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沖
摘 要:智慧教育不僅要求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求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智慧教育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讓所有學生都能融入課堂教學中。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談談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教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4-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4.073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以科學技術為支撐的智慧教育模式已經成為當今教育領域中熱議的話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已經有意識地轉變教學方法和策略,但在教學中還是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學習興致不高;有的學生缺乏思維鍛煉,不會獨立思考;還有的學生受書本知識束縛,缺乏實際應用能力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智慧教育環境下,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先進的信息化手段,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為學生提供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開闊學生眼界,滿足學生好奇心,使學生喜歡上數學課,樂于學數學。
一、現階段小學智慧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一些有條件的地方已經開始運用智慧教學,但整體情況不太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運用智慧課堂的差異大
近年來,智慧教育經常被人們提起,也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約,智慧教育發展較為緩慢。小學智慧教學在實際應用中差異性也比較大,有的教師接受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對計算機技術了如指掌,因而對智慧課堂教學資源的運用十分熟練。而有些教師,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運用起來卻舉步維艱,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教師缺乏專業的技能培訓,對智慧教學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同時,教師受年齡的限制,對新生事物接受較慢,即使學校提供了智慧教學的硬件設施,教師卻不知道怎么使用。還有些教師不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把智慧教育變成了一種教學負擔,他們直接從網絡上下載教學課件,不考慮與教學實際是否相符,忽略了學生的求知需求。
(二)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和學生對智慧課堂缺乏重視,只關注學習成績,對于課堂教學手段關注不夠,導致智慧課堂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應用智慧課堂會影響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智慧課堂上處于旁觀者的地位,依然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形式,在教學內容上缺乏創新性,教學手段缺乏靈活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輕視智慧課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生對智慧課堂不重視,他們不懂得從教師設計的課件和運用的多媒體技術中挖掘數學資源,在觀看課件時只是走馬觀花,看個熱鬧,找不到學習的目標,導致學習熱情降低,不能深刻了解知識的內涵。因此,在教師和學生中普及智慧課堂的重要性勢在必行。
(三)教師在教學中過度依賴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在科學技術發展下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和補充,二者相輔相成,但是智慧課堂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完成課程改革的任務,過度實施智慧教育模式,將教材內容全部制作成電子課件,不再書寫板書,教師只是在電腦上操作,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遇到疑問也不敢舉手提問,被動地接受知識,不懂得思考和鉆研,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一些教師在向學生播放課件時,只追求營造的課堂效果,沒有從學生的自身出發,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為學生做必要的講解,師生之間的默契程度降低,缺乏有效溝通。把智慧課堂引入傳統課堂中,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擺脫對智慧課堂的過分依賴,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教學實踐活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二、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當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運用智慧教學模式非常有必要,而如何高效運用還需要進行研究和探索。
(一)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調動興趣
在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課程需要創新求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情境中進行學習和深造,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構建智慧教育情境,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服務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師在進行新課預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情境,實現新舊知識間的完美過渡,讓學生不會產生知識斷層。數學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時,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生活情境等,以學生喜愛的形式和感興趣的內容,從聲、形、情等多方面渲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數學教師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可以利用視聽技術將抽象的書本知識變靜為動,還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放大細節,運用動畫技術進行知識還原,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數學知識,以拓寬學生視野,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持續保持在課堂上,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實現自主學習。
(二)運用智慧教育平臺,鼓勵探究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教育的新需求越來越多,建立和運用智慧教育平臺成為時代發展的需要。智慧教育平臺的建立實現了教育信息化和資源共享化,方便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也為教學成果的交流提供了平臺。智慧教育平臺中有海量的論文、期刊、數字圖書等資源,數學教師可以隨時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平臺中還有大量的微課視頻,數學教師可以隨時觀看,相互學習和借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元素。此外,學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平臺中的數學試題庫資源,通過試題庫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數學教師還可以根據互聯網中的數據反饋,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更好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優化教學內容。
(三)引入游戲教學模式,強化運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游戲都非常感興趣,小學生具有愛玩的天性,小學數學教師應適當引入游戲教學,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奮斗創新精神。創新游戲的設計策略,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數學游戲是輔助教學的手段,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游戲與教學的時間,讓學生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游戲中,找到游戲的樂趣。為了強化學生的游戲體驗,充分發揮智慧教育的優勢,教師要研究創新型的數學游戲,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創設游戲情境,播放游戲視頻,從而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夠循序漸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合理選擇和編排游戲內容,做到寓教于樂,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此外教師也要參與到游戲中,與學生成為游戲伙伴,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應用信息技術設疑,增強交流
數學教師要善于應用信息技術設置疑問,將數學知識隱藏到疑問中,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加深印象,為系統化的學習奠定基礎。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開發學生的數學潛能,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疑問,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采用暗示錯誤的方法,即通過微課給小學生播放數學題的解題過程,故意設計一處或者幾處學生不易察覺的錯誤,看看學生能否快速識破教師的意圖,找出正確的解題步驟,以此來培養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的習慣。教師還可以采用激發疑問的方式,每當講到重點或者難點時,都在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一個疑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轉變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此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中的突發情況及時進行調整,避免疑問設置不當給學生帶來困擾。
(五)重視教學實踐活動,提升能力
智慧教育提倡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文化和底蘊。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實踐中觀察、思考、互動、體驗,使整個班級充滿濃厚的數學氛圍。例如“數學故事活動”是數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學生需要自主搜集關于數學家的故事,并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講述出來,通過分享故事而受到啟發,進而學習數學家刻苦鉆研的精神和不畏艱難的意志,感受數學探究過程的神奇。再如“速算活動”也是一項經常開展的教學活動,可以從線下比賽轉變為線上比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考驗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反應能力,加強對數字和符號的駕馭。此外,“生活化數學活動”已經逐步成為教學的中心,教師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獨具特色的活動中,實現數學核心素養在現代化課堂的落地。
三、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教育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數學教師要立足當下,從智慧課堂的主旨出發,開展具有趣味性和體驗性的數學活動,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所開設的數學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成長,從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廣大數學教師要不斷思考和探究,緊跟時代步伐,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包衛國.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名師在線,2019(5).
[2]吳珈琦.智慧課堂環境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8(6).
[3]程桂華.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界,2017(7).
[4]方雅蘭.智慧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對策略[J].黃岡師范學院,2019(9).
[5]何文潔.智慧教育視角下構建小學數學教學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