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玥
摘要:小學時期是學生提高綜合語文素養的關鍵時期,而寫作對學生的文學積淀有著重要影響。在這關鍵的文學啟蒙時間里,教師應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豐富學生的課后生活,提高學生觀察生活和情感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創作能力。在合理引導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從學生的寫作興趣出發,在明確的教學目的引導下,科學引導學生逐步進行寫作練習,善于發現身邊小事,從點滴中發掘生命的美好和家人朋友的關愛。循序漸進地進行寫作鍛煉,拓展寫作素材,深挖寫作深度,練習寫作技巧,培養學生自信。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優化方案;改進策略
小學寫作應著重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所以不應限制學生的寫作題材和內容。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在寫作時過于千篇一律,對寫作沒有興趣,寫作思路狹窄,不喜歡主動寫作,不能與生活構建聯系。小學語文課時緊張,可能會沒有多余時間讓學生有大段時間在課堂上聯練習寫作,于是寫作和日常生活越來越遠,達不到課本要求的教學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日記是一項非常合適的寫作方案。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感受大自然和家人同學給予的關愛。尊重學生的創作想法,鼓勵學生發掘自身情感。使學生對寫作對象不再感覺抽象,而是可以有趣味地主動感受寫作和生活的聯系。這樣學生才能不斷進步,提高寫作能力。
一、激發創作興趣,拓展學生思維廣度
小學語文寫作主要目的是在拓展學生眼界,深挖生活中的感動。學生可能會對寫作產生畏難情緒,或是對寫作有所抵觸。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細微小事,給出范例,在課堂上留出時間供學生們創作,再逐漸推廣成課后作業,培養學生留意生活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學生寫作時間,尊重學生的創作能力,給予有效的建議和鼓勵。引導學生反思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更廣闊的可能性,達到全面提高寫作的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會圍繞著學生的情感需要和能力水平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給出直觀的、實踐性的、趣味的寫作素材,進一步激發寫作的主動愿望。必要時,還可以降低寫作技巧要求,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語境。
例如,在教授《爬山虎的腳》時,教師結合課本內容和日記,在課前或課后布置給學生觀察任務,讓學生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植物和大自然,寫出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在課上播放爬山虎等植物的教學視頻,激發學生們觀察自然和熱情,引導學生們低下頭貼近自然,感受生命的魅力。教學還可以在課堂上營造出活躍的氛圍,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調動學生愉快寫作的思維。日記的方式可以降低學生們對作文的恐懼,簡單有趣的作業設置增強了學生和課本內容的互動,讓學生體會到進步和創作的喜悅。教師也達到了提高寫作能力,理解課本知識的教學目的。
二、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有了寫作興趣后,教師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設置合適的寫作限制,例如在題材、內容、文體、格式上,都應有所突破。可以引導學生寫一首小詩,創作一個小故事,或是仿寫一個片段。在寫作之前,要把閱讀和寫作練習起來,實現閱讀和寫作的聯動和一體化。引導學生不僅記錄下閱讀后的感受,還可以模仿作者寫出自己的文章。提高學生成就感,不知不覺中提高寫作技巧,增加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讓學生愛上寫作,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教師引導學生將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模仿、分析文章中的優點,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教授《宇宙生命之謎》時,學生可能已經被這類科普文章引發了興趣,教師應順應自然科教的目的,讓學生自延伸閱讀,并記錄下學生認為驚嘆的地方。讓學生在寫作中介紹一種動物,或者一種自然現象。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素材,還讓學生充分感知了課本以外的世界的美好。這樣相對自由的寫作要求,是在尊重了學生本身的主體性上完成的教學任務。學生有了豐富的閱讀素材和感受,便靈活運用到寫作上來,和學習到的語文知識相結合,充分感知了課文的情感。提高了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豐富了學生寫作素材,拓寬了學生寫作廣度,達到了學生全面的寫作質量和效率。讓學生不畏懼寫作,養成隨時記錄的良好習慣。
三、積極開展寫作實踐,逐步樹立自信心
有了興趣和習慣,教師一步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要求,向標準化考試靠攏。讓學生在一次次寫作中,掌握寫作的主要技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熟練運用寫作素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讓學生成為寫作課堂的主人,自我進行創作。教師開展探究性和專題性寫作課,確立寫作目標,可以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分配寫作任務,共同完成寫作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共同討論、進行頭腦風暴,再各自寫作,寫作后互相評價,給出建議,了解別人的思路。在這樣的限時寫作和小組討論中,學生得以反復觀察事物,充分拓寬思路,探索寫作可能性,了解寫作的多樣性。
例如,在教授《第一次真好》時,在書后的研討與練習中,課本要求學生思考自己的第一次。教師可以借此機會,開展豐富的寫作實踐活動,設置寫作比賽,評出最佳作文,通過同學互評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同學評價后,允許學生多次修改,更換主題,讓學生明白修改對于寫作的重要性。教師對最佳作文進行表彰,利用好勝心,學生感受到競技性,會更積極地進行寫作。教師還可以舉例實用性場景,引導學生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感受那時的心情。通過了解別人的第一次,拉近同學距離和對生活的感受。
總之,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關鍵在于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從日記和練筆入手,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對文字的把控能力。增強學生的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寫作習慣,完善學生寫作基礎,調動學生主體性,挖掘學生思想深度,引導學生自主創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時刻記錄下點點滴滴。
參考文獻:
[1]齊曉東,李菲菲.新世紀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綜述[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2,26(12)
[2]李霞.小學語文教學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分析[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2)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龍門街道辦事處東關小學 山東 德州 2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