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鳳
【摘 要】 作業是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根本途徑,是檢查教師教學成效的窗口,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數學作業進行實踐性、過程性、趣味性等形式設計,不僅可以使作業內容更加豐富,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獲得良好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作業設計? 策略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都認識到,作業不是課堂教學遺留下來的附屬品。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多多關注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巧妙地設計學生的課后作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作業生活性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作為老師鞏固課堂知識的有效手段,對于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學生在年齡、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性,這就要求老師在作業設計中充分結合學生學習現狀,在作業設計中適當滲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貨幣”這一課時的學習中,老師首先讓學生明確:人民幣是中國市場上主要流傳的幣種,為了加深學生對于人民幣的認識,老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情境,可以放置一些文具作為商品,并且標明每一件商品的價格,老師再為學生準備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練習人民幣的使用;在活動中,學生不僅練習了加減一類的算法知識,同時還實現了計算能力的提升,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二、設計探究性作業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和學習方法探索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個人可塑性非常強,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引導一定要迎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不能太過單一和枯燥,以免影響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除了課堂和書面作業之外,課堂探究作業的布置對于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學生體驗探索的樂趣,鍛煉學生制定探究計劃、實施探索步驟以及整理分析數據的能力。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不斷翻新、不斷創新、不斷探索的過程,學生只有發現數學知識學習的規律,并且針對性地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快速提高自身課堂學習效率,進而提高自身學習成績。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四邊形、梯形和多邊形的內角和》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理解內角和以及掌握三角形和四邊形內角和計算公式的前提下,布置學生進行多邊形內角和計算公式的推導與演算,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或者課題實踐,以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實用性,幫助學生做到課堂數學知識學習的延伸和拓展,進而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四邊形的三角和為360度,因此可以猜測n邊形的內角和計算公式為:(n-1)×90度。”教師可以組織類似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學習中的規律和奧秘,激發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師開展課堂練習作業的目的。
三、設計富有趣味性的作業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設計作業時,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富有童趣且親近生活的作業。例如:學生在學習了“統計圖”后,可布置學生把親戚朋友的興趣愛好、飲食習慣等制成統計圖,通過調查分析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等。這些源于生活的、自由性強的數學作業,必然會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例如,在學生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后,我設計了這樣一道“幫助小狗找禮物”的游戲性作業:有一天小狗接到小猴打來的電話,說在小狗生日的時候給他送一份大禮,它給小狗寄來了9個箱子,禮物就藏在其中的一個箱子。小猴說,找到禮物的關鍵是數字108。當小狗收到9個箱子時候傻眼了,每個箱子上面都有一道乘法數學題,只有把所有的答案算出來才能找到108。把題目融進小故事里,讓學生覺得題目“玩味十足”,容易營造輕松地完成作業的氛圍。
四、設計操作性作業
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就是學生長于計算、善于推理、疏于操作,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師可以從作業訓練上來彌補這一缺陷。
如:在學生學習了關于圓形的知識后要并學會使用圓規,圓規的使用并不是那么好掌握,但是又不能布置作業讓學生用圓規畫很多的圓形,這樣就過于單調了,學生也不會樂于完成這樣的作業。于是我設計了一道作業,讓學生利用圓規畫一幅畫,畫的內容和主題不限,讓學生自己隨意發揮。作業的唯一要求就是盡可能用圓規來完成作畫,但也不拘泥于只能畫圓形。這樣的作業既簡單又容易完成,當然很受學生歡迎。第二天,檢查學生上交的作業時,結果普遍都令我很滿意,大家不僅很好地完成了作業,還發現了不少學生創意十足。有的畫了圓圓的雪人,雪人身上又有圓溜溜的大眼睛、圓溜溜的四肢;還的學生設計了蔬菜水果寶寶圖:卡通形象的蘋果小姐、胖胖的南瓜大嬸、憨厚的西瓜大叔……還有學生直接就畫了一所動物園,里面所有的小動物都圓頭圓腦,活靈活現。這樣有趣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了圓規的使用,很好地達到了設計作業的目的。
總之,小學數學學習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與數學密不可分。數學作業設計,是小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數學作業、檢查作業得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饋,從而更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檢查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成績、徹底掌握知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妍妍.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6(9):118.
[2] 劉曉春.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難題與應對策略探究[J].求知導刊,2016(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