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蘭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中所蘊藏著的美,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是一個重要課題。文章從啟迪語文思維的重要性出發,探討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可行性措施。要巧妙設問,增強文本解析能力;注重表述,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注重渲染和交流,提高學生想象力。
關鍵詞:語文教育;閱讀教學;核心素養;思維能力;課堂建構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3-0078-02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瑰寶,其詩性的語言能讓人沉浸在獨屬于中國文化的意境,讓學生在感悟到美的同時增強民族自信。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中所蘊藏的美,讓學生真切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是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閱讀教學出發,探究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讓學生愛上語文。
一、在語文教學中啟迪語文思維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只關注學生字音字形的學習和課本文章的簡單解讀,很少著眼于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啟迪學生的語文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教學不能只簡單讓學生掌握漢語語言能力,應當有著更崇高的目標。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說:“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大語文”觀點認為,語文教育的基點正是幫助人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也就是說,語文課堂有奠定學生精神根基的責任和使命,并且,青少年學生雖然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但是由于時代的發展,大多數學生接觸到的外界信息非常繁雜,所以教育必須跟上時代,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避免其在復雜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需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閱讀和理解能力是貫穿學生一生的重要能力,需要從小培養,教師只要采取適當措施,就能顯著提高學生此方面的素養。語文自身所具有的語言和情感表達的學科特點也有益于教師的教學。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
1.巧妙設問,增強文本解析能力
教師應學會設問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主動對文本做出自己的解析,并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接受主義美學家姚斯曾說:“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決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個多層面的未完成的圖式結構?!蔽谋颈旧聿⒉淮嬖趯嶋H意義,而是與作者的情感賦予和讀者的感知、解析相結合,從而給予了文本以文化內涵。即以讀者的知覺經驗和心靈感悟對作品的空白處進行填充,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確立。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引領,以引導者的身份告訴學生作者的情感取向,讓學生再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析。以三年級下冊《清明》一詩為例,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簡單介紹詩人杜牧的生平,然后提問學生:“清明時節正值春季,江南細雨紛紛,為什么杜牧說路上行人欲斷魂呢?行人又為什么要斷魂呢?”學生未必能夠很快感受到詩歌的意境,尤其是這首詩隔著悠久歷史又結合了清明節日文化,學生一時之間難以感知詩歌的意境是很正常的現象。學生或許會給出形形色色的答案,有的甚至讓人啼笑皆非,但是這都是學生自己主動提出的見解,老師應該以鼓勵支持為主,等到學生的參與度顯著提高了再跟學生解釋清明節背后的節日意蘊以及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心情和意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走進文本,帶著自己的理解解讀文本,不僅能夠深化對于文本的解讀,更能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主閱讀能力。教師的鼓勵和支持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學生的心里埋下一顆熱愛閱讀的種子。
2.注重表述,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學生對于美的感知是主觀的、有時候甚至有些抽象,并不能完全感受得到,因此語文教師要增強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盡可能去開啟學生審美的窗戶,讓學生能在閱讀文章時獲得審美情趣上的體驗。
最容易讓學生感知到美的是景物描寫類文章,語文教師可以此入手,初步培養學生對于美的感知。例如在課文《爬山虎的腳》中,作者對于爬山虎的描寫十分詳細,教師可以通過朗誦課文,讓學生感知到爬山虎的茂盛和枝葉之美。
詩歌往往是語文教學中比較難理解的部分,但是如果老師講解得當,詩歌最容易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美。詩歌一般很講究詞藻的選用,詩歌語言要有詩意,所以要重視詩詞的視覺感受,如色彩圖景等。圖景、色調明麗富有生機,或者昏黃暗淡給人蕭瑟之感,這些都會沖擊讀者的視覺。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例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色的黃鸝在翠柳里鳴叫,一行白鷺飛過青色的天際,強烈卻又恰到好處的色彩能瞬間給讀者勾勒出畫面。此外,在詩歌語言格式上,對偶的對稱性也給詩歌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文字是象形的,我們中國人鑒賞文藝的時間,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來傳達的。原來文學本是占時間又占空間的一種藝術?!?/p>
部分學生在了解美感的時候大多難以直接感知,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具體語句,摘出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意象,引導學生進行畫面想象。如果文章中的圖景在生活中并不多見,教師可以應用網絡資源,找到相近畫面,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更直觀的印象。
3.注重渲染和交流,提高學生想象能力
文學需要浪漫的想象,學生只有具備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才能貼近作者的內心,才能創造屬于自己的文學世界,因此在閱讀學習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十分重要。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從解析課文文本開始。教材文本內容豐富多彩、包羅萬象,選擇的都是經典篇目,但學生很難僅從文字中就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畫面。教師如果能夠適當結合課文內容巧妙地啟發學生,對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將有奇效。教師可先通過課文文本喚醒學生的感知,再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比如對于教材中關于春天的描寫,教師在描述春花綠草的時候,不妨讓學生閉眼想象置身于花團錦簇、春風拂煦時的心情和感受。文學的美往往在于朦朧處的想象,學生只有自己想象出圖景,才能直觀感受到文章的美感,從而進一步去感受作者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
除此之外,文學的另一種需要想象力去感知的美是文章的“留白”,也就是作者未盡之語。葉圣陶先生在《驅遣我們的想象》中曾經說過:“作者想做到的是:寫下來的文字正好傳達出他的所見所感。而讀者要做到這一點不能緊緊盯著文字分析,要驅動想象力來看,才能通過這一道橋梁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教師在教學生閱讀時,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分析文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給學生留下自我想象的空間,不能讓前者去束縛后者。單純的文字分析出來的只能是破碎的線條和僵化的畫面,單純的自我想象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不具備現實意義。例如,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故事結束于皇帝的游行,游行之后怎么樣了?教師在進行解析的時候不妨停下來,不要給學生標準答案,先聽聽學生的聲音,它或許稚嫩且不合邏輯,但是這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如果在此時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一定能極大程度地激勵他們去發掘自己的想象力。
三、結語
陶行知先生說:“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睂W生想象力的培養也是如此,不是要老師灌輸,而是要學生自己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增強,形成自發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藝術非常重要,想象力需要的是一個自由活潑的課堂,教師要有高明的引導手段,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拓展學生想象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需要教師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摸索經驗。
參考文獻:
[1]黃勇.“四步”自主課堂助力語文思維能力提升[J].中國教育學刊,2020(S2).
[2]侯為民.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淺談聯想與想象力在文學鑒賞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月刊,2012(01).
[3]孟令軍,辛琦媛,倪晶.誤區與紓解: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0(02).
[4]郭建芬.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9(02).
Strengthening Reading Teaching to
Enlighten Chinese Thinking
Li Xiulan
(Xiqu Middle School, Minqin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6, China)
Abstract: In Chinese teaching, make students feel the beauty contained in Chinese and let them truly realize the charm of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topic.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enlightening Chinese think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le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killfully ask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ext analysis; enhance expression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pay attention to rendering and communication to strengthen students' imagination.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 reading teaching; core competence; thinking ability; classroo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