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坤
摘 要:通過參加昆明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上看,我縣小學生在“問題解決”板塊表現欠佳,成為我縣小學數學質量發展的瓶頸和最大短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明白數學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關鍵詞:監測結果;彝族;小學數學;問題解決
時至今日,不管是社會人才培養的目標,還是數學教育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目標,均重點強調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以上的問題和行動研究,研究組得出了培養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我縣是彝族自治縣,小學生中少數民族學生占比高達43%。彝族地區的孩子,與生俱來有膽怯、害羞的性格,加之由于語言交流的障礙,導致課堂上發言不多,數學課上和質量監測中“問題解決”的意識和方法途徑遠遠不及漢族學生居多的地區。通過參加昆明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上看,我縣小學生在“問題解決”板塊表現欠佳,成為我縣小學數學質量發展的瓶頸和最大短板。通過分析質量監測報告和到教學一線調查、觀察,初步得出:在實踐教學中,由于長期注重“雙基”教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足,應用意識偏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學生不善于發現問題,也不敢提出問題,更不想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給我縣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二、問題解決的措施及策略
(一)堅持“雙為”(學生的學為核心,課堂為主陣地)機制,開展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的研究:
1.注重畫圖的指導,提升學生對問題信息的高精準“攝入”。由于彝族地區的孩子與生俱來有膽怯、害羞的性格,加之語言交流的障礙,畫圖這種方法剛好是合理的站位。畫圖直觀形象,便于提高學生對問題信息的“攝入度”,便于分析數量關系,容易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直觀化,從而學生能迅速地搜尋到“問題解決”的途徑。
2.注重審題和數量關系分析的指導
(1)優化“問題表征”,提升審題的效能。解決問題,起于“問題表征”,也就是“審題”。需要學生能主動地去發現、辨認轉譯題目中一切直接或間接給出的條件,排除干擾條件,有計劃、有目的去思考,達到精準解決問題的目的。
(2)增強問題思路的“分析力”,讓“數量關系”巧妙助力。審清題意后,“解決問題”的核心任務是深入分析數量的內在聯系,從而尋找已知數量的有效匹配,“數量關系”巧妙助力,從而實現未知數量的“水落石出”。
3.注重改變學生的思考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最開始完成數學題目的時候,只會按照第一直覺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往往第一直覺適用于簡單的數學題目,但是對于復雜的題目,則需要改變思考方式。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首先應該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思考方式的改變。而且,學生解決問題思考方式改變的動力來源于老師改變教學方法,老師要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為主,不要總是牽著學生鼻子走,在課堂上要與學生展開充分的對話和溝通,善于采用多維度教學方法,開拓思維空間,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搭建“三位一體”學習平臺,以學促研,以研促教
研究組的老師針對解決問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邊工作、邊學習、邊研究,把學習、工作、研究“三位一體”化。教研室從學習指導、資源環境、交流協作等維度為全縣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多元的學習平臺,想方設法促進一線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研究能力的不斷提升,最終促成一線教師對“問題解決”教學的行為改變。
(三)努力踐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應用拓展→評價反思”四步走的教學模式
為了實現“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其他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的課程目標,研究組積極構建“創設情境→自主探索→應用拓展→評價反思”的教學模式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創設情境時我們不僅營造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習氛圍,還善于創設隱含數學問題的情境。
2.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采用獨立嘗試、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3.應用拓展——舉一反三、優化策略。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設計層次性、多樣性的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種方法的特點,為學生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提倡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從而促進學生問題解決意識的提高與發展。
4.評價反思——反思這類問題有什么特點,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老師讓學生評價在活動中自己的表現;說一說自己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在活動中如何與他人合作,評價同伴學得怎么樣;最后自己有哪些收獲……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后反思解題過程,進行自我評價、整合,有利于建構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體系。
總而言之,案例研究工作經過將近一年的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后期活動中,我們將進一步鞏固此次活動的效果,及時發現研究中的問題,落實活動的計劃。把案例研究與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前段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反思,大膽創新,勇于開拓,進一步將研究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1]趙向東.彝族地區農村小學數學低段應用題自我提問策略研究[J].讀天下(綜合),2018,000(015):P.289-289.
[2]黃勁松.彝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J].中華少年,2019(18):70-70.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教育體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