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鋒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化學逐漸的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人類越來越離不開化學,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國家對高素質化學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滿足國家這一需要,教師應當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方案,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素養。將新科技元素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抓住學生的目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徜徉在化學知識的海洋。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初中;化學課堂
【正文】縱觀古今社會的每一次巨大的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每一次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都會有著科技的身影。如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科學技術對社會上的一些行業進行了革新,提高了這些行業的工作效率。所以人類對于科技的需要越來越強,并且人類生活的一些方面已經離不開科技。科技的發展,促進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科技也為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可能,給教師們提供了創新自己教學方式的機會。尤其是在國家的剛需下,教師應當著重將化學與新科技信息技術相結合。真正的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一、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作用
1.1轉變教師地位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拘束,課堂上的主導人往往都是教師,而不是學生。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本末倒置。現在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改善這一狀況,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通過現代教育信息手段去獲取知識,教師就會變成學生的引路人,帶領著學生進入知識的世界。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以口述的方式將知識講述給學生們。學生們坐在椅子上,在課堂中被動的接受這些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在一個淺層面上,而無法深入的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究。而利用新科技則可以幫助教師將新奇元素融入傳統教學中,真正的讓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掌握。
1.2擴充教材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拘束,教師們往往把課本作為唯一的教學素材,教授學生們的知識也只是課本里的教材知識。如今新科技的發展,可以幫助教師擴充他們自己的教學資源,畢竟網絡上的知識是豐富多彩的、多種多樣的,并且方便找尋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個網絡資源擴充自己的教材,真正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去學習,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對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理解,能夠充分的啟迪自己的思維,打開自己的想象力。
二、如何將新科技融入到化學課堂中
2.1播放視頻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復雜并且抽象的學科,其中的知識有許多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化學知識的應用。多媒體的特點就是可以將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可以把抽象的東西更加的直觀的表現出來。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一些相關的與本節課內容有關的化學視頻,在課堂上把視頻播放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觀看,學生們在觀看視頻的同時能夠與能夠對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點有一個基礎的了解。
比如教師要教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3單元第2課分子和原子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尋有關分子原子的視頻,教師要注意找尋的視頻講解一定要符合現在初中生的認知范圍和理解范圍。視頻能夠用動態畫面的形式將原子和分子的相關知識完整的呈現出來。教師把視頻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們觀看,學生在視頻中可以更好的了解,分子原子這4個字的概念。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原子的組成究竟是什么?分子原子的活動軌跡以及其他的相關知識,進而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2.2制作化學電子小游戲
化學本身的枯燥與乏味,化學知識點本身的抽象籠統,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不能夠在課堂上吸引住學生們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目光,提起學生興趣。針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科技制作一些化學小游戲,在課堂上選取學生到多媒體臺上來玩這些小游戲,讓學生玩小游戲的同時,能夠回顧上節課的知識點。這樣的游戲教學的方式也能夠學生們內心對化學知識的探索熱情。讓學生們在化學課堂上感到趣味,激發學生內心的探索欲。
比如教師在講授七年級上冊化學第5單元化學方程式課題三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些化學式制作成電子小游戲,在課堂上抽取學生到課堂的多媒體的電子屏幕上玩這些小游戲,讓學生將多媒體電子屏幕上的化學方程式進行配對,組成一個新的正確的、完整化學方程式,加深化學方程式的運算法則在學生腦海內的印象。
2.3模擬試驗
化學的一些知識,需要運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更好的了解。但是目前我國各大學校的實驗器材短缺,不能夠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實踐中體會化學知識的應用。科技的發展可以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借用科技,模擬相關的化學實驗。讓學生觀看的過程中能有一個切身實際的體悟。
【結束語】為了滿足時代的需求,為了給國家提高具有良好的化學素質的人才,為了促進時代的發展,國家的發展。教師針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利用科技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姚欣.將科研成果引入初中基礎化學課堂教學的嘗試[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9):94-96.
[2]葉永謙,黃丹青.新時代依托前沿科技 培養創新人才的實踐——以中學化學實驗創新與改進為例[J].福建教育,2021(02):6-8.
(廣東省中山市紀中三鑫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