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正 畢博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城市洪澇災害頻繁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國國民逐漸認識到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因此,如何發揮水文水資源管理在防洪減災工作中的作用是當前社會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需要相關單位加強重視,不斷提升水文水資源管理的效益。基于此,本文對水文水資源管理在防洪減災工作中的作用進行深入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文水資源管理;防洪減災;作用
分類號:TV213.4;TV87
引言
自然災害的出現一般都具備較大的破壞性,如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災害水文災害的出現,會對當地基礎環境帶來較大的破壞,威脅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工作的推進,能夠對基礎情況展開客觀分析,提前針對潛在問題擬定對應的處理對策,搭配著合理的監督管理過程,加快防洪減災措施的落實速度,從而降低災害發生概率和災害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水文水資源管理在防洪減災工作中的作用
1.提高數據信息應用價值
在區域資料的調查過程中,水文水資源信息屬于基礎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了區域的地質構造、地表徑流分布、地下水所在深度、水資源存儲量等。很多水文災害的出現,都和水文水資源環境變化有著直接關系,如洪水災害的出現,與當地強降雨天氣、地表徑流流量增大、水文上漲等因素有著直接聯系。借助大數據技術、數據庫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及時整理,挖掘數據所存在的潛在價值,能夠為科學防洪減災措施的擬定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同時也可以提升數據信息本身的應用價值,推動行業經濟發展速度。
2.確保生存環境安全性
根據集約化原則可以了解到,很多居民集聚地主要集中在資源較為豐沛的區域,其中水資源存儲量豐富的地區,集散人群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與資源距離較近也伴隨著相應的風險性,如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災害水文災害的出現,也會對當地基礎環境帶來較大的破壞,威脅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水文水環境管理工作的穩定推進,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對于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客觀評估,判斷目前區域的風險等級,擬定相應的防災處理措施,從而提升區域生存環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二、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的管理存在的現狀
1.防洪減災意識相對薄弱
結合以往的應用經驗可以發現,很多地區均存在著防洪減災意識相對薄弱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了以下幾方面:第一,相關部門對于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較差,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是一個持續性工作,每一階段都在重復著相同的工作,很容易讓工作人員產生一些懈怠,這樣也降低了潛在隱患發現的及時性。并且在自動化設備引用的過程中,人們對于設備的依賴性也在增加,忽略了人員巡視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區域生活環境的風險性。第二,當地居民的防災意識相對較差,在發布風險預警信息后,居民并沒有對其予以重視,這也耽誤了撤離的最佳時機,增加了災害導致的負面影響。
2.災害預警及時性較低
對于災害問題的出現,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做出預警,提示當地居民在短時間內完成撤離,從而降低災害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災害預警及時性較低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第一,預警紅線數值的更新頻率較低,在自動化技術應用情況下,預警系統的預警紅線需要根據河道寬度、徑流流速、地下水水位等內容進行調整,如果調試速度過慢,很容易錯過最佳的預警時機,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第二,設備更新保養制度缺失,電子設備在運行期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運行故障,這些問題解決的及時性也會給預警信息準確性帶來一定影響。
3.投入資金有限,技術水平不夠先進
現階段,我國在水文水資源管理和城市防洪減災工作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投入的資金較為有限,導致技術水平不夠先進。具體表現為:(1)水文水資源管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我國投入的水資源研究費用還不能滿足實際的工作要求,技術水平不夠先進;(2)部分地區的水文水資源監測設備還有待完善,使水文水資源的監測不夠準確,也影響了最終的管理水平和防洪減災工作的效益。
三、水文水資源管理提升措施
1.建立完善的群眾性防洪減災機制
相關部門和單位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群眾性防洪減災機制,不斷提高人們的防洪意識,從而可以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監督,配合防洪工程建設、維護和運用。另外,部門還需要加強對群眾的宣傳,讓人們了解加強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洪澇災害的識別能力。除此之外,部門也可以利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聯合新媒體形式,幫助當地群眾進一步樹立防洪減災的意識,讓群眾能夠及時獲取水雨情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群眾性防洪減災機制的作用。
2.加大投入,布設監測設施并加大設備研發力度
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水文水資源管理以及城市防洪減災工作的重視,增加資金投入,完善相關的監測設備,并注意加大設備的研發力度,以此提高我國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水平。另外,各個城市地區的水文水資源管理的直接負責部門也需要加強宣傳,吸引社會各界資金力量的入駐,為監測設施和設備技術的完善提供經費保障,拓寬資金投入渠道。
3.完善節水管理制度
通過完善節水管理制度,能夠提升居民對于節水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在具體實踐中,需要對于制度內容缺失和滯后的部分進行補足,結合國家最新的制度規范和地方規范,對于制度中相關內容進行調整,以此來提高制度內容的時效性,使其適用目前的應用環境,提高制度的應用效果。同時也需要進行制度細化,針對管理模糊性較強的內容進行明確,減少管理越權的情況,提高制度本身的應用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文水資源管理在防洪減災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需要做好水文水資源管理工作,加強對水文水環境的有效監測,完善各項防洪減災措施,最終促進我國的水利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弘.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及防洪減災研究[J].農家參謀,2018(7):219.
[2]張媛媛.水文水資源環境管理與防洪減災的論述[J].中國科技縱橫,2018(16):3-4.
[3]杜永勝.水文水資源管理對防洪減災的意義[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1333.
(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山東 濟南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