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 現今,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也越來越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現在這個時代,網絡技術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在這些便民化科技中,電子商務就是較為有代表性的一種。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種最具發展潛力的營銷方式,但是當前很多企業中都缺乏具備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導致企業難以在電子商務中精確捕捉市場信息,最終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本文將從電子商務技術對實體商務的影響以及電子商務教學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的相關問題兩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實體經濟? 應對方法? 教學融合
電子商務最基本的含義就是利用電子技術進行商業活動。電子商務技術能夠使公司內部與其合作的供應商等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交流聯系。我國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不斷實踐探索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通過實踐創新將這一技術滲透到民眾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也就讓這種新型網絡科技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商品營銷新方式。各電子商務專業學校更加應該創新電子商務教學的方法,豐富教學內容,融入實體經濟的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社會與企業培養綜合性商務人才。
一、電子商務技術對實體商務的影響
在傳統商務的各個流程中加入數字化的電子技術,就是我們所說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相比起傳統商務大量減少了對人力與物力的需求,同時也相對地減少了資本投入,而且電子商務活動能夠突破交易的時間與空間限制,這也就帶動交易的效率。交易更加具有開放性,電子商務相比起傳統的商務模式更具有開放性,這一特點也為企業在國際化的市場上提供了更多的貿易機會。網絡技術能夠更好地縮小空間和時間的界限,所以無論是在哪個地方的人只要使用互聯網技術就可以進入到任何地域的各個網站,在一個網絡構筑出的虛擬世界中與買家或賣家進行直接溝通。
二、電子商務教學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的策略
(一)理論教學過程改革
針對電子商務的理論教學,教師應該增加實體經濟的相關知識,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與階段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優化教學的內容。首先是粗學階段,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先進行核心知識的教學,利用學期前期的一個月時間為學生梳理教材的基礎核心知識,促進學生對商務模式、開發技術以及網絡營銷等關鍵概念的了解,并對電子商務形成一個系統性的認知,明確電子商務課程的學習目的與應用范圍。其次就是實踐階段,教師將帶領學生嘗試使用電子商務的常用工具,讓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對電子商務的感性認知。之后就是精學階段,通過前期的基礎理論教學之后,學生能夠對電子商務形成一個基本的印象,此時教師可以適當擴張課程教學的內容,融入更多實體經濟的知識,增加新的觀點與案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就是應用階段,這也是實踐的進階階段,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其分配具體的任務,讓其進行電子商務的開發與應用,同時結合社會實際與需求情況,進行設計方案的修正。
(二)實踐教學過程改革
電子商務課程具有實踐性的特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的網上交易過程,通過自己購買以及銷售商品加深對電子商務工具的認知。之后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開網店,在開設網店的過程中充分應用電子商務以及實體經濟的相關知識,對實際的市場發展趨勢進行分析與預測,并根據這樣的預測制定網店的經營管理策略,同時使用電子商務工具完善網店的功能,加強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水平。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與企業進行合作教學,為學生提供企業實踐的平臺,這樣就能夠將學生的任務具體化,向學生提出不同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可以以合作教學企業正在運營的電子商務網站為學習的出發點,對該網站功能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電子商務的建站技術與推廣技術,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習到動態刷新技術以及商務協同等技術。在實踐學習之前,很多學生都只是根據企業形象進行網站的設計與宣傳,分不清電子商務網站與宣傳網站設計的區別,而在這樣的實踐教學中,學生就能夠領會到兩者之間的差異,增進自己對電子商務知識的認知。在校企合作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能夠體現出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能夠體驗實際工作的狀態,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實現技能與企業需求的接軌。
結合上文,我們不難發現電子商務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程度其實是很大的。對現階段的實體經濟來說,電子商務的出現無疑能夠為其帶來創新。網絡購物在方便了人們的同時也為我國傳統的快遞業務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因此,電子商務專業學校應該明確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改革電子商務教學形式與內容,增加實體經濟知識,落實實踐教學,為企業與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雙霞, 范偉, 張露,等. 電子商務教學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J].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 27(1):18-20.
[2] 張路. 電子商務教學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經貿導刊, 2010(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