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是兒童的重要閱讀材料,有助于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有利于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學校及教師應該重視繪本閱讀,立足于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選擇合適的主題繪本,還要根據繪本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并通過展示和評價活動保證繪本閱讀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繪本閱讀;語言表達;低年級學生;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4-0070-02
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樂于與人溝通,表達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且能夠進行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近年來,為了豐富語言表達的訓練內容,很多學校在日常教學中都增加了繪本閱讀活動。但是繪本閱讀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限,需要教師深入探究。本文探討如何立足繪本閱讀,提升兒童語言表達能力。
一、繪本閱讀對兒童語言表達的作用
繪本是以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講述完整故事的讀物,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通過繪本閱讀計劃的制訂,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繪本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識字量,進而提高他們繪本認讀的速度,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詞匯和敘事結構,掌握朗讀和速讀等閱讀技巧,進而使閱讀能力得到不斷提高。識字量的增加和閱讀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繪本閱讀還能使學生通過不斷積累優美語句,豐富語言表達的方式,整體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繪本閱讀適用于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所以教師要提高重視程度,通過繪本豐富學生閱讀與表達的內容,通過復述、討論和創意表演等方式,提高學生表達的準確性和邏輯性。
認知語言學認為可以通過認知來理解語言的創建、學習和運用。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以認知為重要基礎的,并隨著年齡的增長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的信息,發展認知能力,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繪本的表達方式可以引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獲取豐富的圖畫信息,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低年級學生已經認識部分漢字,教師可以讓他們從整體上感知繪本中故事的發展過程,還可以讓他們把文字與圖畫聯系起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很容易被一些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繪本的主要表達方式是圖畫,比較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三、繪本閱讀提高低年級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繪本
低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但是在閱讀繪本時仍然會遇到部分生僻字詞。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只有整體大概的輪廓,注意不到細節問題,行為的隨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還不完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保持在一個事物上,容易被一些有趣的、鮮艷的、新奇的事物吸引,主要還是以機械記憶為主,靠反復的閱讀背誦來實現記憶,想象的情境性比較強,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選擇學生感興趣、可以理解且語言表達形式比較豐富的繪本,如有關媽媽形象的繪本《我媽媽》、有關爸爸形象的繪本《我爸爸》、引導學生關心幫助別人的繪本《小熊布迪幫助好朋友》、引導學生表達情緒抒發感情的繪本《生氣的亞瑟》、幫助學生緩解害怕心理和克服恐懼的繪本《床底下的怪物》、幫助學生發揮想象的繪本《假裝是魚》、分享回憶的繪本《我們的樹》、勇敢做自己的繪本《我就是我》、珍惜友情的繪本《大手握小手》、學習面對死亡的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愛護大自然的繪本《小房子》等。繪本的主題很多,可選擇的繪本也很豐富,因此教師要根據學校課程要求和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2.結合繪本特點開展教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引導學生在故事情節轉折處展開想象,擴展表達。在利用繪本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讓他們在故事發生轉折的地方發揮想象力。例如,在教學關于一只小老鼠愿望的繪本《如果我有很長很長的尾巴》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假如小老鼠實現了自己的愿望,擁有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那么可以把它當作尺子、救援繩等,增加了很多美好的體驗,但是這條長長的尾巴會不會給小老鼠帶來麻煩和危險呢?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列舉可能發生的麻煩或危險。第二,關注細節的描述。繪本的圖畫和文字都特別注意細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細節,增加表達的生動性。例如,關于一只小豬把自己裝扮成長頸鹿、鸚鵡等的繪本《小豬變形記》中的動物有人的特點,而且表現得比較夸張。教師要特別注意細節的描述,如“它瞪大眼睛,一個勁地盯著人家瞧”等,幫助學生分辨不同的動物,豐富學生的表達。第三,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想象情節內容。雖然繪本中圖畫表達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語言描述較少,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圖畫的內容和故事的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例如,繪本《螞蟻和西瓜》第八頁的圖畫只配有兩個字“那么”,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圖畫對內容進行想象,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畫上面的內容表達出來,和故事前后內容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第四,模仿表達,反復練習。低年級學生以機械記憶為主,所以教師只有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重復練習,才能使學生掌握重點詞匯和優美句子,然后通過模仿加深印象。例如,關于吃和游戲的繪本《月亮的味道》中有大量的排比句式,如“大象大象,你快爬到我的背上來,說不定就能夠到月亮了”“獅子獅子,你快爬到我的背上來,說不定就能夠到月亮了”等。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并運用這種表達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是繪本閱讀的關鍵。學校可以組織繪本閱讀相關活動,向家長介紹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及閱讀方法,幫助家長在親子閱讀時正確引導孩子,進而促進親子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親子閱讀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意識,使孩子感受繪本閱讀的樂趣。在親子閱讀時,家長還要注意根據故事情節發展和結構采用有針對性的提問方式。例如,在閱讀繪本《母雞蘿斯去散步》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問:“你覺得這次狐貍能不能抓到母雞呢?”這樣,孩子的注意力便可以集中在書本的細節上,比簡單閱讀效果更好。
4.開展展示和評價活動,保證繪本閱讀效果
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選擇不同的繪本主題,利用繪本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觀察圖畫內容,關注細節,模仿表達,反復練習。在學生練習后,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現自己,保證繪本閱讀的整體效果。在展示活動后,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評價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的引導作用,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并主動通過練習提高閱讀能力。
四、結語
總之,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繪本是重要的閱讀材料,能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除了學校和教師必須提高認識外,家長也要提高重視程度,從而把繪本閱讀貫穿課內外的教學活動,抓住學生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充分發揮繪本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沈蘋,蔡曉燕.依托繪本心理課幫助低年級學生管理情緒——以繪本心理課《生氣湯》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18(12).
[2]張惠萍.淺談如何用繪本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J].基礎教育參考,2019(14).
[3]陳欣婕.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興趣的培養及措施分析[J].課外語文,2019(19).
[4]侯志蘭.探究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指導策略[J].天津教育,2019(08).
Improving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Based on Picture Book Reading
Chen Guihua
(Dongguan Primary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Picture book is an important reading material for childre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reading habi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icture book reading, based on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hoose appropriate theme picture books according to students'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rules, and give targeted guidance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 books, and ensure the effect of picture book reading through display and evalu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language expression; junior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立足繪本閱讀提升低年級兒童言語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785
作者簡介:陳桂花(1971-),女,甘肅民勤人,高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