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金坤
摘 要:在初中音樂課程中,很多歌曲的學習和演唱具有一定的難度系數,而教師采用的教學的方法也需要多角度和多層面的靈活性提升。融合當今新課改突顯的學生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教學必須突顯學生行為主體,依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規律性有效設計課堂教學流程,然后合理布局全部課堂教學步驟。文中著眼于初中音樂課程,剖析了初中歌曲教學方式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歌曲;音樂課程;教學方式;提升
音樂是美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關鍵內容之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塑造學生優良的審美觀能力和造就能力。對于初中音樂課程而言,教師本身務必對歌曲課程內容塑造準確的了解,掌握初中音樂課程針對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關鍵效果,在觀念教育方面更改錯誤觀點,在文化教育行動上給予學生恰當的具體指導。然后采用提升的文化教育對策,挖掘新的教學方式,持續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順利進行學習活動,有效提升初中音樂課程水準。
一、重視互幫互助點撥
大家都知道,初中音樂課程中的技術性訓練,不但注重教師的示范性課堂教學,更關鍵的是學生的獨立感受。但由于初中學生的針對歌曲的體會能力不一,有一些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獲得相對的感受,而有一些學生左思右想,依然發生掌握不了節奏等問題。學生掌握不了學習的關鍵點是由于學生欠缺對音樂課程的有效了解,欠缺對主觀性演唱技巧和恰當演唱技巧的比照。教師可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間完成互相幫助,互相點撥。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傾聽同學們的演唱,對同學們的歌唱方法做出精確點評,改正錯誤然后持續提升。
比如,在學習《雪絨花》這一課時,其配器比較豐富,學習時存有一定的難度系數。但該曲子的學習目的是塑造學生努力學習的質量,提升學生聲樂學習的能力,并在樂器的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協作。最先,教師依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將學生分成不一樣的興趣小組。次之,教師播放視頻《雪絨花》這首歌曲,然后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用輕輕演唱技巧有情感的跟隨哼曲。組織學生感受這首歌歌曲中表述了哪些感情,隨后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溝通交流。教師依據學生在同組溝通交流的狀況,將學生的歌曲體會記下來。接著,播放影片《音樂之聲》的精彩片段,讓學生依據畫面持續想象,體會歌曲的意境美,聯系以前感受到的情感,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接著,教師展現器樂合奏曲,讓學生學好看譜,并解析器配。依據碰鈴、沙錘、鑼鼓的節奏感及其合奏,讓學生感受到器樂合奏曲的風采,然后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訓練,并排序開展演出。
二、重視對外開放
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教學,必須具有一定的擴展性,學生在課上訓練的曲子不可以徹底限于教材內容,繞過教材中的幾首音樂,積極主動擴展學生能夠觸碰到的音樂元素。比如,教師可融合從古至今的出色音樂創作,熏陶學生的品性,陶冶學生的心身素質。依靠音樂鑒賞課堂教學,推動學生沉醉于美好的歌曲中,激起學生興趣。此外,教師還能夠有效融合當地的鄉土文化教學資源,具備地方文化的歌舞表演表達形式,全是可以滲入音樂元素的關鍵資源。融合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表現,結合拓展課和鄉土文化教材內容,促使歌曲課程內容更為迎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比如,在學習《我的中國心》時,教師可引進《中國人》《龍的傳人》《中國功夫》等一系列愛國歌曲,還能夠依據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特點引進一些勵志歌曲,如《從頭再來》《真心英雄》等,以不斷加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熱愛祖國感情。融合經典作品,引出這節課《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曲的學習。在第一次傾聽音樂以后,領著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感情,還能夠融合紀實片,向學生展現在我國地震發生時,大家為地震災害受災地區愛心捐助的真正情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里,隨處都滲入愛國情懷。學生將感情帶到這首歌曲的賞析中,進而更為細膩地感受這首歌曲究竟表述了哪些感情。
三、重視實踐活動
不論是基礎樂理基礎知識的解讀還是對于學生歌唱方法的具體指導,都必須著眼于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師在演示以后,具體指導學生掌握學習關鍵點并推進學習問題。此外,音樂課程并不是在等同其他學科課程的進行,而是更注重給予學生課余日常生活的更多拓展。一方面,教師能夠運用課堂時間正確引導學生收集音樂制作人的材料,收集與新講課有關的材料等,讓學生清晰了解到一節課的學習總體目標。另一方面,還能夠根據課后練習各種各樣趣味活動的組織,讓學生有呈現自身才氣和風采的機遇,也可以呈現學生各環節的學習成效,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感受。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應有目的的塑造學生預習的習慣,組織學生培養課堂收集相關資料的習慣。在學習新課以前,為學生公布課堂學習的每日任務,讓學生確立自身的學習目的,然后有總體目標地逐漸學習。在課后練習階段,充分考慮初中生的學習工作壓力,為學生設計的趣味活動要有一定的針對性,盡可能以散發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品味為主導。讓學生在參加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大量融進獨立造就的元素,大大鍛煉學生的創造力觀念,也完成歌曲的美育教育效果。
總之,在初中音樂課程工作上提升教學方式是必定的選擇。教師要掌握初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其初中歌曲課堂學習的特點,融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及其學生的日常生活具體,有效設計教學課堂階段,在每一個課堂教學流程上面充足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然后對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給予目的性的具體指導,有效促進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歌曲學習主題活動過程中獲得優良的感受,進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郝瑞敏. 對改進初中音樂教學方法的思考[J]. 內蒙古教育:B,2014(3):28-29.
[2]曹寶山. 初中音樂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 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4(3):353-353.
(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方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