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年
摘 要:莆陽的古建筑造型多樣,同時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莆陽當地有著非常多的歷史建筑,古建筑包含了各朝各代的歷史文化特征以及人文底蘊,使得整個城市充滿了傳統文化氣息以及人文氣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感受到莆陽古建筑的藝術魅力,同時對民間文化進行傳承,需要通過多種方法來進行傳承發展。
關鍵詞:民間藝術 古建筑 傳承
實現當地傳統文化的發展,研究古建筑應該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研究古建筑藝術魅力的來源,對于古建筑形式進行研究,對當地傳統文化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對于民間文化的傳承可以基于在古建筑的研究之上。
1 感受古建筑藝術魅力并傳承民間文化
1.1 歷史文化
要想感受莆陽古建筑的藝術魅力,就必須要充分感受其中的歷史文化,在欣賞古建筑獨特造型的同時,也應該對古建筑背后的故事有所了解,同時也要對于古建筑的發展歷程有所研究,莆陽的古建筑修建于各朝各代,同時也有前朝建造,而后朝再進行修補擴建的建筑物。這些建筑都包含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與歷史底蘊,與當地的歷史上結合,透過古建筑就能充分感受到這座城市歷史興衰。莆陽的老建筑主要包括城樓,寺廟以及老城區,建筑非常具有特色。莆陽古建筑散發的歷史文化,不僅有建筑的滄桑以及守護之感。同時也有濃厚的佛教底蘊,莆陽建筑寺廟眾多,數不勝數,當地人也多數信奉佛教。歷史上,莆陽也屬于一座佛教圣地,出過許多的名僧。此外,莆陽還有許多歷史傳說,比如媽祖文化。正是這么多的歷史建筑以及濃厚的歷史文化,宗教底蘊傳承,才是莆陽在建設過程中沒有丟失底蘊,至今仍然存在許多的傳統活動。
1.2 造型特點
莆陽存在著眾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其中各種建筑的造型各異。最普遍的就是古城中人們日常居住的紅磚屋。每當我們面對精致的紅磚老房子時,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圖像,這時我們必須用專業的眼光分析美麗的秘密,并將圖像轉換。此時不妨在古街道上平靜下來,走多一點,看更多些,從各個角度觀察,然后選擇場景。在欣賞古建筑的建筑造型特點時,有必要同古建筑的建造時期以及歷史背景文化相結合,通過一種建筑便可分析出當地的歷史風貌以及特定歷史時期的建筑文化潮流。[1]
1.3 分析觀察
要想感受莆陽當地的建筑文化以及古建筑藝術的美,最好就是去仔細觀摩當地的古建筑,走進當地的古城。古城中最簡單的紅磚房是最能代表這座城市歷史底蘊,無數人曾經在這里生活過。莆陽的紅磚房以懸空的山頂和燕尾形的屋頂為特征,而屋頂和彎曲的斜坡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首先,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查看大輪廓走廊的整體形狀,了解其結構和形狀特征,了解總體形狀,并從整體上找到頂部和底部,左側和右側、前景、中間和遠處的距離。如果想要對其進行仔細分析,需要定位,繪制房屋的主要結構線,分析和觀察屋頂的山脊、瓷磚、瓷磚、青石、條紋的石頭,華麗的紅磚,以及它們的放置順序,以識別特征和規律,并相互推論。
1.4 通過教學來傳承文化
為了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必須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抓起,在青少年以及兒童的心中種下傳承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具體的過程中,可以鼓勵當地教師通過傳統的繪畫或者手工方式來傳承當地的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古建筑魅力。隨著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發展,小學生對自然物體的感知和觀察逐漸變得更加詳細、具體,并開始注重細節。例如,在檢查了房屋的基本結構和每個組件的形狀之后,逐漸對墻壁、紅色瓷磚、雕刻圖案、玻璃窗等進行了仔細地粉刷。使用線條表示這些細節時,除了解釋選擇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繪制線條的速度。
中國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一鳴樓前舉行了“媽祖文化建筑手繪圖比賽”,加深了當代大學生對媽祖文化建筑裝飾藝術設計的理解,同時也加深了媽祖文化建筑裝飾的現代裝飾藝術設計,室內家具設計和建筑景觀設計。目的在于提高藝術設計的精髓,提供了豐富的元素。
在田野中,學生們利用自己的專業實力,筆尖跳得很快。中國藝術繪畫或精美奪目的水彩作品形式新穎,展現了當代學生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巨大的創造力。這導致許多公民用手機來記錄學生當場拍攝的場景。
媽祖的建筑藝術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媽祖的建筑裝飾精致而宏偉,選擇了一種更加獨特的石雕藝術風格來激發我們未來的設計工作。
用無聲的語言良好地交流媽祖故事,是更好地弘揚媽祖文化和擴大外部影響的非常有用的嘗試。
1.5 通過媒體傳播
當今時代屬于信息化和媒體,莆陽的古建筑藝術以及豐富的民間文化應該得到充分的傳承。適應時代發展,就必須通過媒體化的方式來進行文化傳播,比如可以通過攝影的方式,或者采用紀錄片等方式來充分展示當地傳統文化以及古建筑的美,通過媒體傳播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到古建筑的美,吸引游客,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古建筑保護力度,促進傳統技藝的傳承。
在宣傳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莆陽古建筑的美只是他吸引游客的一種方式,只是外在更深入宣揚的應該是內涵以及文明視角,在宣傳過程中,必須要將形式與內涵做到融合,消除其中存在的矛盾。在進行宣傳工作前,應該先對當地的傳統文化以及古建筑的內涵以及背景故事有所了解,圍繞民俗習慣與歷史底蘊展開宣傳,而不是單純的宣傳建筑形式。
2 結論
簡而言之,莆陽的古建筑具有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它利用當地的民間藝術和文化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教科書資源,以提高他們發現和表達美的能力。莆陽的古建筑也是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精神食糧,激發了當地人對故鄉的熱愛,提高對文化財產保護的認識,并積極參與當地民族藝術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 朱秋海.感受古建筑藝術魅力? 傳承莆仙民間文化——淺談紅磚古厝線描寫生的教學[J].黃河之聲,2014(20):97.
福建省莆田第三中學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