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氯離子的檢驗》為例,論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具體做法,提出要通過教材分析、明確學習目標、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的滲透,以喚醒學生的職業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和理想,為學生未來的升學和就業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職業生涯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6-0078-02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課程實施規劃中,應注重加強對學生選課指導和未來發展規劃的教育,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工作崗位的工作內涵和發展前景,為學生未來升學、就業奠定基礎。但目前的普通高中教育依舊將高考作為“指揮棒”,注重升學率,不僅學生的學業重,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很大。有研究發現,2014年畢業的大學生中約有六成的學生進入大學不久之后就想轉專業,僅因為自己對所學的專業沒有興趣。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高中階段學校沒有注重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的滲透,導致學生缺乏專業選擇方面的知識,填高考志愿時所選擇的專業,很大程度上僅是根據成績、自身短暫的興趣、父母的意見等進行選擇,并沒有將它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追求來考慮。
最早的職業生涯教育概念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出現,它是一種培養人的職業觀與勞動觀的教育,并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培養目標。它可將學生獲取的知識和即將從事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相聯系,有效幫助學生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職業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規劃好自己理想的職業生涯,遇見更美好的自己。隨著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的試行,選課不再是大學生的專有權利,高中生也需要對所學課程科目進行選擇。高中階段要將學科教學與職業生涯教育相融合,才能幫助學生選好課,進而引導學生填好高考志愿。筆者在高中化學教育領域工作了多年,不僅致力于學生學業質量的提升,而且也追求學生的升學和就業質量。為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將職業生涯教育與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二節《氯離子的檢驗》這一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教學設計,以為其他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提供有益借鑒。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為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二節《氯離子的檢驗》。學生已學過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反應條件,知道氯化銀沉淀為白色且不溶于酸。運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真實且富有價值的問題情境或通過實驗探究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并且這部分內容可以讓學生了解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以及玻璃加工、制藥、食品和化工企業等都需要進行水質檢驗。學習本節課后,學生除了要理解、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自來水中氯離子的檢驗,對背后默默付出的水質檢驗員的工作內容有大致的了解,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在真實情景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學習目標和理想,為他們以后填高考志愿時選擇與化學相關的大學專業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學習目標
筆者將《氯離子的檢驗》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進行一定的拆分后所得到的學習目標,結合教材和學情進行分析,最終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在正式進入學習的內容之前,可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提前與學生講明,讓學生知曉本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對所要學習的內容在知識理解程度上應達到什么樣的水準,讓學生心里有底,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供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如《氯離子的檢驗》一課的學習目標可以確定如下:
1.了解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2.創設真實且富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具有分析、解決陌生問題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了解職業“水質檢驗員”的工作內容,同時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知識的滲透,為學生將來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做準備。
三、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教師:昨晚,老師在家里接了自來水并煮沸,靜置變涼后得到一杯涼白開。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杯涼白開看起來澄清透明,就認為里面沒有什么雜質離子了呢?
學生:有雜質離子氯離子,因為自來水廠一般是用氯氣來消毒的。
教師:如果有雜質離子氯離子,你如何檢驗?思考一下,這就是本節課我們學習的重點內容:氯離子的檢驗。
【實驗探究】
教師:在6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稀鹽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來水、涼白開、蒸餾水,然后各滴入幾滴AgNO3溶液,觀察現象,然后再分別加入少量稀硝酸,觀察現象。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觀察實驗現象,記錄現象。
教師:通過以上實驗探究我們可以知道,日常中的自來水經過加熱煮沸后依舊含有雜質離子氯離子。對于可溶性氯化物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氯離子,可以采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進行檢驗。在上述實驗中,檢驗Cl-時,為什么要滴加AgNO3溶液后還要再加稀硝酸呢?
學生:在第三支試管中會產生白色沉淀Ag2CO3,如果溶液中存在CO32-這一類離子時,利用AgNO3溶液檢驗Cl-的實驗就會受到干擾。
教師:因此,在用AgNO3溶液檢驗Cl-時,一般先在被檢測的溶液中滴入適量稀硝酸,使其酸化,以排除CO32-等的干擾,然后滴入AgNO3溶液,如果產生白色沉淀,則可判斷該溶液中含有Cl-。
【滲透職業教育內容】
水質檢驗員是指對天然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等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生物性質進行檢驗和評定的專業技術人員,檢驗水質主要是為了研究環境的質量、水的污染性或水受污染的程度、水質是否適宜使用,以及水處理過程的效率等。生活中飲用水的安全需要水質檢驗員的技術支持,如果想成為合格的水質檢驗員,上大學時需要修習與之相關的專業,考取相應的專業技能資格證書才能上崗。
【應用體驗】
教師:學習了本節課內容,現有一個測試你能否成為水質檢驗員的資格試題。已知某學校利用水質檢測儀器檢測該校的自來水,測得的數據如下:
請你分析上面表格的數據,判斷該校自來水是否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自來水中氯離子含量應低于250mg/L。)
【即時演練】學生在課堂中完成即時演練,鞏固氯離子的檢驗知識。
【歸納總結】
(1)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頒發“初級水質檢驗員證書”。
(2)學生自主對本節課內容進行課堂小結。
四、教學反思
這一課時將化學學科知識與職業生涯教育內容進行整合,利用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能與學生產生共鳴的問題情境創設具有積極意義的、能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職業情境,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介紹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職業(水質檢驗員)的概念、工作場所、主要工作內容,這會讓學生體驗到現在所學的知識與社會上的職業息息相關,激勵學生學好理論知識,為未來有可能從事的工作崗位做好準備。接近尾聲時,利用應用體驗環節模擬水質檢驗員職業技能資格考試,強化本節課的知識,加深學生對該職業的體驗,激起其是否適合該職業的想法,進而促進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思考,喚醒學生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的意識。
每一門學科都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育人功能,高中化學也不例外。教師要在其中滲透相關的職業生涯教育內容,幫助學生早日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第一,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內容,喚醒學生的職業意識,加深其對職業的了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為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奠定基礎;第二,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實際中應用比較廣泛,可以利用生活和職業中的例子讓學生進行應用體驗;第三,如果學校有條件,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參觀企業,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職業的特點和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領悟學習與工作的價值。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內容是一個比較新的主題,為了學生更好地遇見未來的自己,中學一線教師需要不斷研究與挖掘其中的奧秘,進一步促進化學學科教學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融合。
【參考文獻】
[1]韓濱.高中物理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教學設計研究:以青島市普通高中為例[D].青島:山東師范大學,2017.
[2]李淑艷,時意敏.無機化學教學中的職業生涯教育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6).
[3]趙拯,劉瑩.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的調查研究:以江陰市普通高中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7(4).
[4]宋心琦.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王晶,畢華林.普通高中教科書 化學必修第一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張志軍.高中化學教學對學生職業發展方向影響的探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5).
[7]陳雪芬,沈理明.高中化學教學中生涯規劃指導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11).
【作者簡介】王翠蓉(1977— ),女,漢族,廣西博白人,高級教師,在職研究生,理學學士,研究方向為化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