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惠



[摘?? 要]以《化學鍵與化學反應》教學為例,將線下的自主學習與線上的網絡直播課堂相融合,充分發揮教師線上教學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的在線學習與線下學習等質同效。
[關鍵詞]自主學習;網絡直播課堂;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02-0068-03
2020年初,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中小學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活動。在師生互不相見的前提下,如何才能保證在線教學獲得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相當的教學效果?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是在線教學不得不面對的。清華大學于歆杰教授指出:在線教學要牢固樹立以學習成效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遵循“成效為道,數據為器;交互為體,直播為用”的基本原則[1]。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既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也必定是在線教學關注的根本點。在線教學,不僅改變了教學的知識傳授形式,也更加關注學習者的學習意愿與學習品質。教師先指導學生開展線下自主學習,再根據學生自學的結果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網絡直播課,既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在線教學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成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等質同效。
一、自主學習與網絡直播課堂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我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自主掌控學習過程的一種學習方式。龐維國教授指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既需要自我意識、內在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意志控制等內部條件,也需要教育指導等外部條件[2]。高中階段的自主學習,不僅關注學習者的學習欲望、學習能力、學習技巧以及學習意志力等自身因素,也十分重視指導者的支持,包括提供學習資源、指導學習策略、監督學習狀態、反饋學習結果等外部因素。
2.網絡直播課堂
網絡直播課堂,是基于高速互聯網寬帶進行的點對點、點對多的實時語音和視頻交互式教學方式[3]。目前主流的網絡直播課堂有很多,比如騰訊課堂、希沃云課堂、學而思網校、云朵課堂、釘釘在線課堂等。網絡直播課堂支持屏幕分享便于實現學習內容呈現,支持即時交互便于實現師生交流,支持數據采集分析便于改進教學策略。網絡直播課堂,還應進行上課簽到、展示教學重點、歸類學習難點、開展課堂討論、采集學習數據,以確保學習成效。
二、融合教學模式的要素與流程
1.融合教學模式的要素
自主學習與網絡直播課堂融合教學模式包括學生、教師、學習資源與網絡直播課堂等四個要素[4]。這四個要素相輔相成,共同提升融合教學的質量。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必須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自主學習的實踐者,學生的學習成效是課堂教學的根本。教師在線上教學中提供學習資源,主導網絡直播課堂,在線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線上教學的學習資源,可以是微課、動畫、圖片、PPT課件、實驗視頻、新聞報道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優質而全面的學習資源是構建融合教學模式的必備條件。網絡直播課堂是進行融合教學的主陣地,便于師生交互和采集學習數據,為教學提供平臺和數據支持。
2.融合教學模式的流程
自主學習與網絡直播課堂融合教學模式,包括課前學習資源的整理推送、學生自主學習,課中基于自學的網絡直播課堂互動,課后的鞏固提升三個環節。
三、基于融合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是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二章第一節內容。本節課涉及的概念較多且抽象,涉及原子內部結構等微觀知識?;瘜W鍵主題知識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對化學鍵的學習過程是比較困難的,需要教師巧妙處理教學資源,降低自主學習的難度。通過課前檢測,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比較多的疑難點懸而未決,對于“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的認識工具還不能有效應用。因此有必要基于網絡直播課堂的“重點突破”和“紙筆訓練”,解決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并采用線上課堂檢測的模式檢驗學習成果。
1.教師提供學習素材
(1)自主學習指導單的提前整理與推送。自主學習指導單是學生“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學習指南。教師課前整理好指導單文檔,于上課前一天通過班級群推送給學生。
(2)微課錄制與資源整理收集。本節課包括3個核心概念:化學鍵、離子鍵和共價鍵。為促進學生深入理解這3個概念,制作《化學鍵》《離子鍵》和《共價鍵》3個微課;收集“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特殊的共價鍵——配位鍵”“金屬鍵與金屬的性質”“配位化合物和配位鍵”以及“氫鍵及氫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等拓展性資源。
2.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學生首先閱讀教材,整理本節課的核心知識;然后觀看微課《化學鍵》,了解化學鍵的概念,理解反應物中舊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學鍵的形成是物質變化的根本原因;觀看微課《離子鍵》,了解離子鍵的概念;觀看微課《共價鍵》,了解共價鍵的概念;最后通過具體的例子比較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異同,并完成課前檢測。
設計意圖:學生基于自主學習指導單,借助教材梳理“化學鍵”的核心知識點,通過觀看微課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初步掌握“離子鍵”和“共價鍵”這兩個學習重點和難點。最后通過課前檢測,及時反饋自主學習情況,匯總學習數據,為網絡直播課堂提供教學依據和教學素材。
3.基于網絡直播課堂的師生交互與學習數據采集
環節1:展示學習內容
利用PPT呈現本節課的核心內容:離子鍵和共價鍵。
環節2:在線課堂討論
通過分析學生的課前檢測數據,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如下困難:如何理解共用電子對?如何判斷離子鍵?離子鍵和共價鍵有什么異同?
利用PPT展示這3個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后展開討論。
問題1:如何理解共用電子對?(以HCl為例)
從HCl的結構示意圖來看,H只有1個電子,不容易失電子;而Cl外圍有7個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為了達到8e-的穩定結構,H與Cl各提供外圍的一個電子為兩原子共用,這兩個電子就是共用電子對,這樣H和Cl都能達到穩定結構,形成穩定的HCl分子。
用電子式表示HCl的形成過程:[H + Cl? →H? Cl]。
問題2:如何判斷離子鍵?
可以根據成鍵元素種類來判斷:活潑金屬元素(主要是ⅠA和ⅡA的金屬元素)與活潑非金屬元素(主要是ⅥA和ⅦA的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含離子鍵,如KCl、CaO。也可以根據物質類別來判斷:金屬氧化物(Na2O、CaO),大部分鹽(NaCl、K2SO4)和強堿(NaOH、KOH)等都含有離子鍵,另外銨鹽也含有離子鍵(NH4Cl、(NH4)2SO4)。
問題3:離子鍵和共價鍵有什么異同?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進行小組討論,再申請連麥反饋。
環節3:學生自主完成課堂檢測
設計意圖:基于學生的學習數據,調整教學策略,引導課堂討論,關注學生思維外顯,發展“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認識工具的應用。
4.課后鞏固拓展,總結反饋
課堂直播結束后,通過釘盤推送“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特殊的共價鍵——配位鍵”“金屬鍵與金屬的性質”“配位化合物和配位鍵”以及“氫鍵及氫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等拓展性資源。教師線上批閱學生的測試卷,整理直播數據和測驗結果,并針對典型錯誤做一對一線上反饋。
設計意圖:對化學鍵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物質微觀結構的領會。化學鍵種類很多,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其他類型的化學鍵(如配位鍵和金屬鍵等),以及微粒之間的弱相互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等)都無暇涉及。向有需求的學生推送拓展性資源,可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求。
四、結語
特殊時期師生之間互不見面的線上教學,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教學素養,能精細設計教學目標和自主學習指導單,收集整理學習材料,還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夠錄制教學微課,化身網絡直播課堂主播,創造課堂交流話題,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反饋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學生要做好學習規劃,堅決執行基于學習指導單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及時完成課后鞏固練習,自主選擇拓展性資源。自主學習與網絡直播課堂相融合的教學,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善于交流,力爭實現“停課不停學”期間的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習等質同效。
在近幾個月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該融合教學模式存在一些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部分學習設備性能不足,導致線上學習卡頓,影響學習體驗。網絡直播課堂要求師生使用較先進的硬件設備,如電腦、智能手機或者平板、拾音效果好的麥克風、數位手寫板、打印機以及穩定的寬帶等。二是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容易用眼過度,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三是學生的學習狀態難以被有效監控,學習效率得不到保證。部分學生利用學習微課的時機上網玩游戲,造成了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于歆杰.直播還是不直播?這是個好問題![EB/OL].[2020-02-17]https://www.sohu.com/a/373808481_608848.
[2]? 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78-83.
[3]? 吳鵬澤.網絡直播課堂應用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07(7):41-43.
[4]? 井紅艷.有氧舞蹈網絡課程的自主學習模式構建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3):66-69.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