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續推進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創新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關注和重視,且實現了在教學課堂中的深入滲透和頻繁應用。其中,“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受到了諸多教師的認可和歡迎,只因其對改善課堂教學、加強師生互動和升溫師生情感有較大助益,所以成為教師教學中常應用的教學模式。基于此,我們圍繞“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展開深入探究,進一步闡述和分析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希望可以給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帶去教學上的啟迪。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實踐探究
【作者簡介】邢友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符家川初級中學。
在以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占主導地位的,且學生只需聽從教師的安排和指令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的權利相對較少,也由此使得師生交流甚少且不能達成較好的交流效果,課堂互動也一度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不利于教師加深對學生學習程度的了解,總之,這種現狀需要及早改變,而“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出現和引入,無疑為改變這種格局提供了契機,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本次研究更具重要現實意義。
一、“交流—互動”教學模式概述
“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也可理解為互動式教學模式,指的是在課堂中通過師生交流、互動達成相應教學目的,這是一個可以協助教師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工具,也可成為學生獲得教師認可、幫助的有效路徑,對于緩和師生關系、升溫師生情感和深化師生了解有著較大助益,不失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創新教學手段。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學生加強語言上的交流才可磨煉語言技能,而“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無疑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表達空間和更多的表現機會,是可以為英語教學服務、為學生口語表達服務的,利于學生搭上“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快車快速提升英語方面的學習能力,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無疑將學生推向了顯眼的位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得到展現,利于學生與教師建立平等、友好關系,利于學生與教師加強課堂溝通與交流的同時鞏固英語課堂所學知識,利于加深雙方的了解和認知,這樣方可實現學生主動性的配合教師達成教學任務、方可實現教師圍繞學生展開更適宜的教學工作,切實營造一種更和諧的課堂氛圍,相信會更好地推動各項教學工作、育人工作的開展與完成。
二、“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
“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屬于一種創新教學手段,自然是具備很多應用優勢的,可歸納、總結為三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以往的應試教育下,學生是帶著“提高成績”的單一目的進行英語學習的,他們的學習興趣被嚴重忽視,也導致很多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往往會因為興趣的缺失導致學習效率遲遲得不到提升,這是顯而易見的結果。而“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出現和引入,無疑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彰顯,英語教師也可圍繞學生的興趣、學習能力等基本情況展開教學,更是提升了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頻率和次數,那么,無疑會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被關注,也可被教學內容深深吸引、被師生互動話題深深打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實現了師生平等對話、構建平等關系。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下,如若教師仍舊保持高高在上姿態展開教學,那么,勢必將取得不好的教學成效,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自然容易滋生矛盾、產生分歧且不易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可以這樣說,“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出現和引入課堂,讓教師有了重新認知學生課堂地位、審視與學生關系的機會,有望實現師生平等對話、構建平等關系,確保了英語課堂教學、學習良性循環的產生和發酵,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學習效果。
最后,“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大大協助了教師達成英語教學目標。要知道,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缺失以英語為基礎的交流、溝通、互動顯然是不行的,只有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平臺,才可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提升英語表達欲望,方可讓學生在與教師的英語互動、交流中學到更多、掌握更多,而“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無疑促成了這種局面,一定程度上協助了教師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初中生全面發展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舉措,這樣來看,該教學模式于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具有深遠意義。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引入和應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是合情合理、順應教育發展的舉措,其獨有的教學優勢是可以確保英語課堂煥然一新并迸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的,還需相關教師嚴肅看待、認真對待,方可讓該教學模式發揮應有效用。
三、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對策
1.精心設計教學主題,激發學生交流、互動興趣。在英語課堂上,想要實現有效的交流、互動,還需以激發學生的交流、互動興趣為前提,因為,如若按照教師的制定、安排進行互動和交流,很大程度上將再度回到以往的教學模式中,不利于學生帶著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其中,又會淪為被動性學習,這不是“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實施的初衷和愿想,因此,還需以引導的形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交流、互動欲望和興趣,這才是最合理的思路和做法,而想要達成該目的,初中英語教師可嘗試通過精心設計教學主題和呈現該主題來實現。
要知道,初中生對于新鮮、新穎、創新的事物和主題仍舊是充滿興趣的,初中英語教師不妨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一個更為生活化或是趣味化的主題,確保主題的出現引發學生關注并由此產生互動欲望、交流和表達熱情,確保學生可以無需教師過多命令即可主動性地進行“交流—互動”。除此以外,初中英語教師還可通過問題式主題來進一步實現一問一答的互動場面,相信可以讓學生更具思考、回答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較好的交流和互動,在課堂教學之初開一個好頭。
2.搭建交流、互動教學情境并推出各種課堂活動,提高互動、交流效果。在以往初中課堂教學中,由于交流、互動的缺失,使得課堂氛圍極其枯燥、乏味,這是以往教學中的弊端和不足,還需在“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下得以改變。當然,為了進一步提升互動、交流效果,初中英語教師不妨在英語課堂中搭建交流、互動教學情境并為此推出各種課堂活動,這樣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并借助參與契機達成更好的交流和互動效果,如若安排和設計得當,相信會讓初中英語課堂煥然一新并迸發無限生機和活力。
具體說來,英語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來組織各式各樣的課堂活動,將互動、交流貫穿于活動中,使學生既可得到磨煉、收獲快樂,與此同時,也可無形中強化對外交流、互動,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各項能力,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或展開表演活動、或組織主題對話活動、或組織游戲活動等等,切實在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基礎上激發學生的交流、互動興趣,切實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參與并收獲至深體驗,實現讓學生將英語各類新詞匯、新語句應用的得心應手,利于教師從中發現學生于發音、表達上的錯誤,便于及時糾正和警示,讓學生課堂學習更突出、更有效。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這些課堂活動發揮更好的交流、互動效果,初中英語教師還需積極搭建、營造相應的情境和氛圍,可依托多媒體設備各項功能實現,相信會讓英語課堂有一個巨大的改變。
3.劃分小組、展開合作,促進學生自主交流、互動。眾所周知,“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是為學生服務的,旨在在增多學生交流、互動機會基礎上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和育人目標,那么,也需圍繞學生展開相應教學工作,更需為了促成學生自主交流、互動而劃分小組、展開合作學習,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失為實現學生與學生交流互動的較好做法。
在劃分小組、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還需初中英語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結合班級總人數來劃分小組,確保每組的成員在4-6人之間,確保每個小組成員數量相等;其次,要結合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分組,確保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不組成一個小組,確保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不組成一個小組,要確保一個小組內有學習能力較優的學生,也存在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方可讓小組學習更具可能性,便于展開更高效的交流和互動;最后,教師要設計相應的學習話題,確保學生帶著明確學習目標展開更具針對性的交流和互動,便于交流、互動下的學生鞏固所學并受益匪淺。
總之,還需初中英語教師賦予學生自由討論機會,更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討論學習時間和空間,方可讓學生實現自主交流、互動,這樣環境和條件下的交流和互動才可發揮更好的學習效果。
4.展開小組與小組、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互動,助力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在初中英語課堂中,交流和互動是可以更靈活化的,初中英語教師切勿陷進一個固定格式與模板中不能自拔,除了劃分小組實現成員與成員間的交流、互動,還可展開小組與小組、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互動,這都是可行的。通過小組與小組交流和互動來共同解決難題、完善答案,通過學生與教師交流、互動,來進一步糾正錯誤、了解雙方和提升教學、學習雙重效率,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有較大好處的,為此,還需初中英語教師盡可能地將課堂上的“交流—互動”教學模式靈活化實施,方可確保課堂更為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四、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要知道,“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是需要講究策略性的,也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方可產生更好的效果,以下為“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注意事項,還需初中英語教師清晰認知且加強管理:
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思維,因為傳統的教學思維顯然已經不適用當下的環境、當下的教學要求,與創新教學模式之間必然存在沖突和矛盾,因此,還需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維或是觀念,只有如此,才會更加深入性的認知和了解創新教學模式的獨特和優勢,才可更好地發揮創新教學模式的優勢和作用,方可通過實踐應用改變課堂原本面貌,為此,還需初中英語教師為“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課堂應用提前轉換思想、做好思想準備。
其次,要認真挖掘、總結“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知道,對于大多數初中英語教師而言,該模式的應用還不具備豐富的經驗,這與該教學模式出現的時間較晚脫不開關系,因此,很容易在實踐應用該教學模式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還需初中英語教師認真挖掘、敏銳洞察和仔細總結,方可有機會將問題消除、解決,那么,“交流—互動”教學模式才可更順利、平穩的滲透于課堂并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影響。
最后,務必在正確的教學方法下貫徹和執行“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只有如此,才可為有效交流、互動創造契機、提供條件,方可順利達成既定教學目標、育人目標。
綜上所述,“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創新教學手段,還需初中英語教師認真看待、重點對待該教學模式的滲透、實踐工作,更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制訂嚴密且周全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案,切實在學生課堂主體性充分體現、交流和互動權利被充分賦予基礎上,做到大膽實踐、細心總結和不斷反省,相信必將讓初中英語課堂煥然一新,繼而持續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曉娟.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0):188,190.
[2]余秋娣.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5(26):193-194.
[3]羅俊.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數碼設計,2017,6(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