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秀彬
【摘? ? 要】初中數學知識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延伸,也是學好高中數學的基礎。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模式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數學的初步認知以及符合時代發展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 興趣? 反思? 數學素養? 數學認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68
數學知識在一個人的學習、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同時在中考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所以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興趣、素養尤為重要。“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模式,它雖然可以讓學生在短暫的時間里取得高分,但是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綜合素養的培養卻沒有益處,不能可持續發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更加優秀的教學模式,而教學的成效也不再是以取得高分作為唯一的目標。那么該如何改進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呢?筆者做出了以下探索。
一、改變教學目的
“填鴨式”教學模式的產生,來源于家長對分數的看重。很多家長不關心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綜合素養,認為分數就可以代表學習的好壞,這是一種片面的認知。我們都知道,只注重分數,不注重數學思維及素質的培養,往往會產生高分低能的現象,不能真正培養出對社會、對國家有利的人才。
首先,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目的,不再是簡單地苛求學生的分數,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提高數學思維及綜合素養。同時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自我。其次,學生的目光也應該改變,不應該局限在一次次的考試中,或者僅僅是對于書本知識的滿足,而應該進行發散性的思考,通過對已有的數學知識進行推理,不斷去創新,不斷換角度思考問題,得到的結論哪怕是錯誤的,但是思維方式卻是在不斷的進步。簡單來說,學生應該有更長遠的目標,不再以“掌握知識”為目標來掌握知識,要真正理解和明白知識點背后的含義,要知道知識點如何推出,如何理解,如何運用,如何判斷。
在時代的車輪越走越快的年代,在社會進步如此快速的年代,作為教師,我們所有人的教學眼光都應該放得更長遠,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再僅僅是追求高分數,而是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想。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以及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于以上的理由,我們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應該更長遠。
二、改進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
首先,數學的教學應該更加貼近生活,應該從實際需求出發。畢竟我們生活在21世紀,生活在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我們面對的所有事情都涉及大量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求我們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質。于是,在初中數學教學的課程中,教師應根據需求安排相應的課程,這些課程中還應該包含相關的思想方法。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字信息,許多社會問題都與數學相聯系,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內容是與生活時間相關聯的,是貼近生活的。
其次,當課堂實現現實化、生活化,同時還應該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改進后的數學課堂不應該只有枯燥的授課,教師應該增加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師可以增加課堂模擬情景的授課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課堂不再一成不變,會使學生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參與性,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樂,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教師也不應該再是簡單地搬運課本內容的搬運工,教師的教學可以根據一些實際情況,搜索一些有趣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的大腦無時無刻不處于一種思考的狀態。
三、構建新的數學觀念
新的數學課程理念認為,數學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構建數學知識的活動。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數學不再局限于學校、教師,更多的學習機會應該存在于學生空閑的時間里,學會舉一反三,學會利用空閑的時間安排學習,這些能力隨著時代的進步越發的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學會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知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收集資料,如何去解決問題,如何去歸納總結。這是教師應該要達成的目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因材施教。教師要重視學生已經具備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在學生可以理解的條件下,構建生動的數學情景模擬。讓學生在已經理解、學會的數學知識中,不斷地去挖掘新的知識,不斷地理解、掌握新知識。通過這種模式的學習,學生的數學素質、思維、數學知識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種統一的思維方式在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對時代的理解、融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學會創新,學會換角度思考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也不斷增加。教師的教導工作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地傳授知識,而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創新、不斷換角度思考問題。教師在教導學生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也應該學會用創新思維和其他非傳統的角度去教導學生。網絡時代是一個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時代,利用這個時代的特殊性教會學生去多角度地了解數學、欣賞數學也是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應該做到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有數學創新的欲望呢?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經典的數學故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索。初中生一般都很喜歡聽故事,如果教師把數學知識通過故事的方式講述出來,再留下懸念,讓學生獨自去探索,這樣,學生的探索精神就會不斷增強。其次,有趣的言論也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比如,如果一加一不等于二,怎樣證明一加二等于三呢?學生不一定可以討論出來,但是對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多角度考慮問題方面都是一個很好的提升。
五、教導學生勇于嘗試
害怕,這是許多教師最容易遺忘學生學不好數學的一個原因。有的學生在長期數學學習的失敗中已經害怕去嘗試,他們一看到長長的題目,便會有一種退縮的心理。這個時候,教師應該重建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從簡單的題目做起,逐步加深題目的難度,一點一點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擺脫對數學的恐懼感,這是每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都需要做到的。嘗試的另一個含義是不能讓學生“背題”,這種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是最笨的,也是最沒有效率的,多讓學生嘗試幾遍,相信學生一定可以掌握這種問題的思考方式,而且還可以舉一反三。
六、結語
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進,希望課堂教學可以呈現一種新的面貌,可以把簡單枯燥的課堂教學改變得生動形象,符合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需求。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素質,摒棄“數學分數是衡量學生數學好壞的唯一標準”這一思想,幫助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