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煒煒

【關鍵詞】肝包蟲;囊腫切除術;健康教育:護理程序
肝包蟲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以我國西部農牧地區常見。人體感染包蟲后包蟲囊在肝臟部位逐漸長大,腫大的肝臟可壓迫腹腔內其他臟器引起相應癥狀。此外,病灶破裂后,包蟲囊液溢人腹腔引起腹腔內感染,或幼蟲經橫膈入肺引起肺部相應癥狀。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肝包蟲病的主要方法,傳統手術治療以內囊摘除術為主,但該術式仍存在不足,近年來我院開展肝包蟲外囊切除術收效理想,并在圍術期以護理程序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本研究分析了以護理程序方式對肝包蟲外囊切除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對患者疾病知曉率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從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肝包蟲囊腫外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中選取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均分為兩組,分別以對照組與觀察組命名,各40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30~70歲。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33~71歲。患者上述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按常規流程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按照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①評估:進行健康教育前,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患者的一般資料及對肝包蟲病、肝包蟲外囊切除術等的認知情況,并對患者文化程度、對疾病及手術知識掌握程度做一綜合評估。②診斷: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現存健康問題或潛在問題進行分析,明確患者對疾病知識(如預防、治療、護理等方面)的需求。③計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教育形式、方法與內容。健康教育應當以階段性和連續性向結合的方式開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確定連續性教育內容(如肝包蟲的防治措施應當貫穿于治療的始終);根據治療進展,確定每個階段的教育內容重點(如術前階段以術前準備和注意事項為重點,術后則以功能鍛煉和日常護理措施為重點)。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本病發病機制、檢查、診斷、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優勢、各類術式的優缺點、術前準備、術后治療、出院指導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教育內容。④實施:根據既定計劃實施健康教育。在科室宣傳板上張貼肝包蟲病宣傳海報,為患者學習提供參考;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采用口頭結合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的方式進行宣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健康知識,便于患者理解;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采用口頭結合健康手冊方式宣教,患者可隨時翻閱手冊,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1.3觀察指標
1.3.1健康知識知曉率:自行設計健康知識知曉率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包括疾病知識、手術配合、功能訓練、日常自我護理四個維度。
1.3.2護理滿意度:以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共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維度,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較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 20.0軟件處理資料,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健康知識知曉率觀察組各項健康知識知曉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是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和心理負擔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實踐中,肝包蟲患者因對肝包蟲疾病和手術治療認知程度不高,對手術預后充滿臆測和擔憂,故而存在術前焦慮、心理負擔重、抗拒治療等,影響臨床工作的順利進展。
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臨床治療護理的重要輔助,通過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從而消除因未知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本研究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為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計劃和目標,使其在既定框架內進行,提升了健康教育的規范性和程序性。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率、滿意度均較對照組更高,提示以護理程序對肝包蟲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對疾病的掌握度,為促進患者康復提供了積極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