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曾
摘 要: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是一個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授課教師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在行業受到疫情沖擊的背景下,研究本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成為當前專業學科發展,課程建設的重要論題。如何在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課中實施思政教育,本文以《現代飯店管理》課程為例,進行探索研究,尋求專業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課程思政、現代飯店管理、專業課思政建設
引言:很多專業教師大都片面認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只講職業技術知識的專業課沒有什么關系,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只能在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進行,即只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向學生宣講思想政治。“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背景下黨中央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提出黨領導下的高校,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即大學里的每一門課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師也都具有育人職責。高校教師應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課堂主陣地的作用上,發揮不可替代的優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不僅是對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創新和提升,也是對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的補充和支撐。現階段,高校都在鼓勵和引導各專業課教師牢固樹立課程思政的意識,并要求在課程實踐中不斷的思考和執行,以此豐富課程思政的內涵,從而提升專業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力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宣講政治的獨奏曲,構建成“人人思政”、“思政人人”的思政教育交響曲的新局面。
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說教與灌輸,也不是簡單的加法運算,更不是內容無邏輯的不相關,課程思政并不全是以任課教師為主體,更不是任課教師的個人任務。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實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課程思政內容的整體規劃。下面我以《現代飯店管理》這門課程為例,探索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課中。
一、《現代飯店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總體思路
(一)課程簡介
《現代飯店管理》課程是高職高專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的專業基本技能課程,是科學整合課程,通過與兼職教師的研討和實踐,結合行業崗位要求,將課程內容整合為多個學習學習任務,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熟悉酒店核心要素——人財物、酒店服務過程——產供銷管理的基本內容、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并能根據實際酒店一線管理中的具體問題,做出合適的分析、判斷、解決方法,具有處理基層服務和管理問題的基本素養,可以承擔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崗位的服務與基層管理工作。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品格和完美的人格。為此,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體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優秀的溝通能力、扎實的實踐能力、良好的專業素質。而這種人才目標的確立與思想教育目標有著較強的一致性。總而言之,學生就業素質能力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專業技能上,也體現在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上。因此,思政教育的目標是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意識,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塑造優秀的品格和人格。課程思政突出體現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以思想首先素質為核心和靈魂,這就要求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充分發掘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有實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把思政教育與課程教學進行有效銜接。具體來說,專業課程可以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文化自信等方面進行發掘和利用,實現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滲透。
(二)課程教學總體目標需要滿足行業對用人的素質要求
行業用人單位對本專業學生的基本業務技能普遍滿意,但是不約而同得指出,學生在服務意識、吃苦耐勞、與人協作等方面,與企業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在近幾年的觀察中,筆者發現,我校本專業學生在實習中出現較普遍的問題是,溝通能力較差,習慣性逃避需要與客人交流的工作場景,缺乏自信。同時,在相關的調查中,僅有不到50%的學生表示愿意從事酒店工作。疫情后的這兩年中,學生專升本報名率也逐年上升。
專業教師針對學生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提升自身素養,深挖現代飯店管理課程的思政元素,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專業課教學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職業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課程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酒店服務的性質和特點,酒店服務的原則,掌握從事酒店工作應具備的理論知識;了解酒店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及分類;掌握酒店服務的相關知識;熟悉掌握酒店工作程序和服務標準;掌握服務過程中常見問題和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培養和提升學生處理酒店接待問題的能力;掌握酒店從業人員的工作技能、語言技能和服務技能,具備酒店從業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
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滲透是一種隱形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式正是體現出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差別。在高職酒店管理教學中適當的融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找到酒店管理課程與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結合點,并能以一種隱形課程的形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使得學生的道德素養、思想價值和精神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具體措施
(一)建設思路
借助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潤物細無聲”的授課方式,加深同學們對人生的感悟、對文化的認同、對祖國的情懷。可以依據“理論研究+案例編寫+教學推廣”的推進思路,開展以下內容:
1.酒店故事的理論研究
提出講酒店故事的實際案例教學新概念,界定中國酒店故事教學案例的內涵與中國故事的案例,制定中國酒店故事案例開發與編制的基本原則:案例教學中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信。
2.酒店故事的案例編寫
通過歸納整理或酒店實習工作學生提供開發,從文化管理、情境管理、人際管理、組織管理、制度管理和道德倫理等角度挖掘中國酒店特色鮮明的案例,建設案例庫。
3.酒店故事的教學推廣
依據課程教學的需要,在對實際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和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歸納出中國酒店故事案例教學范式,編制講中國酒店故事,樹管理自信案例教學。
(二)具體措施
1.基于課程思政的要求,制定“中國故事”管理案例篩選的評判標準
為了實現課程思政中的“隱性思政教育”要求,在中國酒店故事案例教學推進過程中,首先要立足思政教育的根本要求,明確“中國酒店故事”管理案例的選取或開發的基本原則和標準。即要求一個好的“中國酒店故事”管理案例,首先要在思想性、時代性、代表性、引領性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點與推廣價值。
2.以思政教育為先導,篩選和開發管理案例,編制中國酒店故事管理案例集
充分利用畢業答辯學生真實案例和校外企業教師提供的信息,立足中國實踐,面向本土企業,開發具有中國情景特殊性的構念,提出具有中國智慧的酒店管理學概念,編寫內容生動的中國故事。
3.基于案例教學實踐,編制內嵌思政教育的中國酒店故事案例教學指導手冊
不僅要將課程思政的基本理念,融入到案例選取與編寫中,更需要立足案例教學的基本思路,結合中國酒店故事管理案例的具體內容,明確思政教育的著力點,將其融入到案例教學中,體現在案例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中。選取有代表性的中國酒店故事管理案例,編制一部具有普遍適應性的案例教學指導手冊。
4.基于中國酒店故事案例教學推廣,增進專業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加強對專業任課教師正確的政治立場的培育,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將中國酒店故事管理案例教學嵌入到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強化專業教師應擔負“塑造靈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的思政責任和意義。
(三)設計特點
1.扎根中國文化土壤,立足中國社會實踐,開發本土企業案例,引導在校大學生們關注中國問題,基于中國實踐特色,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新觀點和新見解。
2.講中國酒店的故事,弘揚中國企業家精神,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對中國管理智慧的認知,強化當代大學生的“四個自信”意識。
3.既開展國內外酒店案例的對比研究,又堅持深入跟蹤中國酒店的動態發展,致力于講出令人信服的中國酒店經典故事。
(四)目的成效
結合新文科、價值導向,提高專業創新與思政結合力度。經過設計課程文化的融入,學生在思考問題及設計時能夠主動更深層次挖掘設計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層面的表達,會思考設計解決的觀念、環境、地域、社會時事及社會影響層面的問題,實現傳統文化到現代設計的升華和價值轉化。同學們在設計研究和分析過程中充分了解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同時向學生開放多渠道學習平臺和思政教學新模式,提升學生用多學科交叉的方法有效的解決問題。
結語
課程思政不是增開一門課也不是增設一項活動,而是體現專業課教育與政治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同向同行和協同效應,尋求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及切入點,共同擔負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體現在技術、知識等方面的與時俱進,還體現在家國情懷、使命擔當,價值規范等諸方面。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3-46.
[2]許家燁.論課程思政實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論教育,2021(01):70-74.DOI:10.16075/j.cnki.cn31-1220/g4.2021.01.012.
*基于2020年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現代飯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