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摘? 要:在網絡背景下,班主任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需要緊密結合時事熱點,利用生動形象的案例,為學生直觀地呈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內容。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包括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上的引導,在網絡背景下,教師需要將班主任工作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深度融合,挖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當中的德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班級管理目標。本文將簡單分析初中班主任工作與《道德與法治》課堂之間的關系,并且提出相關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網絡背景;道德與法治;班主任教學
分類號:G635.1
初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工作對素質教育的落實有重要作用,初中班主任需要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且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領。在網絡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與學生實現互聯互通。通過線上線下教學兩種方式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教學的功效,同時挖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的知識點并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幫助學生實現正確價值觀的塑造。
一、建立電子表格,細化班級管理
在網絡背景下,教師可以將初中班主任工作進行有效創新,可以通過建立電子表格的方式,細化班級管理,引導學生形成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實施與人為善的舉措。教師可以將這些行為記錄下來,讓學生通過個人表現的積分兌換相應的獎勵,通過正面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形成較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真正體會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內涵。
在開展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時,教師可以嘗試與初中《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這一部分教學結合起來,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電子表格形式,記錄個人在班級成長的過程,并且用共享表格的方式邀請所有學生參與表格的填寫。如,在第四課中學習了《友誼與成長同行》,學生學習了友誼的力量,教師便可以用共享表格這種方式向所有的學生展示友誼為學生成長所帶來的正面力量。當學生對班級作出貢獻,或者有益的事時,教師便可以在表格上為學生進行加分。除此之外,在學生幫助他人之后,其他的學生也可以為該學生填寫表格,并為其加分,然后在每一個月的月末,教師會將這個表格進行公示,并且將學生的分數匯總,學生可以根據相應的分數兌換獎勵。教師設置了有效的激勵措施來鼓勵學生團結友愛。在學生接受他人的幫助,填寫表格時,需要簡單的描寫事情的經過,并且寫上想對該學生所說的話,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文明的使者,通過電子表格構建的方式,細化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在整個班級內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習氛圍。
二、整合網絡資源,剖析時事熱點
在網絡背景下,初中班主任需要幫助學生篩選網絡資源,并整合教學資源,以便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熱點內容的教學。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時事熱點當中所傳達的道德情懷和人文精神,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圖片或視頻的展示,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正確的剖析時事熱點。
在開展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公共生活》這一部分教學時,班主任可以將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內容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教師可以整合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當下的學習熱點。比如“兩會的召開”,并通過舉例,讓學生感受具體的社會生活,并明確所有人都是社會的一員,要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兩會會議的主要內容,并為學生展示一部分政府工作報告的節選,將其中的教育板塊拿出來與學生單獨進行討論,并且整合多方的評價,如南風窗、人民日報、新華網等網絡報道,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學習熱點,并且給出自己的評價和建議。最后,教師需要在網絡新生活和合理利用網絡這兩個部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在網絡上傳播正能量。由于當下兩會召開,開辟了網上議政的通道,學生作為社會公民的一員,有權利有機會表達個人的看法和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參與政治生活,對社會的建設建言獻策。
三、采用微課形式,培養道德情懷
微課這種形式能夠將教學的主體地位交還到學生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時,要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相結合。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將課程內容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以微課為具體的表現形式,以初中《道德與法治》為展示內容,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共同制定班規,構建良好的班風。
在開展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和諧與夢想》這一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微課,作為班主任,在開展日常學生工作的時候,要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可以與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比如,在教學第八課《中國人中國夢》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個人的夢想”與“民族復興的夢想”結合起來,并且探究新時代新征程的具體內涵,要引導學生成為自信的中國人。在學習《圓夢大舞臺》這一部分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便可以以微課形式,為學生播放相關內容,在微課當中會列舉與學生同齡的先進個體,并闡述他們的夢想,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感受到少年夢想宛如星星之火,能夠匯聚成燎原之勢。最后,為了構建良好的班風,教師要引導學生共同制定班規,除此之外,還需要寫下每一個人的夢想,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懷。
總結:總之,作為初中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將學生培養為能夠獨立思考,且有正確三觀的高素質人才。教師要將班主任工作與《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明確做人的底線和原則,并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以此來指引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汪喜勇.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與班主任工作的融合[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7(012):70-70.
[2]賈麗娟. 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與班主任工作的融合[J]. 孩子天地, 2020(001):216-216,219.
【基金項目】本文系郴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1+N”網絡聯校共同體教學應用實踐研究》(CJKGL2020064)的階段性成果。
郴州市第五中學? 湖南郴州? 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