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 ? 要】小學階段的應用題以鍛煉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為主。既然是應用題,就要與實際生活運用相結合。只有將題目中出現的問題由抽象化變為具體化,才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應用題的意義,并且在解答的過程中擁有更為清晰的思路。同時,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考試中,應用題所占分值比重較大。因此,應用題的學習是學生取得良好數學成績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應用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40
小學階段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學的重難點部分,不僅是因為應用題在數學考試中所占分值較大,還因為其中一道題目出現錯誤,就會對成績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明白應用題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因為小學階段各個年級間的學生認知不同,理解不同,所以,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應不同。比如面對三年級以下學生的教學方式,就和面對高年級學生的教學方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由于低年級的學生無論是思維邏輯上,還是做題的經驗上,都與高年級學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
一、低年級應用題教學方式
處于小學1-3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應用題的概念比較淺顯,還不能夠理解較為復雜的思維邏輯。因此,對于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教學,就不能將重心放在解題邏輯上。但是,他們對于數字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如果給出的僅僅是四則運算,如“33+5=?”“67-2+43=?”、“20×7+56=?”,只要學生學會數數及乘法口訣,經過反復訓練,他們就能清晰地認識到計算方法并得出答案,但是如果將這樣的運算式子放在應用題中,如“小明家的雞圈里原來有45只小雞,媽媽上個星期賣掉了12只,這個星期又賣掉了15只,現在雞圈里還剩下幾只小雞?”那對于這個階段學生來說,難度就加大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植入相關理念,逐步引導學生將應用題解答的思想與計算題的解答相結合,從而將兩者融到一處。
當學生拿到一道應用題的時候,需要讀懂題目而且還要從中提取有用的數字信息才能列出式子。對于文字稍微多一點的應用題,大部分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他們需要花費時間提取信息并有可能受到不認識的漢字的干擾,從而減緩了他們做題的速度。但是,這是學生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就會將本該由學生讀題變成教師為學生讀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學生缺少了審題的這個過程,就容易在練習和考試中無法正確理解題意,造成出錯。
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采取怎樣的方式來教學小學低階段應用題呢?
(一)培養學生扎實的計算能力
一年級主要考查數字的計算,在低年級階段應先把加減混算扎實地過關。數學教師也要充當起語文老師的角色,教會學生識字,并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讀題的好習慣。在選題上,針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應盡量選擇與生活切實相關的問題,如“樂樂有梨和蘋果共15個,蘋果有8個,梨有多少個?”梨和蘋果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會更加容易將問題轉換成生活中的場景,因為這些問題家長也會拿來考查孩子的計算能力,聽到這些熟悉的話題,學生會對解題更加感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扎實的計算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題習慣,標注出重點信息,再將信息加以整合理解,如遇到難以理解的、較抽象的題目,借助畫圖分析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將得到培養。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如今,應用題的問題設置也逐漸生活化,教師可以以簡單的生活問題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如買賣活動,這個活動可以作為數學課的一個延展性課程來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堂內容,也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還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畏懼,最終又可以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去應用,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高年級應用題的教學方式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簡單的數字運算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他們經過了長期的訓練,所接觸的應用題的難度和題型,都比低年級接觸到的內容要更高一個層次。因此,對于高年級的應用題教學,就應該從簡單的運算邏輯向思維邏輯發生轉變。
高年級學生常接觸到的題型有,“追及問題”“相遇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等。面對這些題型,教師要先解決的還是學生的審題,只有學生真正了解題干內容,才能夠正確解答問題。
(一)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
一些問題可以借助多媒體,由動畫演示來完成。如“追及問題”,對于思維不夠活躍的學生來說,想要弄懂題目中的主要關系顯得尤為吃力,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來進行動態教學,讓學生能看見變量,那對于問題的解決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二)通過畫圖分析問題
對于“行程問題”的教學,畫圖分析就成為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尤其是不斷變化的條件,在學生的腦海中無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此時,畫圖可以幫助學生厘清行程以及物體運動的具體情況,如運動方向、出發地點、出發時間、運動路徑和運動結果等。而且通過畫圖,還可以正確反映出數量之間的關系,幫助我們理解題意,迅速找到解題思路。
(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高年級的學生相較于低年級的學生,通常情況下會擁有更為豐富的人生閱歷,在生活中的所見也會更多。而應用題的本質就是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學生在試卷或練習題中所見到的題目,在實際生活中都能夠找到出處。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將題目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發現應用題與在實際生活密切的聯系。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使原本抽象的題目,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具體化,為學生的解題提供了明確的思路。
由于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學生從心理上來講,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應用題的學習會很困難。如果抱有這樣的想法,學生難免會在學習中產生厭倦、恐懼和抵觸心理。因此,教師不僅要把握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還要對學生的心理也要及時進行關注。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先決條件。
當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應用題的教學方式也需要進行相關的改動,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勇于創新的精神,對目前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以便適應當代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鄧萬福.小學數學低年級應用題教學方式探尋[J].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16):133.
[2]雒喜彥.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方法分析與研究[J].神州, 201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