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
【摘 ?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給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必須牢牢抓住機遇,不斷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教育作用,為高職英語教學拓寬道路,助力高職英語教學信息化。本文圍繞新媒體技術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對高職英語教學中依托新媒體技術提升英語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英語 ?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59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促使科學技術等研究領域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新的體驗。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更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將前沿技術大力融入到教學環境當中。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應正視以往教學經驗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高效完善英語教學手段,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情境化教學,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新媒體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對于傳統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來講,其主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本中的知識,學生認真聽講。整個教學過程全部由教師主導,學生參與度不高,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相對較差,教學效果不佳。以微信、微課、微博等為載體的新媒體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大大豐富了英語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調動了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另外,教師可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新媒體群,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推送與英語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促進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和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與英語知識、文化相關的短視頻、微電影,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
(二)滿足學生英語學習個性化需求
每個人都是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新媒體的發展能更好地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資源的篩選,從而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喜歡關注新聞的學生可以閱讀“CHINA DAILY”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全英文新聞報道和雙語報道;喜歡研究翻譯的學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如譯·世界”來學習翻譯技巧和了解翻譯熱點;喜歡通過看美劇學習英語的學生可以關注微博訂閱號,如“跟著美劇說英文”,通過每期對一段影視劇的講解來學習英語。喜歡學習醫學英語的學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如醫學英語試聽課堂”來了解本專業英語。喜歡記單詞的學生可以通過“百詞斬”等手機APP隨時隨地進行詞匯積累。新媒體資源的豐富性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學習目標、學習習慣都有所不同,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也不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下,利用新媒體向不同層次的學生發布有針對性的英語學習內容,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與評價;定期推送新媒體學習資源以及與之相符的英語學習方法、學習技巧,讓學生掌握更多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大大提高了英語教師指導學習的效率。這也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因班級人數過多、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齊、人力物力時間不足而無法進行分層教學的遺憾。
(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壁壘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般是把課本知識作為重點,并未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掌握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引入新媒體信息技術之后,教師通過網絡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打破了時間、空間等方面的制約。教師可隨時向學生推送教學資源,發布教學任務,而學生也可以隨時與教師溝通交流,并獲得教師一對一的指導與反饋。同時,這種線上溝通方式避免了一些學生面對面談話的尷尬與拘謹,有利于教師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妥善處理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二、新媒體環境下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英語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時代來臨,新媒體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新媒體成為學校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對于高職院校英語而言,其教學以就業為導向,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學活動更應充分了解與認識當前市場以及專業領域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標準,并以此為導向,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新。依托信息化教學平臺,結合學校實際英語教學需求,尋找出一條適合高職院校自身英語教學的發展道路。高職院校應當在新媒體環境下,結合當前社會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拓寬創新眼界,積極引入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推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信息化發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一)多措并舉,加強英語教師信息化水平
新媒體時代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引入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是未來趨勢。高職院校開展的信息化英語教學活動,大多是以多媒體、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作為輔助手段,將英語理論課程和文化以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進行直觀化展示。在新的信息傳達模式當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在課堂上仍然具有主導作用。相關的英語教學內容需以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途徑進行傳播。教師掌握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全面影響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效果。因此,在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深化教師信息化水平,強化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一方面,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必須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對信息化英語教學的宗旨、內涵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充分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把信息化教學理念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進行高度融合。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注重對英語教師信息應用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新媒體設備的使用等進行培訓,并為他們盡可能多地提供學習平臺,以此提高他們的軟件應用水平。鼓勵英語教師深度挖掘信息化教學資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有學習價值的圖文、聽力、視頻資料,豐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科學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整體提高教學效果。
(二)完善英語教學模式,強化情境化教學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開展信息化英語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與課堂講授內容深度融合,創設出一個生動形象、真實直觀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例如,在講授醫學英語“The procedure of Treatment”內容時,教師利用網絡資源,設置生動的醫學情景對話,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病人、護士以及醫生,讓他們了解醫生的職責以及就診過程中醫生、護士與患者之間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將醫學專業術語、常用口語表達在對話練習中進行實踐化的應用。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效地理解與吸收知識,還可加深對這部分醫學知識的印象,并進行合理化的應用,從而有效提高醫學英語口語表達和實踐應用等能力,加強學生職業認知,樹立職業信仰,體會中外醫護工作及相關文化差異。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過程中,可針對學生對知識的了解程度、課堂氛圍等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對于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依托信息技術,運用音樂、動畫、游戲等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深度理解。以趣味化、有序式呈現每一個教學環節,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進行知識學習。此外,學生通過圖片、短視頻等網絡資源認知英美文化的特點,切實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實現個人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新媒體以其特有的特點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聽說能力較差,但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并且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因此,教師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在了解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需求的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加強師生的互動性,幫助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為提升就業競爭力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移動學習模式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影響”(編號2021-ZDJH-175)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魏辛.微媒體時代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50).
[2]尹梅.新媒體時代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42).
[3]鄒榮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分析與教學策略[J].國際公關,2020(12).
[4]劉冰堯.新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02).
[5]梁穎珊.新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實踐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03).
[6]馬玉紅.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實踐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