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國
摘 要: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生命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生命,同時也能使學生學會尊重和熱愛生命。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在學校教育中貫穿始終,將生命教育融入小學班級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在闡述生命教育與班級活動相融合的必要性基礎上,進一步針對其融合策略展開深入探討和研究,旨在通過在小學班級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推進德育更好地滲透。
關鍵詞:小學教育;生命教育;班級活動
一、 引言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認識和探索世界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其進行生命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重視生命和安全。作為教師應當針對學生面臨的威脅生命安全的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并給予學生恰當的生命指導和安全輔導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并引導學生更好地尊重和看待生命。生命教育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生命安全。小學生需要通過科學的生命教育,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如果片面關注學生的學習而缺乏生命和安全意識的培養,則可能導致小學生在面臨威脅到生命安全的事件時,無法有效地采取措施保護自己。
二、 在初中班級活動中生命教育開展的必要性
(一)生命教育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社會中存在許多對小學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的不良影響因素,一旦缺乏相應的預警教育則會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我國在2004年頒布的相關文件中,針對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其中指出了許多容易影響到未成年人道德和價值觀扭曲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傷害的情況和不良現象,一方面,社會上存在許多危險因子,對小學生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許多腐朽落后的思想和有害信息也會造成青少年身心受創。少年強則國強,如果不能針對小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生命教育,無論從家庭層面還是學校和社會層面來說,都有著非常嚴重的弊端。因此,學校針對小學生展開系統化的生命和安全教育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能夠使處于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更好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有利于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方面的發展。
(二)生命教育符合新課程改革推進的需要
在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下,學校必須更好地關注學生的生命和精神健康。生命承載著人的智慧力量以及各種美好的情感。然而,當前部分學校教學存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忽視,而導致學生對生命成長的規律無法有效地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勇敢追求生命價值。小學教育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應當重視對學生心靈和精神健康的實現,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不應當以情感和心理上的缺失為代價,通過進行合理的生命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而避免出現對生命喪失信心和感到幻滅的情況出現。將生命教育融入班級活動,能夠更好地符合新課程改革規定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學校中既能夠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又能夠實現個人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對生命更好的認識和理解。
(三)生命教育是學生樹立安全意識的有效途徑
小學階段是學生對各種關系認知的關鍵階段,也是其能夠對自身的生命安全建立一定的認識和意識的重要時期。站在學校的立場上應當通過使學生更好地針對具體情況處理具體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教育。許多家庭缺乏對孩子的生命和安全教育,從而導致許多小學生對生命和安全的理解相對片面和簡單。作為班主任,應當肩負起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導者的身份,使學生能夠提早樹立起安全意識,能夠自覺地對發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或危害生命的事情,進行及時的判斷和制止,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能夠量力地尊重和保護其他人的生命,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從這個層面看,將生命教育融入班級活動中,能夠以活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并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做出正確的安全判斷和生命價值選擇。
三、 小學生生命教育與班級活動的融合策略
(一)通過各種形式的主題班會進行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動
生命教育主題班會的形式是小學階段,開展生命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每學期開始階段的班會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一定的避災技能,從而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在面臨突發情況時,能夠不慌不忙從容應對。在平時的班會中,教師也可以選取與生命教育相關的不同主題來進行生命和安全教育理念的傳達,在主題選擇上,并不受具體的限制,例如,可以通過感恩教育和法制教育等與生命教育表面上看起來關系不大的主題來滲透生命和安全教育,既能夠達到各自主題教育的目的,又能夠使學生通過主題班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懷著感恩的心來看待生命中的每一件事物,同時,也能夠知法守法,在社會中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在班會的活動形式設計上也有很多種選擇,教師既可以通過一定的場景來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價值,又可以通過一定的人物事跡來使學生共情和移情,更好地感悟生命。在具體的開學班會設計上,教師可以直接以生命教育為班會主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行自主設計,讓學生準備各種與生命教育相關的節目和內容在主題班會中進行展示,例如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品讀和表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或者合唱《感恩的心》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活動類型,學生能夠通過活動的形式,更好地體會生命所帶來的感動和沉思,而教師也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引導,使學生明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應當更好地進行珍惜,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防范危險,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生命教育
人都具有社會的屬性,所以通過小學生的生命教育在班級活動中的融入能夠使課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并且是活動的過程能夠達到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和體驗生命價值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使學生產生對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意識,并進一步地提升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動力,也有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班級課外活動的形式是非常多樣的,既可以通過知識性的活動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又可以通過游戲性質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和體驗。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觀看與生命和生產有關的科教片,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及母親生育兒童的不容易,從而更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家人朋友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植物的生長,植物的生長到凋謝的周期非常短暫,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生命的到來和成長的不容易,同時也感受生命的凋零所帶來的痛苦。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活動能夠使學生體驗到生命的美好之處,又能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不易,并進一步地增強對生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