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個體終身發展,并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如何培養并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近幾年來各學科各學段的研究熱點。高中生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認識社會,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設計,掌握生涯發展能力和決策能力。因此,探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對于推動中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開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體系
一、 高中生核心素養培養與生涯教育有機結合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文件的發布,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關注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隨著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生涯教育工作,幫助高中生了解自己,認識社會,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設計,掌握生涯發展能力和決策能力,也越來越受到研究者們的重視。生涯教育的研究重點是“選什么、怎么選”,而核心素養教育則重點研究“做什么、怎么做”,文章試圖將這兩者有機結合,嘗試構建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體系,讓學生不僅能打好“文化基礎”,而且能培養“自主發展”的能力,從而能在高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中激流勇進,充分發揮出“社會參與”的本質屬性,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自我。
二、 開展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的背景
(一)新高考改革方案為實施高中生生涯教育提供了前進動力
2019年4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廣東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確定采用“3+1+2”高考選科模式。這一定程度擴大了學生的學科選擇權,高中生在高一就要面對選擇學科、選擇未來專業發展方向的局面。因此,為滿足新高考形勢下學生的需要,在普通高中實施生涯教育刻不容緩。
(二)高中階段這一關鍵時期為實施高中生生涯教育提供了有利時機
生涯學者舒伯將個人生涯發展劃分為五階段,高中生大致處于探索階段的試探期。這一時期學生會加深對自己及社會的認知,是學生身心發展和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高中階段的生涯教育理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三、 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本研究基于新課程、新高考背景,結合核心素養和生涯發展相關理論,力圖對新高考下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形成核心素養導向的包括基礎類課程(Basic Course)、拓展類課程(Extended Course)和研究類課程(Research Course)的生涯教育“B-E-R”課程體系,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在我校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中,高中三個年級在生涯教育總體目標的基礎之上,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發展特點,分別設置了不同的課程主題和目標,形成各年級各有側重、又相互銜接的生涯教育內容,層層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工作。
高一年級的課程目標是“激發夢想,生涯認知”,側重于引導學生自我認知、提出目標、規劃學業。關于基礎類課程,高一年級全級開設了《生涯規劃》校本課程,設計每班每周一課時,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我,探索外部世界,掌握生涯決策的方法。同時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一對一的生涯指導,促進學生對人生角色和職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探索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之路,從而促進學生發展自我、勤于反思的核心素養。關于拓展類課程,學校通過開設職業生涯人物訪談、模擬招聘、職業知識競賽、學農(花卉課程、消防演練、模擬法庭)、開設通用技術課、參加社區服務、學生社團、父母職業體驗、生涯情景劇等多元化的生涯系列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涯體驗,引領學生探索生涯發展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發展技術運用、勞動意識、問題解決、審美情趣、人文情懷等核心素養。關于研究類課程,學生通過完成職業測評檔案,對自我形成較為系統和全面的認識,通過參加生涯相關的研究性課題,則能將理論和實踐進行個性化的融合,為學生生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從而培養學生勇于探究、樂學善學的核心素養。
高二年級的課程目標是“追求夢想,生涯探索”,側重于學業指導和實踐中的經歷體驗。關于基礎類課程,高二年級主要通過生涯講座、生涯規劃主題班會、生涯團體輔導、與學科教學融合等加強對學生的生涯指導,從而培養學生勤于反思、信息意識、人文積淀等核心素養。關于拓展類課程,通過開展心理節、各類學生社團、科技節、職業生涯大講壇、暑期社會實踐、家長會、模擬招聘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生涯體驗,從而培養學生樂學善學、技術運用、問題解決等核心素養。關于研究類課程,主要通過參加生涯教育相關研究性學習和職業調查與實踐來幫助學生樹立主動規劃、自我發展的意識和正確的就業觀,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核心素養。
高三年級的課程目標是“放飛夢想,生涯決策”,側重于學生走向成人的責任與擔當,贏得高考,放飛夢想。關于基礎類課程,高三年級在備考的不同階段,開設了生涯規劃系列團體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涯發展道路上的困惑,明晰生涯發展方向。同時,高三年級設置了導師制,由受過生涯教育專業培訓的老師組成導師團隊,每位導師負責帶領一些學生,導師對學生的生涯發展給予全方面的支持,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健全人格等核心素養。關于拓展類課程,高三年級開展了大學城徒步活動,組織高三學生走進大學校園,零距離接觸大學的院系和專業,醞釀未來的專業方向。高三年級還舉辦了成人儀式,在跨過莊嚴肅穆的成人門的過程中體驗生涯發展過程中的責任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人文積淀等核心素養。關于研究類課程,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一對一的生涯咨詢和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生涯發展目標,激發學生發展動力,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理性思維。
高中生生涯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構建過程。通過開展生涯教育課程,來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發展決策能力。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則是社會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的硬核需求,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嘗試構建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才能使學生在進行生涯規劃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社會責任、學科學習能力、解決實踐問題等綜合素養,從而使生涯教育能夠發揮出對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教學的引領作用,幫助學生激發夢想、追逐夢想、放飛夢想,探索出適合自己個性健全發展、潛能全面綻放的生涯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劉靜.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新審視[J].教育發展研究,2015(20):45.
[2]李金碧.生涯教育: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領域[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5):91-92.
[3]辛濤.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9-71.
作者簡介:
范小青,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