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競華
摘 要: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目標也發生了轉變。教師必須“以能力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當前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塑中職英語教學目標,優化和更新中職英語教學手段,不斷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文章針對中職英語課程教學現狀,提出具體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3-0070-02
職業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當前市場上對實用性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的現狀,教師不僅要關注英語基礎知識教學,還要關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優化和更新英語教學手段,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本文針對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論述提升中職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
1.對中職英語重要性認識不夠充分
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量的應用型人才。但部分中職教師對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英語知識教學上,忽視了英語的實用性,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低下,無法滿足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社會的需求。
2.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薄弱
中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低下,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另外,一些中職學生認為英語與自己的專業沒有多大的聯系,在日常學習中常常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專業課學習上。
3.英語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
教學內容是開展教學的重要載體,直接決定了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但當前中職英語教學內容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中職院校沒有屬于自己的英語教材,而是采用全國性統一編寫的英語教材,使教學內容缺乏特色,沒有體現中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另一方面,在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學必須要堅持“實用為主”的原則,但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卻沒有體現與專業相關的內容,使英語內容的實用性不強,難以實現新時代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目標。
4.英語教學手段落后
中職院校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一味地強調死記硬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等,將知識單向灌輸給學生。這不僅無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會制約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發展。另外,中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將自己置于課堂的主要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模式下,導致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沉悶,英語實踐機會也非常少。這不僅很難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情緒。
二、提升中職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學習內驅力
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英語學習內驅力,能使學生以良好的狀態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首先,英語教師應對傳統的師生角色、教學模式進行重新審視,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并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其次,教師應更新和優化教學手段,靈活借助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喚醒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靈活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精心制作成為趣味性很強的視頻,還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音樂、影視資料等,不斷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再次,中職英語教師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應接受中職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薄弱的現狀,包容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弱點,靈活運用一些鼓勵、激勵措施,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2.優化和改進英語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直接決定了中職英語教學的質量。英語教學內容難度過大,會導致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不足,甚至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放棄的念頭。因此,教師應立足于中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適當降低英語學習難度,切實保障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另外,為了增強中職英語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師必須以專業需求為依據,對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使中職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相契合。例如,針對導游專業的學生,教師可將教學與旅游英語、酒店管理英語知識等結合起來,針對機械專業學生來說,教師可在教學內容中整合一些相關的術語。英語內容與專業知識的整合,凸顯了英語教學的實用性,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3.豐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中職英語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進行優化和更新,不斷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首先,強化互動教學,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程度。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立足于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通過故事、英文歌曲、互動游戲等方式,抓住學生的眼球,使學生以高漲的情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其次,開展現代化教學。在優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圖片、動畫、視頻等途徑,為中職學生提供最為直觀、最為豐富的學習素材,并營造熱烈的學習氛圍,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再次,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教師還應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積極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并對討論結果進行完善、優化。合作學習后,教師還應組織學生相互評價,明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修正。最后,合理進行分層教學。中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單純地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制作層次化的英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得到進步,從而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4.強化英語實踐教學,提升學生英語實踐能力
中職英語教師在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理論知識教學,還要立足中職英語的實用性,強化英語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語用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圍繞學生的專業特色,營造具體的工作對話情境,使學生在貼近專業的工作情境中,加強英語知識的運用。例如,教師可給學生設計面試情境,由兩名學生扮演“面試官”,一名學生扮演“求職者”用英語介紹自己。“面試官”提出專業性的問題,讓“求職者”用專業語言進行回答。專業化的情境實踐,能夠強化英語知識的運用,顯著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5.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具有極強的推動力,是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教師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還要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作業完成情況、進步情況等納入到英語教學評價中,使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更加全面、合理,真正反映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另外,中職教師在優化英語評價的時候,還應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將生生評價、學生評價等模式納入到評價中,還應立足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尤其是給予學困生積極的肯定、激勵,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對中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中職英語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中職英語教育發展。因此,中職院校必須立足當前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整合英語教學內容,創新英語教學手段,強化英語實踐教學,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不斷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亞君.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英語廣場,2019(01).
[2]肖月娟.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36).
[3]王莎莎.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12).
[4]陳曉燕.構建中職英語教學高效課堂[J].現代職業教育,2019(35).
Discuss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an Jinghua
(Minq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99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English teaching objectiv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also changed. Teachers must be "ability oriented and social demand-orien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shap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objectives, optimize and updat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English teaching; dilemma;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