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 本文主要對現行教育評價進行了回顧和反思,然后對“以人為本”的教育評價觀進行了探討,闡述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評價觀的可行性以及重要性。
【關鍵詞】 學生評價? 以人為本? 發展性評價
一、研究背景
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核心組成部分,有關教育評價,大家注意的焦點通常是“怎樣評價”,而忽視了學生本身這個生命體,缺少對學生本身的關懷。
我們在教學過程的獎懲方法目的都是為了鼓勵孩子,可是最終的學生評價卻讓她大受打擊。不得不反思,我們現如今的學生評價真的合理嗎?
二、現在學生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的評價仍沿用傳統的獎懲性評價制度,其實質是“德、勤、能、績”模式。無可否認,傳統的學生評價制度在教育發展的特定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面對新形勢卻難以為繼。這種制度忽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忽視學生的內在動力,因此,這種評價很難引起廣大學生的響應和共鳴。
1. 從評價的作用來看
學生評價中通常把評價當作是對學生的管理手段,似乎便于教師把學生“管住”才是我們認為的評價的重要功能,卻忽視了學生的“發展”的內在需求,缺乏人文關懷,不能體現學生在學校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與現代管理理念背道面馳。甚至很多時候,為了讓學生完成某項任務,總是以“考試,比賽”等方式進行,使得學生迫于無奈去做這件事,而不是因為我想做,或者我愿意去做。學生也容易產生,我這樣做,容易得到表揚,容易讓老師喜歡我,而一旦缺乏某個源頭,學生就會找不到存在的價值,那么,作為老師的我們,是否應該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學生,給孩子多點“賞識”呢?
2. 從評價的性質來看
學生的評價主要是終結性評價,不注重過程,只注重結果,基本特點或重點是面向過去,以獎罰為目的,是一種對學生進行測量、比較和鑒定的一次性評價。尤如對學生的期終成績一次性測試一樣,把學生分等級排序,自上而下進行的終結性評價,學生基本上沒有參與。評價的定位是區分學生,末位淘汰達到分流的目的,而不是如何“引導”和“激勵”學生。評價結果不能為學生提供有益的建議和信息,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如何改進,全憑學生自己的體會把握。學生會被動地為了迎合評價“標準”而改變教學策略,限制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由發揮,從而喪失教學個性和對教學的創造性,變成機械的、套“標準”的簡單操作者,這有礙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這種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喪失學習動力,根本達不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3. 從評價的標準來看
學生評價方式比較單一,評價考核過程是由教師制定出評估考核辦法,根據學生在平時的品德、能力、出勤、業績等方面的表現加以量化,由教師作為單一的評價者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體系因其缺乏評價主客體的互動參與,再加上評價過程本身的程式化、靜態化,學校管理者對學生評價考核的科學性、實效性大打折扣。
學生的評價是自上而下的,主要是由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在評價中,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只重視是否能取得好的成績而不注重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針對現在傳統的教育評價所產生的問題,下面來探討“以人為本“的學生評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以人為本”的學生評價觀的實施措施
科學合理的學生評價需要理論和實踐保持一致并同時進行,下面,本文從實踐角度談談“以人為本”的學生評價觀的實施措施。
1. 學生評價注重“分層”
這里所指的分層,主要有兩層含義,第一,是指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的情況下,根據現有能力和實際學習進行分層。具體操作辦法:首先通過解說讓學生們對此項評價的認可,設置基本的最低工作標準和獎勵標準。第二,學生評價的目的是肯定過去成績,促成現在努力,實現今后發展。因而教師對優等生和后進生的評價,應該根據他們的付出多少、成績、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評價。讓學生時刻覺得自己是“被需求”“有價值”的。以創設環境調動學生內在發展需求為前提,通過評價活動對學生的專業發展予以有效的幫助和支持,引導學生自我規劃、自我反思,主動從多種渠道獲取評價信息,不斷調控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升專業素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
2. 體現過程性,又要面向未來
學生評價強調對學生教學過程的評價,注重動態監控,既關注學生原有的學習水平,也關注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過程。強調個性化和差異性評價。不以學生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最大標準,評價著力于人的內在需求,著力于促進人的完美和發展,并以此作為評價的根本宗旨;使其自我反饋、自我認識、自我調控、自我完善;幫助學生制定針對性的個人發展規劃,促進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以人為本”的學生評價體系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每個階段,每個班級特點,評價的內容是不斷發展、更新的;評價的方法更是靈活、常新的;評價的結果應該成為不斷促進學生提高素質的手段,成為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1] 李君麗.發展性教學評價技術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2] 張提.論發展性學生評價制度[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