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華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落實,社會對專業人才的渴求日益迫切,中職教育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主陣地,也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探索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目前汽車領域發展突飛猛進,國內汽車保有量呈急劇上升趨勢,汽車后市場也因此出現龐大的人才缺口,這對中職汽修專業教學而言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故此,現就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當前教學不足展開客觀分析,提出實質可行的優化策略,以期提升專業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養發展。
關鍵詞: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教學方法
汽車工業板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汽車維修行業的興盛,社會各地對汽車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大。此背景下,中職院校極度重視汽車維修專業教育,不斷探索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主客觀因素問題,如課堂革新不足,學生興趣低下,教學理實分離等,制約了專業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如何改善當前教學問題,立足實際市場需求,尋找具有價值的教學契機,成為了所有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師應當深度思考的課題。
一、 目前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不足
經濟體制改革推動了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提高了汽車后市場板塊的人才需求,但也正是因為人才缺口的擴充,導致很多中職院校在開展汽車維修課程時存在速成式教學現象,專業教學愈發趨向模板化,很多現實教育問題亟待解決。具體而言:第一,教師思維欠缺革新,教學模式落后。受傳統教育思維桎梏,很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教師普遍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照本宣科現象嚴重,僅憑以往經驗組織教學活動,缺乏新鮮血液融入,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第二,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存在落差。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汽車維修亦是如此,很多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遞,教學實踐開展極少,即使開展也只是走個過場,學生實操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鍛煉,理論與實踐分離嚴重。第三,與市場需求存在落差。教師所教內容大都依托教材,然而在技術革新換代如此之快的汽車領域,汽車維修不是單靠一本教材便可悟透、吃透,專業教學內容與汽車后市場現實需求是否真正契合,是否適應新的就業形式,是制約學生今后發展的嚴峻問題。
二、 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改革路徑
1.革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情景
時代在發展,教育在創新,在開展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教學時,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應與時俱進,傳統說教式、灌輸式、習題式教學模式明顯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課堂改革不僅是教學所需也是時代所需,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和執教能力,積極探索有效教學契機,打造高效教學課堂模式。例如,在教學“冷卻系統的檢修”一課時,可通過三大情景構建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首先,構建知識導圖情景,將龐雜的冷卻系統知識概念進行細分,列出各級關鍵詞,如冷卻系統——冷卻系的功用、分類——風冷卻、水冷卻——運作原理,內部構造,零件部署,通過清晰的樹形網絡,詳細的標簽描述,將復雜的冷卻系統歸納到一張圖中,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然后,構建問題導學情景,針對冷卻系統的各項概念內容展開課堂提問,并以冷卻系統的實際維修過程作為提問依據,讓學生根據問題描述詳細闡述出維修思路,為今后實踐提供充實的理論基礎。第三,構建多媒體情景,陳列冷卻系統各項維修問題,錄制維修過程,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制作成多個微課資源,播放給學生觀看,以直觀的影像畫面刺激學生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欲,提高教學效果。
2.采取小組合作,優化學習過程
新時代教育倡導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相較于教師一言堂,學生無疑更喜歡真實互動,小組合作正是可以為學生創造互動環境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擺脫傳統教學課堂的枯燥性,還利于“小先生制”先進教學理念的融入,讓學生在開展汽車維修相關知識學習時有伴可依、有榜可循。以“制動器的檢查與維修”教學實踐為例,首先,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將學生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教師布置相關維修任務,并采取組間競賽的方式活躍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參與感和小組榮譽感。然后,制定比賽規則和評比標準,如最快找到制動器問題并運用最短時間完成維修過程的小組獲勝,若因條件制約不能滿足各小組同時參與,可采取輪流參賽制,一個小組完成任務后,教師檢查維修結果,記錄數據,統計用時并將制動器復原,讓下一個小組參與,全部小組完成競賽后根據結果進行排名。最后,落實教學評價,評價主體要參考多方因素,比如,小組整體評價、學生個體評價、教師客觀評價等。評價維度要多元化,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不可單以分數作為唯一評價途徑。通過小組合作、實踐競賽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合作過程發現自身維修技能薄弱點,取長補短,優化改進。
3.加強校企合作,推動實踐落地
校企合作是推進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落地的重要策略,可以切實做好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首先,企業具備前瞻性的市場目光,能立足市場實際需求為學校教育注入鮮活的血液,加強對學生的技能訓練和素質訓練,同時為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提供更好加持。其次,學??梢酝ㄟ^校企聯合的深度合作,推進汽車維修教育資源的不斷更新和擴充,打造優質專業,輸出高素質人才,為學生今后社會適應、社會發展提供臂助。具體實踐如下:第一,教師通過走訪調查,了解當下汽車維修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學生知識技能達到何種水平才能夠達到各崗位勝任標準。了解當下汽車維修技術的發展層次,課堂專業教學是否嚴重與實際脫節,如,針對發動機故障診斷,很多維修車企業都已經采用先進的電子診斷,相較于人工判斷更為可靠,操作更加快捷,這就要求教師要邀請相應技術人才到學校來開展相應培訓,共創先進教學課堂模式。第二,搭建實踐平臺,與企業方謀求真實客戶維修需求,并將任務派發給學生實踐小組,讓學生自己與車主溝通并完成汽車維修過程,教師在旁擔任指導工作,維修結束后通過校方、企方、車主三方共評來檢測學生維修水平,不達標則需要重新返工,通過真實的維修情景來提高學生技術素養。
結束語:
總之,汽車領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汽車后市場人才需求板塊的擴大,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作為專業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主陣地,肩負的責任更為沉重。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革新自身教學觀念,融合多方教育資源,通過構建與學生當前認知相符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并通過校企聯合推動教學實踐板塊的實質落地,為學生今后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龔源.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1(46):6-7.
[2]管忠誠.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建設問題探究[J].時代汽車,2021(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