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麗
【摘 ? ?要】隨著教育事業發展的不斷成熟,教學方法方式也更加全面,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只有做好家庭教育,才能確保學校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家長要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努力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家校合作,以身作則,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 ?家庭教育 ?誤區 ?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54
家庭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以及發展時間,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個性,對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家庭教育,通過家庭教育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且綜合的發展。
一、新時代下小學教育管理的薄弱環節
(一)家校教育之間缺乏配合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教育提出了要求,要求必須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配合。但現階段二者之間缺少溝通和聯系,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到位,阻礙了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例如,部分家長由于工作忙碌,將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照顧,但是老人不善于應用現代化的交流工具和學校教師就孩子的課堂表現進行溝通交流。
(二)期望值過高,要求太嚴
很多家長受“教育子女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思想的影響,對子女的教育從小就抱有較高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巴不得把所有的知識一夜之間都塞進子女的大腦中。孩子三四歲時就請家教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和漢語拼音;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孩子每門課程考試不能低于90分,孩子分數考高了家長就興高采烈,考砸了就大發雷霆。即便周末、寒暑假也不讓孩子“消停”,各類文化課補習班、各種興趣特長班接踵而至,使孩子每天都筋疲力盡。
二、小學生家庭教育策略
(一)巧用互聯網技術,搭建家校共育平臺
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亞于學校教育。然而在當前大多數家庭中,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比如,許多家長還持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錯誤的育兒思想,在孩子犯錯時并不是給予正確的引導,而是對孩子進行指責與打罵,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膽小、孤僻等性格。針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基于“互聯網+”背景,學校可以向家長發布正確的育兒思想與方法,指導家長正確對待自己的孩子,推進家庭教育質量的提升,從而助力學校教育的發展。
(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聯系
對于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家長應該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積極同學校之間建立起良性的、長期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校中的動態,結合生活實際將學校教育延續到家庭教育之中,配合學校進行學生品德教育。家庭不僅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必要的物質環境,更是他們品德形成的最初土壤。因此,在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子女的品德教育,用正確的方式去教導孩子,同時還要積極同學校和社會配合,與時俱進地采取更加適合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我們通常所說的繪畫、音樂等活動就是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開展繪畫活動、游戲活動等,充分激發孩子的創新性思維,進一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創造力是在想象力的基礎上發展的,所以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一次繪畫作業,由孩子設想繪畫的主題、所包含的內容、色彩的分配以及父母與自己之間的分工。在創作的過程中,父母應該一切聽從孩子的想法,使其盡情發揮創造力,將自己獨特的想法充分表現在繪畫作品中。雖然有時候孩子的作品看起來毫無頭緒,但每一處內容都蘊含著神奇的奧秘,因此,家長在對其進行評價時,必須從孩子單純的心理出發,不斷地進行鼓勵與表揚,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并推動孩子自信心的確立。
(四)構建“學生中心”的教育管理體系
小學管理者尤其是領導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管理體系。學校領導層要在管理的頂層設計上建立全面且完善的管理育人的制度體系,形成“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管理長效機制。首先,學校要做好教師教書育人的理念轉變,引導教師關注學生的成長規律、學習規律,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與心理健康、人身安全保障的協同關系。其次,學校要營造關愛學生的教育氛圍,讓學生體會到學校的溫暖。一方面是學校和教師給予學生身心的關心與愛護,另一方面是教育學生學會關愛別人,建立健全人格。同時,學校還要重視小學生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管理,通過培養教師的思想素質,提高教師的德育教育水平,讓教師能夠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品德的培養。
(五)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促進子女健康成長
小學生天生愛模仿,特別是父母的言行舉止,他們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如父母經常大吼大叫,孩子也會大吼大叫,在他們看來,大吼大叫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家長與鄰里不和,遇事斤斤計較,嘴上愛論輸贏,子女也會自私自利。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事事處處帶好頭,發揮模范作用,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首先家長需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了解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由于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而且學校與家庭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家長負擔著艱巨的任務,教師需要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地結合,家長也需要重視自身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殷景芹,宋振春.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55.
[2]徐雅淇,朱敏,楊和頤,王超凡.“互聯網+”背景下互助養老的參與意愿研究——基于江蘇省時間銀行的養老品牌分析[J].品牌研究,2020(04):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