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思
摘 要:在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語文綜合性學習逐漸走入語文課堂,與過去語文教學相比,其體現了很大的創新性,使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聯系更加密切,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作用。盡管語文綜合性學習廣受師生歡迎,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深入探究,提出綜合性學習的有效實施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策略探究
一、 引言
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應當注重語言的靈活應用,強化自身的核心素養。然而,在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下,一些語文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仍舊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顯然這樣是無法滿足當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更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綜合性學習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重視對此的有效實施,促進語文教育的轉變,使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發展。
二、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對語言運用重視不足
在語文學習中,語言的運用是基礎性學習,學生想要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但在實際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并未重視對學生語言運用的訓練,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口語表達能力差??谡Z是語言的基本形式,也是人們在信息傳遞過程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手段,通常我們在衡量一個人文化素養、受教育水平的時候,會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但是,根據調查研究,許多初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不是很強,兩極分化現象突出。究其原因,教師開展語用訓練不足,更多的時間會用于知識傳授,學生缺少交際的機會。另外,教師對于綜合性學習的特質認識不足,交際地點局限于教室,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方法依然是以角色扮演為主,致使實際效果不佳。二是,應用文的寫作水平低下。在綜合性學習中,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從實際情況可知,學生在寫作中的語言使用和寫作規則的把握上,存在很大的問題。
(二)思維訓練流于形式
語言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不是語文教育發展學生能力的唯一內容,思維能力也是需要重視的一方面。綜合性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很重要,在實施的過程中,從前期準備、中期合作到后期評價,都可以進行思維訓練,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實際上思維訓練的效果并不好,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前期準備不充分。在實施綜合性學習時,前期準備工作必不可少,而在這一階段中,需要做的三項工作有活動方案的制訂、激發學生的興起以及成立探究小組??筛鶕嶋H情況來看,在方案制定中,基本是由教師一人決定,學生未能參與到其中,無法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并且根據教學案例分析,很少有關于興趣的激發,更多是以成果展示為主,忽視了對興趣的激發,許多學生未能形成探究興趣。還有提倡的小組合作,一般都是學生按照意愿進行自行組建,教師也不會進行相應的指導。二是,探究過程脫離實際。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綜合性學習需要注重探索與研究的過程。但在實際中,往往是注重結果,就以教學評價來說,評價工具不健全,評價方式單一,使得整個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得以梳理。
(三)忽視審美教育
眾所周知,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學科所具有的兩個特征,在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目的在于讓學生可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可是,在綜合性學習實施中,審美素養的培育并未得到重視,具體體現在美育情境創設不足,美育途徑單一。究其原因,除了教師的不重視以外,還與學校的管理制度有關,很多學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著很大的限制,如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等,都無法進行開展,只能局限于學校。
三、 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關聯課堂內外加強語用訓練
語言建構與運用在語文核心素養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加強這方面素養的培育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抓住語用機會強化口語表達。教師將綜合性學習作為平臺,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使其可以在實踐中領悟與掌握正確的交際策略,并在不斷地深化中轉換為語用素養。設置語用訓練項目的時候,教師既要關注教材內容,也要充分挖掘學習過程本身中的潛在語用機會,一般這些語用機會都是在解決問題中所衍生出來的。針對實施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可以挖掘的“語用點”包括:①在確定主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主題初步認識的討論;②制定方案中,可以針對行動方案的撰寫分工進行溝通;③成果展示中,對于展示的形式、分工等進行交流。除了這幾個可以有待挖掘的“語用點”以外,還有其他的內容可以進行挖掘,總之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學生交流的頻率,并且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使用禮貌用語,規范學生的交際行為,使其交際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第二,結合實際需求提高寫作水平。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必然少不了關于“寫”的活動,而這部分活動的內容也有很多,如自我介紹、手抄板、調查問卷、采訪稿、班刊策劃書、廣告詞等,涉及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將寫作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喚醒學生的寫作需求。不過這需要教師能夠具有敏銳的語用意識,能夠緊緊抓住生活中產生的寫作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在各種場合中善于學會運用語文,并最終形成習慣。此外,在這部分活動的實施中,要注意規范學生的寫作行為,無論是訓練還是評價,都應以實用為標準,以此不斷強化學生的寫作質量。
(二)貫穿學習過程優化思維品質
首先,通過做好課前準備來提升思維品質。在課堂教學中,通??梢苑譃檎n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工作,且不可或缺。就以課前而言,課前準備工作是否充分,不僅關系著課堂教學活動是否可以順利進行,也決定了學生是否可以從中受益。為此,教師要重視課前準備工作,并在準備中注重興趣培養,還可以從制作方案以及小組成立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就以制作探究方案為例,對課堂活動的開展而言,探究方案具有指導性作用,教師在制作方案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制定。通常一份完整的方案包括活動的主題、目標、內容、時間、詳細步驟等很多內容,制訂這樣一份方案對學生的思維要求較高,只有調動自身的概括、判斷等思維功能,才能可以保證方案的合理性。所以,教師應當在此過程中予以適當指導與點撥,更好地培育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