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方
【摘? ? 要】概念教學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理解數學問題的能力、記憶數學理論知識的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難度,合理選擇概念教學的內容,科學把握概念教學的節奏,正確使用概念教學的方法,進而突出數學概念中包含的重要條件,并借助具體的例題,為學生講解數學概念的應用辦法,強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意義;其次進一步分析了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方式方法,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有效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概念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62
“小數的認識”是數學領域對于整數離散性到小數的稠密性的一次重要擴充。而小數的認識是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學生來說,學習小數是數域的一次擴充。關于小數概念的教學,人教版教材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第二階段安排在四年級下冊。三、四年級是學生數學學習、數學思維轉換的關鍵時期,況且,小數的概念是小數知識體系的基礎,所以提高小數概念課教學的有效性就尤為重要。在小數概念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小數的核心概念,滲透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現狀
數學概念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對數學概念形成過程教學并未予以足夠重視。新課標中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均提出明確要求,并對自學能力的培養加以重點強調,為此,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將數學概念教學作為切入點,深化學生數學理解,以推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然而,對實際情況分析可知,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多將數學概念和盤托出,將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并要求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諸多數學法則、數學定理的記憶,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對數學概念真正內涵加以了解,因此,也無法將所學數學概念應用至數學問題處理中,使得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根本性提升。其次,教師并未注重數學概念同學生間關聯的構建。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間均具備較強的關聯性,學生在前期所學習的數學內容多為后續學習活動展開的基礎,由此可見,數學概念間也存在尤為密切的關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強化多種數學概念間的關系方可為學生健全數學概念系統創造良好條件,完善學生認知結構。然而實際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并未注重數學概念間所存在的關聯性,數學概念多孤立且分散的向學生講述,無疑加大了學生數學學習難度。
二、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通讀課本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資源視為小學數學概念“六步法”教學模式教學的生態系統,通過對系統各要素的加工與重組,使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形成合理的結構,實現整體優化,發揮整體最大功能,實現整體最大效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些許時間讓他們通讀課本,了解概念的提出背景以及具體的應用情境,從而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與此同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教材資源,教給學生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正確把握小學數學教材的特點,清楚教材中可挖掘的有助于學生綜合數學素養提升的資源。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拓展數學知識,加強數學知識和學生經驗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教學需求對教材進行增添、刪減、調整、置換、重組等以尋找教材中的多重潛資源,使教材發揮最大效用。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重疊、移多補少問題等教學中,教給學生重要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畫圖法,而教材以及與教材配套的光盤課件中畫的圖都非常精美漂亮、色彩絢麗,看起來很飽眼福,但數學解決問題不是美術中的繪畫,幫助解決問題的圖形要簡潔,畫起來省時高效。用最簡單的圖形或符號來表達意思,一點一點地在黑板上為學生做示范,最終取得了相對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學會了數學閱讀,語言表達嚴謹,邏輯思維嚴密,自主學習熱情高,有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理解題意能力提高,方法策略靈活,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二)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學習活動中,數學概念的認知主要分為認知內化、淺層認知兩個階段,而學生只有將認知內化方可實現數學概念的深層次理解。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借助多種生活經驗的引入,推動學生內化數學認知。以“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學生日常生活為依據,推動學生百分數數學概念的構建,加快認知內化。
(三)串聯舊知識,引入新概念
小學數學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應積極使用知識聯想法,即串聯舊知識,引入新概念。具體而言,首先,在備課階段,教師應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挑選數學概念中可能引起學生疑問的字眼兒;其次,教師可結合這部分內容,將學生學習過的舊知識加入進來,并通過設置具體的例題,將兩部分內容串聯到一起;再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借助舊數學概念,布置相應的數學習題,在講解或者復習此類數學習題的過程中,提問與新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然地理解新數學概念。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數學概念課堂教學活動中,需以學生思維方式為參考,學會借助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認知、理解數學概念,并非僅以死記硬背方式要求學生硬性記憶。同時,教師還應以學生認知特點為參考,注重日常生活、數學概念二者的有機結合,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逐漸轉變為立體、直觀的概念,同學生認知規律相符,實現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推動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升,強化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艷霞.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學周刊,2020(22):157-158.
[2]李新俊.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教研論叢,2020(03):177-178.
[3]孫迎智.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校外教育,2020(14):28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