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敬
【摘? ? 要】高中地理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涵蓋了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知識,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在高中階段,學好地理這門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本文將結合多方經驗來談談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 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36
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側重于對地理知識、人文常識的介紹,讓學生在此階段中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建立起對于地理學科的初步認識。而在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過程中,其難度、深度和廣度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也顯著提高了。地理教師要想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更加充分地學習,學生要想將地理學科學得游刃有余,都需要學生基本思維能力的建立。下面,筆者將簡單分析一下思維能力在地理學科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思維能力是學生抽象和具象思考的一種能力,內涵頗深,在學習綜合性極強的地理學科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學生通過對于圖表的觀察,要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幅具體而完備的地理地形圖,通過對地形的觀察又要將其平面化,以不同的數值、標記的形式來展現其地理特征,這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具體而言,是對空間想象能力和整理歸納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要求。同時,在一些人文內容的學習中,又要求學生能夠借古思今,從教學內容中提煉本質,做出合理評價,這也是對于學生結合時代發展、組織語言能力的要求。因此,學習地理必須要有靈活的思維,做到對數字和圖形敏感,對景象和人文上有靈感。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
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常常將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僅僅靠背誦就能拿高分的科目,極大地忽略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將教學材料紙質化,模式化,通過督促、強制學生背誦各種地形地貌海洋湖泊來完成基本的學習,這樣的地理學習不僅不能夠讓學生拿高分,甚至還會消磨掉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其學而無味,學了就忘。因此,要想讓學生在地理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就要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效地養成思維能力,形成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教師要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在學習和教學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扮演引導者、陪伴者的角色。高中階段的學生僅僅靠知識的灌輸只能換來一時的成果,對于學生更長遠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此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自主學習的途徑。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通過多媒體展示、地理圖冊分享等形式來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學習地理,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和學習形式能夠顯著地提高其學習熱情,對于后期地理教學的良好開展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
教師還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設立小組來展開教學。地理學科內容錯綜復雜,要想在課堂上全面展開實屬不現實,因此,地理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的拓展部分交由學生來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洋流”時,教師講解洋流對于日本北海道漁場的影響后,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探究討論洋流還對人類生活有著什么樣的作用。在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了起來,在課下還能夠發揮余熱,既起到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的目的,又能夠有效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逐步增強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觀察能力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體現,其表現在學生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高中階段地理的學習很多都是對于書籍圖冊中圖表的學習,這樣的學習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在完成題目時一點小小的疏忽,漏看了標記或圖案就可能影響整道題目的完成,因此,地理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下,很多地理教師將圖表中的數據、圖案標記的位置一一錄入背誦材料中,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確保讀圖的完整。隨著年級的增長以及題目的靈活性增加,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不斷地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在完成大部分題目時,學生其實并不需要將整張圖都記憶在腦中,而是有思考有根據地讀圖,通過分析來認識圖表,這樣才是真正的地理學習的方式方法。地理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制訂一些教學案例,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思考討論機會。例如,在學習了地殼運動后,教師便可以有意識地提出為什么會有山脈的形成,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進行探究,思考山脈形成時地殼運動的具體原因,通過問題的鋪墊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啟發學生深入探究
在現代教學要求中,創新能力也被納入到了思維能力之中,創新作為新時代活力的來源,學生所應該形成的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培養才能夠逐步養成。創新能力的養成首先要以堅實的知識作為基礎,再以教師的引導作為線索,最后以實際的案例或題目來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實現創新。這樣的道理在地理學科中也是同樣受用的,地理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除了基本的教學以外,還應當引導學生對于遇到的各種地理問題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見解。在實際教學中,地理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知名的地理未解之謎作為激起學生創新意識的爆發點。例如,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就可以作為其中的一個導火索,位于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內的墻壁為什么會出現如此令人驚奇的繪畫?通過問題引起討論熱潮,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拋出課堂,讓學生針對于自己所感興趣的方向深入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研究深入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提升。
總的來說,思維能力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十分重要,地理教師應當注意對于高中生基本思維能力的培養,改變過時古板的教學觀念,以多種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訓練來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抽象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基礎地理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軌跡。最后,教師還應當重視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以各種能夠吸引學生思考的問題來培養其探究的習慣,進而促使其在探究中逐步強化能力,最終實現思維能力的養成。
參考文獻
[1]黃磊.試論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1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