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蓉
【摘? ? 要】教師和學生是教學中的兩大主體,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掌握主動權,采取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教學方式,師生間的互動較少,學生話語較少。課程教學教改的推進對師生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概念學習、難題探究等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形成良好的協作關系。良好的協作互動能夠使教師與學生兩大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受益,提高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 師生協作互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42
課程教學教改的推進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使得教師不得不重新反思過去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效教學的基礎,而良好的協作互動關系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意識到協作互動關系的重要性,在概念教學、題目講解等過程中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大膽提問、勇敢發言、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在概念教學中協作互動
深刻理解概念是學好數學的第一步,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厘清不同知識之間的關系。進入高中,課本中的概念逐漸增多,對于很多概念的描述,學生們通過閱讀能夠初步了解,但是認識不夠深刻,在細節處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在概念這一環節打好扎實的基礎,教師應當思考采用何種交流互動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認識。
比如在學習“集合的概念”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了解學生對于概念的想法與思考,教師可通過共同舉例的方式在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協助互動。教師可先進行舉例:“我們班級中有30個學生,那么30個學生形成一個整體就可以稱為集合,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那么每一個學生就是這個集合中的一員,稱為一個元素。”在概念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細節,比如集合中的元素不能夠相同。教師舉例之后,可邀請學生進行一分鐘的思考,舉出生活中的類似例子,談談對集合這一概念的認識。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能夠舉出類似10以內的奇數、世界上的七大洲等例子,有部分學生也會由于理解誤差,舉出了包含重復元素的例子。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在哪一處細節還存在問題,并對學生的理解偏差進行及時糾正,協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概念。
為了鼓勵學生回答,教師可以采取激勵制度,當學生回答次數到一定限度時,給予一些小獎勵。在概念中的互動不僅幫助教師了解了學生的概念掌握程度,同時也幫助學生正確地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
二、在講解交流中協作互動
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高中數學中不乏難題以及一些步驟較為復雜的題目,學生遇到這類題目往往無從下手。長此以往,學生在遇到難題時往往會選擇直接跳過,產生畏難心理。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題目進行拆分,一步一步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在師生協作的過程中打開思路,嘗試解決難題,同時也可在與其他學生的交流中共同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
比如在學習“圓與方程”時,通常會有許多將圓與直線相結合的題目,其中有一類即為研究直線的斜率分別在什么范圍內時,直線與圓相切、相交或者相離。一般學生會直接對特殊情況直線斜率為0或者斜率不存在的情況進行討論,對于其他情況怯于下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大家可以先在坐標軸中畫出圓,那么再進行觀察,這條直線是隨機變動的嗎?還是有一個特殊的定點呢?如果有定點是否能夠過定點多作一些直線觀察與圓的關系呢?”教師可通過問題引導與啟發,對學生進行指點,給予他們充足的思考空間,在獨立思考三分鐘左右之后可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是否對此類題目有想法,是否有已經解出的學生能夠分享自己的求解思路。交流包括學生之間的討論也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邀請使用不同解題方法的學生上臺對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分享。
在講解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通過問題引導幫助學生開拓解題的思路,協助學生邁出解題的第一步;其次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交流探索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上臺進行分享;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交流結果給予及時的反饋,如是否某些步驟還可以進行簡化,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
三、在開放探索中協作互動
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對基本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具備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具備開放創新的思維也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與學生進行協作互動,幫助其打開思維,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鍛煉其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統計”這一章內容時,課本中會學到一些抽樣方法,如隨機抽樣。教師可在教學完成之后提出問題:“如果想了解我們高中全校學生的5月購物支出情況,你會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統計與分析呢?”這一問題較為開放,由于全校人數較多,所以學生可以采用分層抽樣、隨機抽樣等多種抽樣方法,通過計算平均值或者極差等指標來對全校學生5月的購物支出情況進行分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到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盡量讓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平時發言很少的學生都能夠大膽交流與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想法略有偏差的地方及時給予糾正,對于想法的亮點與創新之處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在開放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協助學生打開思路,給予學生交流表達的機會。
四、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繁多,包括基本知識點、簡單題目以及高難度題目等,教師可以對每一種教學內容或者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認真分析,將協作互動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協作互動關系不僅能夠為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打下基礎,同時能夠讓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在教學中收益,幫助教師實現高效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開拓思維,鍛煉思維能力與交流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武克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2):25-26.
[2]湯連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9(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