(guī)范性。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與理論教學具有一致性,實踐教學也明確的涉及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完整的評價體系。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一樣,目的都是幫助學生深化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相關知識,從而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外化為思想道德素質。當前,高校思政課理論教學的內容是“兩課”,即“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及“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的內容是以理論教學為基礎,側重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力量信念。然而當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仍然有待改進,存在教學內容不確定、教學內容與學校社會實踐內容混淆、教學內容流于表面沒有系統(tǒng)規(guī)范等現(xiàn)象,只注重活動形式和活動范圍,大張旗鼓高形式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初心,沒有按照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活動內容跟思政課要求的內容不一致。
再次,實踐教學方法缺乏系統(tǒng)性。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活動,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開展,但作為一門教學課程,還是有其規(guī)范的教學方法。其一,要明確區(qū)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教學方法。有人認為課程中師生的互動或者課堂上的交流就是實踐教學,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實踐教學與一般的實踐活動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在實踐教學中,作為教育主體的老師提出相應的問題,或者給出規(guī)范的課程設計,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切身體驗給出實踐學習結果。師生之間簡單的互動還是局限于理論教學的范疇,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更要注重環(huán)境對教學的重要性,通過讓學生深入和體驗到特定場景,從而提高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教學的時效性。其二,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方法如參觀紅色基地、下鄉(xiāng)體驗等雖然實踐效果較佳,但是由于受到參與度與普及度、學生安全性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開展難度大,可操作性低。因此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和科技,開展新型的實踐教學方式。
最后,實踐教學考核標準不明。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共同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而學生思政課接受效果的檢驗必須通過一定的考核標準才能體現(xiàn)出來,所以,完整的考察體系和考核標準是實踐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政課實踐教學必須有完整標準的考察考核體系,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考核方式,從而來促進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果。然而,現(xiàn)實的實踐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還不明確,評價標準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以及不可操控性,仍然存在著如評價的指導思想不明確、考核目標不科學、信息反饋不暢通,激勵措施缺乏等現(xiàn)象。
3 實踐教學實施的路徑思考
一是堅持教師靈活指引和學生全員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一門課程,每個班級都配有實踐教學的指導老師,但是老師的任務不再像是理論教學中全程灌輸與指導,而是給學生講解完實踐操作流程預計操作規(guī)范,隱身于實踐課程之后,利用網(wǎng)絡、媒體等可隨時看到學生實踐過程的工具,全程觀看并指導和啟發(fā)學生,扮演好教師作為指導者的角色。學生作為實踐主體,根據(jù)指導老師的安排,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實踐題目類型,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身心的投入實踐課程,做好參與者角色。教師和學生都要在思想上提高對這堂實踐課程的重視,教師做到靈活指導,學生保證到全員參與,二者相統(tǒng)一起來,上好這堂思政實踐課。
二是規(guī)范實踐教學內容設計。思政課實踐教學,其開展前提思想政治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教學,主要教學目的是要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將理論教學中各種理論知識外化于行,將社會主義理論知識深化和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因此,在課程內容設計上,要突出思想性、政治性,要注重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首先,要區(qū)分思政課實踐教學與一般實踐教學活動的區(qū)別,從而規(guī)范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其次,把思政課實踐教學安排進入課表,要有系統(tǒng)的課程安排、具體的操作步驟和要達成的效果設定。重慶工商大學在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容設定上對其他高校具有很好的參考性,在其實踐教學內容設定時可做參考。重慶工商大學主要面向本科生,開設了公共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這門課程主要占用48個學時,共計3個學分;同時成立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指導中心;另外在資金方面也給予大力支持,設立專門的專項經(jīng)費,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三是統(tǒng)籌使用線上線下實踐教學方式。思政課實踐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首先,傳統(tǒng)線下實踐教學方法大概目前可分為課內實踐如專題辯論、情景模擬,校園實踐如研究基地建設、微電影拍攝,校外實踐如移動思政課堂進農村等,高校要因地制宜的綜合運用各種實踐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實踐教學的作用。其次,思政課實踐教學壓迫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要充分發(fā)揮科技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使用,做好線上實踐教學。網(wǎng)絡社會實踐是一種通過模擬實地情景、創(chuàng)設相應實踐條件,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進行模擬實踐,并獲得接近真實實踐體驗的一種VR仿真虛擬社會實踐。類似VR仿真模擬等這種線上實踐的實踐教學活動,普遍具有方便快捷、成本較低的優(yōu)點,可以拓展實踐教學方式和擴大教學覆蓋面。
四是系統(tǒng)制定實踐教學評價體制。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各方面共同發(fā)力才能長期開展下去,實踐教學成果的驗收必然需要一個合理的考核機制。要促進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必須根據(jù)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制定一套科學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首先,要根據(jù)學生個體的不同和實踐形式的差異,對學生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量化評估而不是簡單的作等級評分。其次,要立足于實踐教學,制定一套相對公平公正、易于操作、學生普遍接受的測評方式。最后,評價標準要把知識收獲與素質提升有效結合起來,一切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主要標準。
目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正處在蓬勃發(fā)展階段,高校應該抓住機會,積極加強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課程建設的隊伍,擴大學生參與度,敢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鼓勵老師和學生積極探索和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方法,科學制定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在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高校與國家共同發(fā)力、教師與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共同完成思政課育人目標,促進國家思政課教學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2]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的通知[Z].2005.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高等學校思想論政治理課建設標準[S].2015.
[4]陳俊.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關系辨析[J].高教論壇,2020,(4):1-3.
[5]劉富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的“三全”模式構建及其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3):45-50.
[6]黃蓉生.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