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學亮
摘 要: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分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并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文章就初中數學教學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初中教師應該積極思考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引導學生了解初中數學知識架構,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較大,特別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效果。如果教師能夠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規律,并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那么這樣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其次,教師只有制訂符合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學習方案,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分析角度、認識深度不同,對不同的數學學習方案接受度不同。如果教師全方位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不同層次的學習引導方案,那么教師就能夠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同時,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互聯網教育平臺對數學教學的影響,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新授有關信息技術數學題的教學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學習工具,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工具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現有的情境教學等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和思想進行積極引導。因此,教師積極探究數學教學策略,有利于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 初中數學教學情況分析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分析現有的數學教學問題,并分析學生學習困惑出現的原因,從而更好地開展具體教學工作。
(一)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抽象化
學生在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往往會學習興趣不高。究其原因,多數學生想學習數學知識,但是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同遇到難題一樣,無從下手。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效率提高的方法,更沒有了解當前較為熱門的學習技巧,進而導致學生學習抽象知識時學習深度達不到現有的學習要求。同時,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會發現部分數學教師很少引導學生從數學學習過程中提煉數學模型,更沒有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模型和實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卻不能主動地思考數學問題。同時,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不具有趣味性,學生很難快速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學習節奏分析數學問題。當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數學知識時,此時教師已講授完畢數學教學內容的重點。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多是取之于課本,沒有創新性。學生在跟隨教師學習部分抽象的數學知識點時,不能迅速理解該數學知識點的本質,進而失去了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機會。
(二)教師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教學方式
初中數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式,往往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低。如果教師每次講課都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就可能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如果教師講課時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會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發現數學問題背后的數學思想方法。目前,部分初中數學教師采用了微課、多媒體教學工具,并采納了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課堂提問學習等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部分教師在創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雖然節省了板書的時間,在展示PPT上的數學知識時,由于切換PPT速度太快,數學知識點在學生眼前一閃而過,學生很難從學習過程中有較大的收獲,更沒有做好學習筆記。可見,數學教師應該仔細思考全新的教學方式的弊端,從而探究出更加適合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方式,以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習慣。
(三)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溝通較少
初中數學教師與學生在學習方面上的溝通,可以讓初中生總結自身的數學學習經驗,并提高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初中生是具備一定數學學習基礎的,他們往往能夠通過對話學習探究總結出數學知識規律。初中生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還可以交流解題技巧,進而提高初中生的整體數學知識水平。但是教師在落實對話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實際問題。首先,教師沒有明確對話教學的目標,學生在自主交流時,缺乏明確的對話目標,進而導致師生之間對話效果不佳。同時,教師沒有針對性地與學生進行對話,進而不能關注到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問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考慮數學對話中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法,真正培養初中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興趣。
三、 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分析
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而且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解題意識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具備學習能力。具體數學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結合數學難點分析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教學工具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認識,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初中數學概率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5分鐘視頻的方式做課堂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概率與生活聯系的相關內容,并總結數學概率問題分析的角度、技巧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概率問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觀看有關概率實驗的視頻,也可以讓學生走進學習中的概率事件,發現概率所具有的獨特美。學生的思考角度不同,所發現的事物也是不同的。然后,教師讓學生學習概率問題解題思路的設計過程,并讓學生觀察如何快速抓住概率問題的關鍵,然后快速解答數學題目,以此來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愿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分享自己眼中概率有關問題的問題提煉方法,發現數學重難點知識的分析角度。
(二)講解數學學習技巧,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就目前的教學問題展開分析,可以發現學生會選著做教師布置的作業,老師沒有布置的作業學生一般不做。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沒有養成,更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和析題角度。教師布置的作業具有一定難度,不適合學習基礎不同的初中生。初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要讓學生自學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學習技巧的過程中,要以真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為目標,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養成過程,特別要通過讓學生學習不同數學主題的學習技巧。可見,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技巧掌握意識,比如教師在復習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數學學習技巧分析會,來提高學生對自學重要性和數學學習技巧的認識。教師可以以“為什么要了解學習技巧”“如何通過現有的學習工具掌握數學知識規律”和“初中生數學課前預習和課后預習的方法分析”等主題來開展數學技巧分析活動,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識。比如在“為什么要了解數學學習技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具體的數學解題案例來讓學生認識到解題技巧學習的重要性和自主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認識到數學學習重要性的基礎上,會逐漸提高自身的學習注意力,并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