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向麗
摘要:在傳統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院校所開設的班級管理工作都是單一靜止的,教師是管理者,而學生是被管理者,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發揮出來,長時間處在被管理的模式下學生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如今我國所追求的是高素質教育,教師不僅要從教學方法上進行轉變,同時還要對班級管理模式進行轉變,積極開展“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同時自身的適應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合作型;班級管理;策略分析
“合作型”班級管理系統的建立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在進行合作型班級管理構建的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將個體行為進行累加,更多的是強調一種集體行為,集體行為既包括教師也包括學生。合作型的班級必須要具備統一的學習目標。其次,學生之間還要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能夠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再次,每個學生都要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并且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最后,教師和學生都要接受系統性的培訓,掌握更多構建合作型班級的技巧,這樣才能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
一、“合作型”班級管理的特點分析
1.互助性特點
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具有許多特點,在眾多的特點中,最為明顯的一個就是互助性。傳統的班級管理大多都是教師單向的管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嚴重缺乏溝通和交流,導致許多學生不懂得如何進行合作,這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但是合作型班級管理強調的合作互助,讓每個學生進行密切合作來達到相應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形成一個良性競爭的關系,同時還能逐漸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每個個體都能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2.全體性特點
合作型班級管理需要班級中的每個個體都參與到管理工作中,打破了傳統只有教師進行管理的模式。合作型班級管理強調的是充分調動管理者、學生小組以及學生個體,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真正實現互惠互助,在此基礎之上,班級的凝聚也能得到大大提高。
3.公平性特點
合作型班級管理講究的是公平公正性,班級中的每個個體都處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在這樣的班級環境中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對班級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針對班級中的一些學困生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幫助,消除學生的自卑和緊張心理,重新點燃起學生對學習和班級活動的熱情。
二、創設“合作型”班級管理模式的策略分析
1.以學生特點為基礎建立調控小組
在傳統的發展過程中,部分教師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小組的個體和群體上,這樣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過多的關注小組個體和群體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組織結構的設計和優化。想要取得更好的合作型班級管理效果,則必須要不斷優化小組內部成員的配置,使得配置達到最優化。在傳統的管理過程中,一直都是以值日為主要模式,該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能夠更好的豐富小組內涵,應該將學習、班級活動都融入在小組中,讓小組成為一個小型的班級。在對小組進行創建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性別、興趣、性格、學習情況等為前提基礎,每個小組的成員數量應該控制在4-6人,每個小組需要選出一名組長,一名聯絡員,組長的設置可以不是固定的,每個成員都可以輪流當組長。每個學習教師可以對小組進行一到兩次的調整,不斷增強小組的凝聚力。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小組成員之間旺盛的合作精力,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積極的發揮自身的優勢,讓學生將自身的優勢轉換為行動力,從而取得更好的合作型班級管理效果。
2.建立合作型的人際關系
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班主任應該不斷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責任心,組建一支團結、有愛、合作型的班級,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型人際關系。班主任 的作用不僅僅是教學和管理班級,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挖掘不同任課教師和學生身上的潛質,在此基礎之上,更加高效的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
3.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機制
傳統的評價模式具有一定的負面效應,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原有的評價模式進行轉變,以團隊進步為評價依據,依據相應的評價機制來開展更加正確的評價工作。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對小組內部潛質的挖掘,不斷引導學生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勢,將更多更好的方面為自己所用,讓每個小組在原有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成績。可以通過建立各種形式的獎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將合作型班級管理的積極意義發揮出來,則需要充分了解合作型班級管理的內涵,意識到建立合作型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從多方面入手來構建和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班主任除了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指導,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整個成長發展過程。
參考文獻:
[1]莊玉婷.“合作型”模式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7):96.
[2]薛軍. 巧用班級管理智慧 營造家校合作氛圍[N]. 江蘇教育報,2020-09-04(003).
廣西省來賓市興賓區石陵鎮學校 54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