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創新意識在學習工作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將創新意識貫徹落實到舞蹈編創中,可以使舞蹈編創人員創作出更多新作品,進一步豐富人們的藝術文化生活。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國民眾對藝術文化作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舞蹈編創人員必須根據當前的實際需求,積極運用創新意識,不斷創作豐富的舞蹈作品,以滿足民眾的藝術文化需求。
關鍵詞:舞蹈編創? 創新意識? 應用? 探究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6-0058-03
創新意識是我國社會轉型發展時期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在藝術創作中,必須要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為優秀藝術文化作品的創作提供支持。舞蹈編創是藝術文化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舞蹈編創過程中,將創新意識應用到理論與實踐中,編創出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可以更好的滿足民眾的文化藝術需求。
一、創新意識與舞蹈編創概述
創新意識是人們為了滿足各種需求而產生的積極向上的意識,是一種動機和思維方式。創新意識主要包含創造興趣、意志、動機、情感等幾方面的具體內容。要想使創新意識發揮作用,就需要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和生活實踐中去,這樣才能促進各種新成果的產生。
舞蹈編創中的創新意識就是秉持著創新的態度、心態和精神開展舞蹈編創工作。要想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編創出優秀的舞蹈作品,就需要從舞蹈編創的各種內容和要素入手,將創新意識貫徹到舞蹈編創的具體層面,將各種要素有效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優秀的舞蹈作品。具體來說,就是在舞蹈編創中,注重舞蹈作品的新穎性,將創新與舞蹈作品內容的基本規律結合在一起。
二、舞蹈編創創新的基本思路
(一)思維創新
思維創新是舞蹈編創創新的基礎,只有在創新思維指導下,舞蹈編創創新工作才能有序開展。要想從思維方式上進行舞蹈創新,就需要認識到藝術和生活的基本關系,明確藝術源于生活的基本觀念,并在這一觀念指導下,積極搜集生活中的各種舞蹈元素的創作內容,為舞蹈編創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同時,舞蹈編創人員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積極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各種有效元素和內容,在詳細分析與藝術加工的基礎上,將生活中常見的有趣的人、事、物以舞蹈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在此過程中,舞蹈編創者應將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思想價值觀念融入到舞蹈編創中,為舞蹈作品賦予思想精神與文化內涵。編創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積極運用藝術性的思考方式和眼光觀看生活,尋找生活中體現真、善、美等內涵豐富的內容,并運用舞蹈藝術加工方式方法,對其進行再創作,形成完美的舞蹈藝術作品。
(二)結構創新
舞蹈結構包括表現結構和語言結構兩項重要內容,這兩者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在舞蹈編創創新中,從結構創新入手,也是一種重要的方式。語言結構主要表現在思維方式上,它是舞蹈的骨架和基本輪廓,而語言結構的表達則需要表現結構來表現。語言和表現結構各自有其獨特的特點,在表現人物情感時,語言結構的運用體現在循序漸進的推進情節、展現人物的情感,將情節與情感聯系在一起演繹出來,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舞蹈作品。表現結構的應用則需要結合編創者的個人價值追求和觀眾的興趣兩方面基本條件。在舞蹈編創結構創新中,確定了語言結構和表現結構之后,還需要確定舞蹈主題,加入舞蹈內容,然后通過創新編導思路和方式,開展具體的舞蹈編創工作。當前比較常用的表現結構有情節結構、順序結構、情感結構、時空交錯結構,各種不同的表現結構都有其獨特的表現特點,而且在舞蹈編創中同時應用多種表現結構也比較常見。
(三)語言創新
語言是舞蹈編創的基本要素,因此,在舞蹈編創創新中必須將語言創新放在重要位置,將語言創新融入到舞蹈作品創新的全過程中去,使舞蹈作品的創新內涵通過舞蹈語言展示出來。舞蹈語言包括表演者的眼神、動作、神態、表情、手勢、體態等多種要素,是舞蹈作品的外在表現,也是舞蹈表演的主要方式。在舞蹈語言中,整部作品的思想情感、主題內涵等都可以以一種藝術化的方式表現出來,觀眾可以通過舞蹈語言去了解舞蹈作品需要表現的內容。舞蹈語言的創新必須在其基本作用和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一方面,可以將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內涵與舞蹈編創結合在一起,使傳統文化以新穎的舞蹈形式表現出新的活力,這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編創者還需要從生活中挖掘故事和素材,增強舞蹈作品的獨創性;此外,各民族的舞蹈作品和文化都具有獨特性,在舞蹈編創中,也應該積極開拓視野,在各民族的舞蹈文化中,積極尋求創新元素。
三、當代舞蹈編創中的創新意識實踐探究
(一)創新舞蹈編創思維方式
舞蹈編創的創新需要從思維方式的創新入手,只有編創者的思維觀念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舞蹈編創工作才能推進,否則,運用比較陳舊的編創觀念,是沒辦法開展舞蹈編創創新工作的。要想開展舞蹈編創創新,編創者就需要改變傳統思維方式,運用異于常人的思維方式開展舞蹈編創活動,尤其是要運用藝術思維、逆向思維等思維方式,體現出自身作品的獨特魅力。在題材、舞蹈主題、舞蹈造型、舞蹈運動路線、舞蹈空間、舞蹈隊形等各個方面合理運用逆向思維都可以實現舞蹈創新,可以展示出舞蹈作品的獨特性,但是,在實際的舞蹈編創工作中,也有很多逆向思維運用失敗的案例,因此,要想將逆向思維合理運用在舞蹈編創中,還需要編創者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表現方式。比如,在舞蹈隊形設置中,很多編創者為了表現出舞蹈的豐富性和舞者的表演能力,一般會通過比較繁復的隊形變換來表達,忽略了簡單隊形表達的積極作用,導致舞蹈隊形形式過于繁復,將觀眾的關注點吸引到了舞蹈的隊形變化中,忽視了舞蹈思想情感的表達。因此,在隊形設置中,編創者可以積極運用逆向思維,根據舞蹈表達的主題和具體表現方式,選擇簡單的隊形設置,表達豐富的思想情感。比如,在蒙古舞《盛裝舞》中,其隊形的設置從流動線路和構圖上進行了創新,只是通過相對簡單的形式,表現出了節日的歡快氣氛,沒有復雜的隊形設置和隊形變化。
(二)積極運用不同的創作理念
舞蹈創新和編創者創作理念的創新密切相關,如果編創者的創作理念長久不變,也不積極吸收其他比較新穎的創作理念,就會對舞蹈編創產生不利影響,會阻礙編創者舞蹈作品的創新。創作理念是舞蹈編創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影響舞蹈作品風格的重要因素,編創者在舞蹈編創過程中,應積極吸收比較先進的創作理念,開展舞蹈編創工作。比如,在《誰在戲夢》的創作中,創作者選擇的舞種是當代舞,并將現代舞的干凈利落和古典舞的風韻悠長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出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美感。在舞蹈表現形式上,舞蹈編創者選擇了三人舞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避免了單人舞和雙人舞的單調,也避免了群舞對情節表達的不利影響,使舞蹈的表達形式和舞蹈主題充分契合,將舞蹈表現內容中小角兒的努力積累和成功充分表現出來,也使舞蹈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升華。在舞蹈的服裝上,編創者運用創新理念,將現代服飾與傳統的寬褲、繡花紋飾等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傳統服飾與現代服飾在舞蹈表達中的不同作用,使服裝對比體現出人物之間的對比,這對情節的推進和人物情感的表達也具有積極作用。在舞蹈編創過程中,如果是多人編創,編創者之間就需要進行充分的交流和碰撞,形成統一的表達思路和風格,在充分磨合的情況下,開展舞蹈編創工作,并將每一個編創者的特色和編創主題融合在一起,使舞蹈作品中編創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誰在戲夢》編創過程中,編創者在確定了三個舞者的表達形式之后,由三個不同的編創者根據三個角色的特點開展具體的編創工作,在編創過程中,三個編創者既要表現出自己所選擇角色的特點,還要兼顧整個舞蹈的整體風格、主題和情節推進,要想兼顧這些具體內容,就需要三個編創者進行充分交流,并在編創過程中及時溝通,避免編創風格互相沖突。尤其是在舞段的發展過程中,編創者需要做好舞段的銜接,還需要將每一個角色的特征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編導要從角色和舞蹈的角度出發,合理運用舞蹈表現形式,通過舞蹈動作和其他不同的表現形式,體現出人物的特征,推進情節發展。在《誰在戲夢》這一作品中,兩位名角和小角兒之間的情節推進可以從小角兒和名角兒兩方面推進,在高潮階段,三個人之間需要展現出激烈的沖突,兩條線在此交匯之后再分開,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出兩者的變化,了解到舞蹈作品的基本內容和表達的思想內涵與精神價值。
(三)從生活中激發創作靈感
舞蹈編創創新需要從生活中積累經驗、尋找靈感,因此,舞蹈編創者需要積極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充分感受日常生活中個體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舞蹈創作的素材,不斷激發創作靈感。編創者在深入日常生活的過程中,還要運用藝術的眼光和視角去觀察生活,尋找生活中的舞蹈創作素材。在對同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中,編創者之間也會存在分歧,而這些具體分歧和不同觀點,表現在舞蹈編創中,就會體現出舞蹈的獨特性和創新性,這也是舞蹈編創創新的一種重要方式。編創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種現象,在舞蹈編創中將平時觀察到的現象與舞蹈編創聯系起來,對具體現象提煉加工之后,形成明確的編創思路或主題,就可以創作出獨特的舞蹈作品,比如《秦王點兵》的編創靈感就來自于兵馬俑,在舞蹈編創中,編創者必須將舞蹈表達形式和當時的社會文化經濟等背景結合起來,表現出當時的時代特色和文化精神。
(四)增強舞蹈編創的個性
舞蹈編創的主題需要個性化的表現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在編創過程中,編創者需要將自身的個性化要求和舞者的個性特征以及舞蹈的特色結合在一起,提升舞蹈作品的獨特性,展示舞蹈作品的獨特魅力。尤其是舞蹈編創者自身的個性化追求和個性化舞蹈藝術語言的應用等對表現舞蹈的鮮明特色具有重要作用,而舞者需要在編創者的要求下,將自身的形象和個性與舞蹈作品結合起來,通過具體形式的表達展示出舞蹈作品的獨特性。同時,在舞蹈編創過程中,創作者還需要對具體形象進行詳細溝通和充分討論,將每一個角色的情感色彩充分表達出來,為人物形象的展示和故事情節的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比如,近幾年比較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也有很多與舞蹈有關的節目,其中很多舞蹈節目都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不管是觀念上的創新,還是形式上的創新,都是創新意識在舞蹈編創中的應用。從觀眾的反映來看,比較優秀的舞蹈節目都是創新性比較強的節目,由此可知,大眾對創新型舞蹈節目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尤其是隨著古裝影視劇和古風歌曲的流行,創新型的古典風格舞蹈編創節目不斷增加,也激發了更多人學習古典舞的興趣。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麗人行》《玉人舞》《采薇》《紙扇書生》等舞蹈作品都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創新型表現形式,具備非常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點和西方現代舞表現特征。
(五)提升舞蹈編創者的綜合素質
在當代舞蹈編創中貫徹創新意識,開展舞蹈編創創新工作,需要編創者從自身出發,加強學習和實踐,提高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為舞蹈編創創新奠定良好基礎。舞蹈是一門涵蓋舞蹈、音樂、形體表演、文化藝術等多方面內容的綜合性藝術,這就要求編創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只有如此,舞蹈編創創新工作才能更加順利的開展。要想提升舞蹈編創者的綜合素質,編創者自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積極利用各種平臺和方式,加強基礎文化、音樂、情感表達、審美等各方面知識的學習,促使自身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同時,舞者作為舞蹈表現的主體,必須在不斷提升自身表演實力的同時,保持合作意識和大局觀念,為舞蹈編創創新做好準備和支持。在舞蹈編創和表演過程中,需要舞者通過外在的表現將內心的思想情感表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舞蹈作品需要表達的內涵,而這就需要舞者具備高超的表演藝術。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的表演能力,舞者不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悟性,還需要積極吸收現實生活中的有用元素,將其合理運用到舞蹈表演中,促使舞蹈表演的藝術感染力有效提升。
四、結語
舞蹈是藝術文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舞蹈編創中應用創新意識,可以使舞蹈作品與民眾的藝術文化需求相契合,也可以使藝術文化作品與社會發展形勢結合在一起。通過舞蹈編創的創新,還可以使舞蹈作品傳遞出新的思想內涵和價值追求,豐富人們的思想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常俊勇,王旭楊.當代舞蹈編創中的創新意識探究[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3).
[2][4]王珊.新環境下舞蹈編導的創新精神探討[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03).
[3]管琳.舞蹈編導中創新意識的提升[J].藝術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