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 張長江 孫義明
摘 要:《實踐論》闡述了認識和實踐辯證統一關系,理實一體化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并重,有效實現教學相長,是目前公認的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職業教育模式。本文從《實踐論》的角度,淺析理實一體化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過程中《實踐論》指導意義,以及理實一體化中體現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關鍵詞:實踐論 理實一體化 教學教學 改革創新
1 《實踐論》的主要內容和指導意義
1.1 《實踐論》的誕生和主要內容
《實踐論》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失敗的經驗總結,是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實踐過程中進行哲學思考和哲學研究的偉大歷史成果。《實踐論》是研究認識論的,從實踐的觀點出發,以辯證法作為核心,以中國革命的斗爭為主要內容,通過系統全面的闡述,探討了認識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實踐論》中論述了四方面內容,第一,論述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首先,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其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再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第二,闡述了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人的認識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認識的兩次飛躍構成了人對事物的基本認識;第三,真理的發展規律。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第四,認識運動的總規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進到了比較高一級的程度。”
1.2 《實踐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指導意義
《實踐論》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根據中國當代社會現狀,深刻分析了中國革命當時所面臨的歷史和現實問題,通過實踐的觀點,結合中國革命實際,闡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根據當代中國革命的失敗經驗和現實處境,徹底批判了教條主義思想的嚴重錯誤,在理論和哲學層面深刻剖析問題的本源,為在取得革命勝利道路上,統一思想認識、解決革命問題、正確對待真理等問題指明了方向,進而有力推動了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雖然《實踐論》是在83年前問世,但時至今日,它所蘊含的哲學道理,散發的智慧光芒依舊可以正確的指引社會生產生活,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理論和實踐的指導意義。
2 從《實踐論》角度談對理實一體化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的認識
2.1 《實踐論》是理實一體化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理論支撐
《實踐論》從實踐與認識辯證統一的角度去分析關于認識發展的過程,并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所走的理實一體化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來看,就是在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過程中,切實的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在認識循環往復過程中,不斷求知、不斷實踐,結合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現狀、社會和行業需求,探索出來的適合高職教育發展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實踐論》從兩個視角闡釋了知與行、實踐與認識的內涵及關系。高等職業教育正推陳出新、改弦更張的關鍵時期,理實一體化教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助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形成良好平等關系和有效的互動關系,促使教育者以受教育者為主體,以促進其全面并且自由的發展為導向,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保障。
2.2 理實一體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是《實踐論》的生動體現
從《實踐論》的角度出發,從理實一體化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提出本身來看,就是《實踐論》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行合一的生動體現和有效發展。通過理實一體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舉措,在理論與實踐的循環往復的檢驗過程中,促使教育教學方法日臻完善,保證人才輸出質量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行業產業需求。此外理實一體化的改革創新,提升校企合作質量,能夠促進高校和企業深度融合,不僅能夠實現校企雙方優勢互補和利益共享,更能夠共同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
從整個教育過程來看,教師與學生是高職院校中的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學生作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實踐主體,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對教育教學的目標、內容具有清晰、完整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積極投身實踐,主動拓寬渠道,在用所學理論指導生產實踐的過程中,努力將知行合一,實現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輸出,是否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就是否符合行業需求,要通過讓學生走進企業、走上工作崗位去實踐、去檢驗,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推進專業教育的革新,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豐富學生理論知識,培育學生專業技能,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彰顯高等職業教育育人效度。
參考文獻:
[1] 崔苗.毛澤東《實踐論》《矛盾論》及其時代意義[J].新西部,2019.04.
[2] 實踐論[M].人民出版社,1975.
[3] 陳峰.高職工科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20,2.
[4] 施維,劉玥玥.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優化路徑[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4.
[5] 寧全榮,岳麗媛.《實踐論》知行統一思想及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啟示[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
[6] 郭諄欽,王承文.高職教育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03.
[7] 喬莉莉.面向2035高職課堂教學改革典型模式與優化策略[J].船舶職業教育,2020.01.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省盤錦市 1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