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楨
【摘要】翻轉課堂近年來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自美國學者Bergmann和Sams于2007年正式提出翻轉課堂的概念以來,伴隨著在線教育浪潮的興起,翻轉課堂迅速從美國拓展到世界范圍,并引發了教育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因此,各學科教師紛紛依托教育信息化背景,探究翻轉課堂的實踐模式.當前社會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工作方面都在使用計算機技術,如今,計算機技術也對教育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之中,教師探索出了新的教育模式,即利用計算機開展翻轉課堂.教師對課堂的內容進行了重新調整,并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自由的學習.本文從高中數學教學出發,對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優勢進行分析,并結合數學課程中課前活動設計、課堂教學組織以及課后教學評價等對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應用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蘭州市2020年度教師“個人課題”《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LZ[2020]GR1723)
引 言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改革進入了新階段——教育信息化2.0時代.在這一階段,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成為推進“課堂革命”的一個突破口.在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中,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翻轉課堂提供了條件,但是,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學過程設計不合理等原因,導致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缺乏實際效果.針對此種情況,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傳統課堂的翻轉則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教學研究的重點.近幾年來,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數學作為高中教學中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不少困難.教師只是依照課堂的教學方式,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對高中的數學知識不能有效掌握.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翻轉式的課堂,使學生能夠自由地利用課堂時間,將重點和難點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習效率.
一、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然后布置家庭作業,學生根據教師安排聽講、課后練習、鞏固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自主參與程度較低,難以有效激發其學習興趣.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翻轉課堂則形成了另一種模式,即學生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彼此之間通過答疑解惑、運用知識完成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實踐效果.
通過這兩種教學模式的對比,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其具體表現為:第一,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對知識學習興趣的強弱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的好壞.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指導中,如何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為生動有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則成為許多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翻轉課堂上,慕課、微課以及其他數字化課程資源,在學習形式上符合當代學生的思維方式,同時在內容上也更利于學生的主觀體驗,動態的畫面吸引學生關注,啟發學生思考,進而調動其數學學習興趣,為自主學習做好準備.第二,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翻轉式的教學方式可以與其他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而自主發展能力則是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在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模式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學習環節,為學生安排自主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綜合調動知識、經驗以及學習能力,完成知識建構.這一過程顯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進而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第三,能夠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率.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課前與課后學習主要是輔助課堂教學,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核心位置.但是,在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的課前學習成為關鍵,課堂則成為消化知識的場所,學生主體地位的確定與鞏固讓教學過程能夠圍繞學生的發展而不斷優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更加密切,教學效率也因此提升.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中,由于教學內容的難度系數比較大,教師常常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主要的教學方法以“填鴨式”為主.運用翻轉課堂模式,可以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了發言權,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效率,并且,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開展課前指導活動
在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的課前學習是核心、關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學習資源、發布任務,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啟發,而學生則需要通過自主學習,思考知識內容,整理思考問題,完成新知學習的任務.
第一,教師課前活動
在課前教學指導中,教師應根據翻轉課堂的需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課程資源,輔助學生理解概念,探索新知,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例如,在“指數函數”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抓住重難點知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學視頻,并在視頻中強調指數函數模型的構建過程,指數函數的性質以及圖像的特點,這樣能夠節省學生的課前準備時間,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重點知識.除了呈現知識性的教學視頻,教師還應根據指數函數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兼顧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具有層次性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利用文本、音頻等格式完成自主學習,為課堂翻轉做好準備.
第二,學生課前活動
高中數學教學中,翻轉課堂對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過程的構建,能夠通過學生的思考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在“指數函數”的學習中,學生通過登錄系統平臺,下載教師安排的學習資料,觀看視頻、查看文本等,結合實際案例,充實實例,構建指數模型,并突出底數a的取值范圍,經歷函數模型的推導過程,然后根據資料的指導,完成指數函數圖像的繪制,從而完成對核心知識的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利用視頻學習可以隨時暫停,這樣既有機會做筆記,也有機會深入思考,對于重難點知識要反復觀看,完成知識的建構.當然,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中必然會出現諸多問題,學生可以進行整理,并提交給平臺,教師則通過針對性回答或整理學生共性的問題集中講解,完成教學互動,達到自主學習效果,為課堂進一步探究做鋪墊.
(二)組織課上互動交流
在翻轉課堂模式中,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和研究,鞏固學生課前學習效果,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根據翻轉課堂模式的要求,對教與學的行為進行優化設計,一方面,引導學生的互動討論,深入探究;另一方面,做好講授和輔導,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突破.
第一,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在課堂開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課前學習問題進行總結梳理,并結合課程中的重難點設計結構化問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在分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性格特點、自主學習能力等要素進行劃分,引導學生形成一個相互協調、相互幫助的團隊,并共同思考和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例如,“指數函數”的教學指導中,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要規定指數的底數大于0且不等于1呢?教師引導學生互動討論,針對底數的不同情況進行討論,即a<0,a=0,a=1時指數函數分別會出現怎樣的變化,最終教師要求每組學生推選出一名代表,對討論研究的結果進行匯報,教師對各組結果進行點評、總結,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對指數函數的深入探索.
第二,教師進行集中講授與個別輔導
無論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還是合作學習,其中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這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結合學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過程,收集問題:一方面,針對其中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個性問題進行個別輔導.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微課等數字化資源的應用優勢得到了更好地體現,教師可以將一部分的輔導工作轉移給教學視頻,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輔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課后教學評價
在翻轉課堂模式中,課后環節的任務是鞏固教學效果,形成教學評價.在高中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課前、課中的反饋更新思維,學生則需要通過回顧過程,查缺補漏,實現知識的內化生成,并進一步鞏固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一,學生內化生成,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在完成課堂學習后,學生需要對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料進行整合,通過觀看微課、課堂錄制視頻等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將自己的學習感受和體驗反饋給教師,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做正面的評價,讓師生之間能夠針對學習效果進行溝通,彼此做到心里有數.此外,學生還應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選擇觀看拓展性視頻,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完成拓展應用,從而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教師做好教學評價,優化翻轉課堂模式
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為教學評價提供了更加系統完善的信息支持.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線上學習表現,兼顧線下學習情況形成更加系統而精準的分析.例如,在“指數函數”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結合“函數圖像及其性質”這一節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微課,然后根據系統平臺上反映出的學生對視頻的提問數量和質量,學生在活動中的活躍程度、討論的積極性、任務完成情況等收集信息,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完成教學評價,從而不斷優化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
結束語
總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應抓住翻轉課堂應用的機遇,強調課前自主學習,重視課堂互動溝通,做好課后指導評價,翻轉師生角色,優化教與學的關系,進而提升高中數學課程的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洋.核心素養視角下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05):108-109.
[2]袁愛珍.“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2):37-38,62.
[3]朱銀芬.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數學建模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視界,2019(1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