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權興
摘 要:一直以來,小學數學都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受到了無數家長與教師的重視。要想讓學生取得高分,學生自身的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無時無刻都要使用的一種基本技能。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是應對今后學習更高深數學的基礎,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水平;日常訓練;口算速度;結果檢驗
傳統的數學教育模式只是填鴨式的生硬教學,只考慮書本上的知識教授,以及學生做題的正確率,忽略了對于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極其不利于他們成長的,也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通病。因此,現如今的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計算水平,優化學生的計算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信,增強學習興趣。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學生的計算水平的方法,希望對大部分教師有所幫助。
一、增加日常訓練
數學屬于理科的科目,知識抽象,靈活多變,但不需要像學習英語那樣背誦太多。很多小學生因為無法靈活使用數學知識而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難度,從而對數學喪失了學習興趣,計算水平也自然無法再度提高。面對這種問題,教師應適當增加學生的日常訓練量,依靠反復的訓練來運用數學知識,進而提高自身的計算水平。教師可以每天利用零碎時間,帶領學生多去做計算題,使學生靈活運用數學公式,達到提高自身計算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兩位數減兩位數如何計算時,大部分學生并不能熟練運用減法的簡便運算,在“87-28”這一題中,很多學生容易將87-28易寫成87-30-2,湊整計算,導致回答錯誤,誤以為答案為55。此時,教師可以設置成一種日常情景,模擬計算過程,使學生更清晰地明白究竟錯在哪里,設置的情景可以是學校要召開運動會,教師有87塊錢,要去給教室里所有學生買手環,教師買手環花了28塊錢,教師口袋里還剩下多少錢?在日常生活中,人一般都是先支付三張10元的,這時就可以先減去30,商家再找回2元,對應的數學語言為加上2。列出式子為87-30+2=59,再進行推導87-28=87-(30-2)=87-30+2=59,28變成30-2,但要加上小括號,括號前是減號,去掉符號要變號。教師通過生動的情景講解,就能使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了不打擊學生燃起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借此列出許多習題供學生練習,舉一反三,同時還可以每天課前練習簡便運算,形成每日記憶,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提高口算速度。
小學數學的計算中除了筆算需要鍛煉之外,口算也是需要進行鍛煉的。口算其實就是用腦計算,用口回答,是一種不需要紙筆就可以直接計算出結果的方法。口算適用于速算,小學時期的教師經常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智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多去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它能培養學生快速的計算,發散學生的注意、記憶和思維能力。同時,口算熟練后有助于筆算,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能系統性地使學生的計算水平得以優化與提升。
例如,在講解“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為了初步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先采取實物練習。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水果,如蘋果、橙子這些學生都知道的水果。為了引入課題,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出:“大家都喜歡什么水果?”有說喜歡蘋果的,教師就拿出五個蘋果,再次詢問:“大家看一看我一共有幾個蘋果?如果我送給班長一個,我的手里還剩下幾個?”相信有些學生會脫口而出:“四個。”這樣初步鍛煉達成后,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口算速度依次增加口算難度,由最開始借助實物計算到擺脫實物計算,到最后可以快速算出乘除法,順利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水平。
三、重視結果檢驗
每次考試后,都會有學生因為粗心而導致出現失分。這種失誤原因被總結為非智力性因素。也就是說,與學生個人的智力無關,學生如果重視起對計算結果的檢驗,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錯誤的出現。數學計算中不只是計算過程需要準確無誤,結果的準確才是數學計算中最重要的一步。有許多學生在考試時容易把過程寫對,而把結果計算錯誤。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只是要教會學生如何計算,還要讓學生計算完學會結果檢驗,這才是優化計算能力的關鍵。
例如,在教授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首先給學生出的是“9+4”。學生的算法各不相同,有的學生用的是湊十法:10+3=13;有的學生用的是數數法,9往后數4個數是13;還有學生是直接口算得出13。雖然算法各不相同,答案也是一模一樣的,但答案是否正確呢?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結果檢驗,教師可以借助實物,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到結果是否正確。這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明白,計算完數學題后再次進行結果檢驗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生也會開始重視結果檢驗。教師可以督促學生每天都進行結果檢驗,養成習慣,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計算能力水平,還會提升學生細心的能力。
總結而言,優化小學數學中的計算能力水平的方法還是上述三種方法最為主要,但對于這件事,教師不要急于求成,它是一項細致的長期工作。除了教師要學習優化的方法外,還要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充分借助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愿意計算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去掌握和接受數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的基礎技能進行高效的訓練。
參考文獻:
[1]張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8)
[2]張江榆.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初探[J].華夏教師,2012(12)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