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珍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收集信息、拓展思維、取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拓展吸收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課外閱讀受到了家長和教師的廣泛關注,但是實踐的路上有很多的困難,學生不僅課程量大,并且缺乏課外書籍,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而言,課程繁重使得他們根本沒有讀課外書籍的時間。文章就針對農村小學課外閱讀實踐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教學;教學方法;探究思考
隨著中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越發注重小學生課外閱讀開展工作。但課外閱讀工作因為存在許多問題而停滯不前。小學生的消費觀還未形成,大多數零花錢都用在了娛樂上,很少用錢來購買書籍。并且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達不到水平,不能夠自行理解書籍的內涵。而且,學校中的學習任務過于繁重,導致小學生沒有時間放在課外閱讀上。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身邊的閱讀資源,巧妙設計閱讀方案,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率。
一、 開展課外閱讀的意義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終身學習的基石。從教育部對語文課外閱讀的要求看,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已經成為語文教師當前刻不容緩的工作重點。從閱讀對學生的成長作用來看,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拓寬了他們的視野,無疑是使學生終身受益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陪同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建立美好的親子時光,增進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幸福感。所以,在學校開展課外閱讀的實踐探索,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和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閱讀課程資源,實現指導閱讀和課外自主閱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是我們選擇本課題的初衷。目的在于通過閱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二、 農村課外閱讀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課業繁重,缺少閱讀時間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教師和家長都注重學生的書面成績,用分數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學校只關注升學率的高低,為了對付應試教育,教師布置大量的課外作業,每天進行反復測試,這些都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書面成績和,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在家中,農村家長大多都沒有較高的文化基礎,因此對于學生的期望也只是在分數上有所體現,沒有課外閱讀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培養過于片面。由于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學生課業繁重,沒有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導致課外閱讀無法實現。
(二)缺乏監管,無法自主進行課外閱讀
農村的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外出打工,情況下都是由家里的老人進行照顧,這就導致很少有家庭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甚至放縱學生進行玩耍,長時間的放松是學生產生懶惰心理,無法靜下心來進行閱讀,養成閱讀習慣。因此,即便學校開始監管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是由于長時間的放松,學生已經沒有了閱讀習慣,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輔導也就流于形式了。
(三)沉迷于網絡,無法養成閱讀習慣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手機、電腦等智能化設備在農村普及開來。由于農村學生的管教性差,家長缺乏對學生的管教觀念,并且由于外出打工而無法陪伴學生成長,學生都開始依賴于信息設備的“陪伴”,這使得他們對于書本上的知識越來越難以產生興趣。多媒體帶給學生娛樂的同時,也通過虛擬世界給學生帶來了很多心理上的問題,養成孤僻的性格、冷漠的人格、不愿意與人相處、近視眼等,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幫助,還有害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農村缺乏圖書資源
與城市學校的教育資源設備相比,農村的教學設備過于落后,基本上就不重視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學習,因此并不配備有充足的圖書資源,即便現在重視起學生的課外閱讀,也因沒有大量的錢財引入讀書而計劃終止。而且農村學生家庭一般能夠在衣食住行上進行改善,就不會在圖書上進行投資。農村整體對圖書重視也很低,城鄉基本上沒有大型的書店,非常缺乏好的書籍,學生沒有地方獲取圖書資源,這樣簡陋的閱讀環境,無法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
三、 發展課外閱讀的策略
(一)創設讀書氛圍,讓學生愛上閱讀
學生不喜歡讀書,大多是因為沒有一定的讀書環境,學校應該致力于將校園打造成書香化校園,以濃郁的讀書風氣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益處,最終由內而外的愛上閱讀。在校園范圍內,學校可以建設開放式書吧,在書吧中增設各類圖書,種類豐富的圖書可以迎合大多數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空閑時間就可以在書吧中進行閱讀,在書籍的海洋里進行遨游。書吧中還應該設立有開放式閱覽室,學生在閱覽室中可以與更多的讀書者一起閱讀,濃郁的閱讀氛圍能夠促進學生對讀書的渴望與熱愛。在班級里,教師開設讀書角,在一定的時間內帶領學生對所閱讀的書籍進行討論和交流,加深學生對書籍的認識和學習,以此來推動課外閱讀工作,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在教學樓的走廊中也可以掛上許多讀書文化標語,幫助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使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閱讀,體會閱讀的魅力,增加閱讀興趣。
(二)立足課堂教學,在閱讀課中培養能力
課堂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地方,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在進行每單元的教學時,要對單元的主題標題進行修飾,以詩意的方式進行表達,讓學生在詩意的環境中得到感染,愉快地進行學習,提高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在課前對閱讀專題進行探討,以有效的主題對閱讀課主題進行命名,合力設計出最有效的閱讀課教學方案。在課上重視學生的閱讀課學習,在課堂有效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更多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從更大的寬度和深度來研究圖書,從閱讀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讀書素養。在課下,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多多進行指導課教學,及時指出學生在閱讀中的問題,糾正學生的閱讀錯誤,改善學生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增進課外閱讀的開展工作。教師在每一個星期都應該有一節課的時間進行閱讀校準工作,通過羅列出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錯誤,通過教師組的討論來研究出合理的改正措施,來改善學生的閱讀習慣,在反思與糾錯中改良課外閱讀工作,以此來推動課外閱讀進展,更加高效的改善學生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