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粵江
摘 要:在班級教育中,班主任要做的不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需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道德的行為習慣。在學校,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知識,也需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需要做好德育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道德修養和思想素質,為他們以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生 班主任 德育工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62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與學生直接接觸和交往最多、最頻繁的管理者與教育者。在中學生這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里,班主任面對一群年齡小,紀律觀念不強、難教、難管的學生,應該怎么去引導與幫助他們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通過筆者長期的教學經驗分析得出:加強中學生的德育工作是管理好這些學生的第一步,德育素質是學生做好各方面事情的基礎;師德教育是中學德育的主要方式;中學德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德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中學生道德修養和思想素質,并且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一、中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意義
學校高質量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要求中學生提高道德素養,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學習傳統美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德育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德育對于中學生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它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是教育學生教學的基本教育活動。中學是學生接受德育的第二個階段,他們思想逐步成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德育可以影響學生們的未來發展。中學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中學教師幫助學生走上美好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加強德育工作。通過積極推進學習教育、德育制度和綜合素質教育,使學生的道德教育的工作有序開展。為適應新形勢,中學教師需要在實踐基礎上創新德育模式,而對于新德育內容的開發來說,課堂教學就是德育教學實踐的新途徑。
二、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
1.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用性不強
在當前的中學教育中,很多人還意識不到德育的重要性,把握不準理解德育的重點和教學目標。因此,德育一般都是理論性的、模型化的,缺乏實用性。許多中學教師把德育作為教育的一項模范任務,在做德育時,只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其追溯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抗和不滿情緒。
2.中學生思想道德意識薄弱
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其觀念、邏輯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并不完善,經常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單一的傾向現狀,而且學生的自我控制不好,很難自我約束。再者,由于處在青春時期,中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對較少。所以,他們的心理和思想還不夠成熟,思想道德意識薄弱,這也說明對于德育工作的實行刻不容緩。
3.中學班主任忽視德育工作
班主任作為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實行者,對整個中學德育具有重要地位。學校雖然一再說要以德育人,但實際上最后行評價一位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好壞,最終還是看他的班級成績。現在部分學校總是以學生成績好壞作為衡量班主任管理德育水平高低的標準,所以大部分班主任為了高分工作評價的虛假現象,往往忽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只強調學習成績。此外,應試教育雖然提高了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學習成績,但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導致學生沒有得到良好德育的培養。
三、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尊重與包容
中學生在青春期這個年齡段自尊心很強,但內心有很脆弱,所以他們更需要尊重和認可。因此,中學教師應該尊重和保護他們,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尊重和關懷,所以他們會從心底里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德育順利進行。
例如,由于成績不佳,學生可能會感到不滿,因此不愿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時間開展表揚班會,利用輕松愉快的氛圍和其他嘉獎的方式,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獎勵,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失敗,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自信心。
2.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
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非是思想品德課教師和班主任的事,其實各科教材中都穿插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德育的內容還需要不斷更新,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從實際出發,德育的內容必須體現全面性。德育的內容不僅是道德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還需要具備法律知識和心理素質這些內容。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在設計語文課外活動過程中合理安排德育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從側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師要想在中學語文學科中有情感地滲透德育,需要充分把握中學生的思想和態度,充分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德育滲透的深度。
3.掌握科學的德育工作方法
班主任不僅要教德育理論,而且要強調理論的實踐。在這方面,教師需要增加培養學生的道德的活動,改變傳統的德育方式。
嚴格的紀律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德育素養非常重要。學生應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自覺遵守紀律,同時,班主任不僅僅要重視學生學習教材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摒棄不良習慣,幫助學生養成及時解決問題的好習慣。當學生真正具有良好的德育品質后,會是非分明、明辨善惡,并以此作為自己良好行為準則。
4.開展實踐活動內化德育
學校德育在整個社會道德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作為學校德育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學德育更顯得尤為重要。班級是當前普通中學開展學校德育工作的基層組織,其中班主任對于班級班風、學風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影響深遠。德育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于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研究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其實效性,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學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才能擺脫中學“重智輕德”的困境,才能重新審視現在中學“唯分數是命”的教育現象。另外,學校應該多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在保證學生的安全情況下展開各種有趣的活動,如:收集廢舊電池、拾取垃圾、在郊區種植樹木等。
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促進,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為學生思想教育、行為教育與知識教育的承擔者,是在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接觸最多的一個人,因此學生各方面是否發展良好與班主任的工作做得好與壞是密切相關的。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通過言傳身教為同學們的美好品德養成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 趙麗霞、曹瑞、麥清等《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調查》,《教學與管理》2016年第3期。
[2] 許佳妮《關于新時期提高技工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福建茶葉》2020年第4期。
[3] 宗軾《論說理型德育在中中學德育中的應用——評〈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難題〉》,《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4期。
[4] 楊斌、楊詩晗《班主任工作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年第9期。
[5] 朱中蔓、王平《從情感教育視角看教師如何育人——對落實〈中學德育工作指南〉的思考》,《中國教育學刊》2018年第3期。
[6] 張炎云《城鄉中中學班主任離崗意愿與工作倦怠關系調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8年第2期。
[7] 余婧《中學隱性德育課程的缺失及重建》,《教學與管理》2019年第5期。
[8] 耿申《我國中中學班主任工作現狀及對策》,《教育科學研究》2018年第11期。
[9] 李靜美、鄔志輝、王紅《新形勢下中學班主任工作狀況的調查與反思》,《現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