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治
摘 要:語文學科知識量比較多,知識內容也較為復雜,需要學生具備邏輯性思維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借助探究性教學、集體備課、優化作業設置、多媒體教學,解放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勞動強度,讓語文教學更加有效、高效,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與學;解放;勞動強度;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126-02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減負增效”,充分解放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勞動強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真正有所領悟與收獲,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調查發現,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的職業負擔都比較重,導致學生與教師都處于身心疲憊的狀態,很容易出現消極的教學和學習心理,這不僅無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還會影響師生身心健康。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解放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勞動強度,借助多元化、有效的教學模式,減輕教與學的負擔,構建理想化的語文課堂,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一、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關注語文教學結果,忽視語文教學過程,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與進度缺乏了解,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案、教學計劃不適合學生,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負擔都比較重。同時,有的教師不善于學習新的教學觀念、教學手段,習慣于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缺少獨立思考與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此外,在語文備課工作、語文教學活動設計、語文課后作業布置上,有些教師往往不考慮學生的意見和感受,習慣于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做判斷,導致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解放語文教學中教與學勞動強度的策略
1.借助探究性教學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
探究性教學最大的優點就是能顯著改變學生被動輸入、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能使學生深刻解讀文本,自主建構語文知識框架,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探究性教學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鍛煉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在以往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占據課堂主體地位,習慣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來掌控學生的語文學習,一旦學生的學習脫離設定好的教學思路,就會出現較大的教學壓力。教師的這種灌輸式教學也會讓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無法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語文教學模式,借助探究性教學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在語文探究性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持續的生疑與解疑過程中,更全面地獲取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探究性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技巧與方法。探究性語文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式接受知識的狀態,真正解放了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勞動強度。
2.借助集體備課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集體備課中解放語文教與學的勞動強度,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機會與空間,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以往的備課,通常都是由教師一個人完成,教師花費在備課方面的時間與精力比較多,備課壓力比較大。而引入集體備課,既能減輕教師的備課壓力,又能提高備課質量,還能優化教學設計,使教學活動開展得更加高效。在集體備課活動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目標、方案。學校要注重開展集體備課活動,讓教師之間分享教學智慧,提高備課質量,設計出理想的教學方案。在集體備課活動中,教師不要一味地照搬他人的教學經驗,而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真正解放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勞動強度。
3.借助優化作業設置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
在語文教學中,要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教師就要不斷優化語文作業設計,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語文作業內容與形式,使語文作業布置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合理化,這有利于提高作業完成質量,更好地發揮其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作用。語文作業設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也是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開展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語文作業設計科學合理,能促進學生情感態度、人文素養、認知能力、道德品質的全面提升。當前,語文作業設計存在層次性、針對性不強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語文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還要使語文作業設計具備較強的創新性與定制性,正確選定語文作業方向,為學生設定清晰的語文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及時鞏固、復習所學語文知識。學生只有充分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才能為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這也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一種有效方式,能讓學生更為輕松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同時,語文作業布置要具備較強的層次性,因為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與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教師只有區別化設計語文作業,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讓學生跟上語文教學進度,消除阻礙學生語文學習的不利因素。教師只有設計這樣的作業,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真正解放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勞動強度。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布置重復性、機械性的作業內容,力求使作業內容富有新意,以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樂于寫作業,樂于完成作業,樂于學習語文。
4.借助多媒體教學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
在語文教學中,要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教師就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引進更多先進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學校要增加教學投入,不斷更新和完善多媒體教學設備,讓教師具有優質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可用,實現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多媒體集圖片、文字、聲音于一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然而,部分教師教學觀念守舊,不善于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素養,依然習慣于以往的教學方式,難以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因此,學校要重視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使他們能夠靈活操作信息化教學設備,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此外,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借助于網絡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這樣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并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三、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解放教與學的勞動強度,不斷優化語文教學過程,用學生能夠接受、感興趣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加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學生的學習負擔,全面實現精準化教學,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和語文學習技巧與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減負增效,構建更具趣味化、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
參考文獻:
[1]張宗方.中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以統編版中學語文教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9(05).
[2]倪崗.中學語文課程內容建構及實施——基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10).
[3]鄒福娣.初中語文如何增強互動性教學[J].江西教育,2017(24).
[4]陳小敏,楊太付.探究性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