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虎

【摘? ? 要】 中小學教育階段,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貫徹落實,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日常教學當中,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能力,理解數學理念,感知數學知識的魅力。深度學習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的要義,把握數學運算的邏輯順序,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掌握正確的計算技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績,在平時的學習當中,建立一種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思維分析能力。各種能力的形成,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今后的生活當中做出更好的貢獻。
【關鍵詞】認知能力;深度體驗;運算能力;合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0-0077-02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ute Understand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ngguan Junior Middle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JIA Yonghu
【Abstract】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earn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is the knowledge that must be learned according to national law. In teaching, it must be carried out,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rich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daily teaching, we can improv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of mathematics, understand mathematical ideas and perceive the charm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depth,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grasp the logical order of mathematical operation, deeply underst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master correct calculation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tudents need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achieve certain results. In peacetime learning, we should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alysis.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abilities, need to accumulate to form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ture life to make better contributions.
【Keywords】Cognitive ability; Deep experience; Operational ability; Cooperative ability
一、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認知能力
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因此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對知識的理解也是有一定差距的,這樣教授有些知識的時候,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強,對知識容易掌握,有的學生理解能力稍微差一點,即使對有些知識進行了反復的講解,他們有的時候仍然是一知半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可以建立有效的概念模型,讓學生能夠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能夠把知識形成的過程完整地在腦海中勾勒出來,這樣就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
從人的認知規律分析,人們對周圍的事物初次認知的時候,并沒有一個深刻的概念,只有通過多次修正與完善,才能產生深刻的理解,才能牢固地留在大腦的記憶深處。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接觸有關的知識概念,不一定就能夠把知識深刻牢固地掌握下來,對于有些抽象的概念知識,需要通過構建模型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理解記憶的時候,總會有一定的偏差,需要及的修正、完善,才能科學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
二、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形成深度體驗
培養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就是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意義進行深刻的領會,從人的心理結構上說,就是要把數學的邏輯結構和人的心理相匹配,從而達到深層次的理解。從數學的角度講,引導學生要理解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理解數學中的概念、定義、公式等。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進行很好的數學理解,就不可能建立深度學習,沒有了深度學習,就無法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建立不起數學知識的系統性,那么從整體上就無法學習數學知識。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位置”的教學中,首先學生要對位置這一術語有一個深度的數學理解,對前后、左右、上下之間的邏輯關系、空間關系一定要心中有數,否則就不可能建立起具體的位置概念。只有深度理解了數學概念,才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三、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任何教學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一定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利用微視頻研究問題,在利用微視頻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利用微視頻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創設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這樣逐步提高學生利用微視頻研究問題的能力。利用微視頻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合作交流,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從而提高整體能力,為他們將來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有的時候同樣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比如,我們可以拿一個圓,只告訴學生這個圓的直徑是多少,讓學生猜想,長方形的邊長應該剪多長就能夠剛好合成一個圓柱。學生經過前面的探討,知道了圓的周長和長方形的一條邊相等,那么通過圓的直徑就可以算出圓的周長,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變換不同的數據,訓練學生靈活多樣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有的時候只告訴圓的半徑,那么如何去求圓的周長,如何找到圓的周長和長方形的長之間的關系,就是學生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學生一旦明白了圓的周長和長方形的長之間的關系,就很好地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以上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很好地訓練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實踐的能力、積極探究問題的能力,很好地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能力。
四、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數學和語文不同的一點,就是數學知識的邏輯性非常強,知識點一環緊扣一環,是環環相扣的關系,所以數學知識不像語文知識那樣零碎,知識和知識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數學知識從縱向看,就像樓梯一樣結構層次非常明顯,每一個階段的知識結構安排、前后邏輯關系非常明顯。數學知識從橫向看,每一個知識點的各個方面知識,知識結構層次環環相扣,邏輯清晰。這就是說不論縱向知識還是橫向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都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縝密的數學思想、嚴謹的數學態度,學好數學知識,用好數學知識。比如說常規的四則混合運算,這是學習數學最基本的需要掌握的數學運算能力,然而有的學生還是不能夠熟練地運用。比如學習解方程時,對于運算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先學習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把每一個運算法則掌握了,然后進一步學習混合運算,通過混合運算的學習,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同樣的道理,學生在學習應用題的時候,也是先學習簡單的應用題,然后學習復雜的應用題。
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就熟練地掌握了應用題的解題技巧,培養了他們的數學能力。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掌握知識的結構體系,熟練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全面提高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春睿.數學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J].青海教育,2016(14).
[2]張世廣.談談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4(13).
[3]王清遠.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17).
[4]于世軍.談談學生數學合作能力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13).
[5]王文東.學生數學思想理念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17).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