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當前數學教學模式應該由教師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點轉變為由數學問題驅動學生展開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究。學生通過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再通過合理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產生更全面深刻的認識。文章重點論述了如何在當前的數學教學模式中合理展開由問題驅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問題驅動
一、 引言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相對于向學生講解數學解題過程與思路而言,發現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對該問題進行系統闡述,這兩種方式對現階段的小學生而言顯得更為重要。在當前的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將當前教學任務的重點由知識點的輸出轉變為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培養出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自主探究的“問題意識”,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且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而提高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效率,構建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
二、 構建平等自由的小學數學課堂氛圍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通過講解式的授課模式,在與學生一問一答的探討過程中推進數學知識的學習完成度,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教學弊端,即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授課教師無法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全體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和發散,從而導致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率不高,且教師難以用具體數據衡量在該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成果,更難以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分析和改良。針對當前數學課堂中面臨的教學現狀,在現有的數學教學課堂里引入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可以有效地彌補當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學缺陷,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參與程度,從而將數學教學成果的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具體如何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中融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可以通過在現有數學課堂中構建平等自由的小學數學課堂氛圍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經調查結果表明,在適宜的教學環境中可以促進學生情感意識的產生,而只有在自由平等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探究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而構建平等自由的小學數學課堂氛圍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嚴肅、僵化的課堂教學氛圍,發自內心的尊重學生、平等地看待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關于數學思想的表達,當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疑問時,無論是多么簡單的問題,教師都不應該輕視,而要慎重地對待學生的課堂發言,鼓勵學生多聽多學多問,從而與學生共同構建出平等自由的數學學習氛圍。
三、 師生之間角色互換,促進自主探究模式的展開
構建平等自由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是展開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的教學前提,而在當前的數學教學課堂中完成師生之間課堂角色的互換是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的關鍵環節。教師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不難發現,大部分的數學教師都是數學課堂的教學主體,由教師在備課階段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總結,并對數學教材中繁重的數學知識進行取舍。教師對于自身認為重要的數學知識點展開重點詳細的講解,對于自身判斷不重要的章節內容一語帶過或不做詳細說明。教師對數學授課節奏進行嚴格把控,將導致現階段的數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交流較少,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如果對教師所授知識點有不理解的地方也無法在課堂中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而教師由于在課堂中無法及時接收到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理解程度的課堂正向反饋,而無法針對當前數學教學節奏進行調整,這兩種因素造成當前數學課堂中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盲區。而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融入當前的數學教學課堂可以有效地彌補當前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處,在數學課堂中完成師生之間的課堂角色轉換,確定了以學生占據主導地位的課堂授課模式,在課程開始前,教師針對當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數學知識的預習,小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通讀數學教材,圈畫出教材中不能理解掌握的知識點,并在教學課堂上提出自己對所學知識不理解的地方,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展開后續教學,并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和教師備課過程中劃分出的教學重點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在當下的數學課堂中逐一展開講解,將這種教學模式靈活的運用在當下的數學課堂中可以幫助教師對所教知識有著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并徹底消除傳統模式下教師與學生關于數學知識點的授課盲區。在數學課堂中廣泛地引入該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
四、 展開小組合作,在討論中凸顯“問題意識”
前文已經著重論述了在數學課堂中展開師生之間角色互換,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模式的展開。教師在對該教學環節進行教師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的課堂教學現狀,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這就表明在我國現階段的小學基礎教育課堂中每所小學中的每個班級都有40及以上的學生數量,龐大的學生群體導致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小學生不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將使創新模式下的數學課堂秩序變得松散而混亂,畢竟“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理解水平參差不齊,每個學生在數學預習結束后對教材內容的掌握情況也大不相同,所有教師在引導學生提出相關數學問題時,要對當前的學生群體展開科學而有效的分組,教師在對學生無法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前,應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該項數學知識的討論,使學生討論過程中凸顯“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并將“問題意識”作為其成為后續數學學習的學習導向。教師在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分組討論時,分組要嚴格按照規定操作,分組時要注意每組中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一般的學生在討論小組中的合理配比,因為在小組討論環節中,優等生在數學討論小組中扮演者教師的角色,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學習能力較強,能夠對小組其他成員提出的數學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將較為簡單的數學問題在課堂討論環節中為其他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并在討論結束后將小組討論結果進行梳理匯總,上報給授課教師,教師在接收到各組上報的核心問題后,可以將核心問題與自身備課結果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對該問題的匯總分析逐一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這一措施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師們的授課效率,促進以問題驅動為核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模式在當前數學課堂中的融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