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容
摘要:生本理念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當今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隨著教育理念的升級,也愈發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本文從采用小組模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采用任務模式,培養主動探究意識;應用網絡學習,形成家校統一陣營三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本理念的策略進行簡要探究,以期為廣大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理念;滲透
生本理念旨在強調,學生應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主動態度,扮演主體角色。教師有效的采用能夠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能夠驅動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還能夠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但受到考試“指揮棒”的影響,當今課堂教學現狀并沒有真正地將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由此也無法建立起高效的學習模式。長此以往,學生將無法獲得更高效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應當采取積極的教學模式,將自身的師本教學理念,轉變為生本理念。
一、采用小組模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為若干數量的小組,然后在小組中,任命一個正式小組長和一個副小組長,然后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學習。等到需要教師需要統一管理和了解學生具體學習情況時,則直接和小組里面的成員進行對接。由此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能夠方便教師的管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1]。
例如,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學校》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A、B、C、D等若干數量均等的小組。然后分別任命出五名小組長和副組長。其后,教師在導入環節,就可以首先采用使用微課模式,以短視頻的方式在課堂導入環節,完成生字、詞的初步學習。在微課視頻中,不僅有生字、詞的造句和筆畫書寫格式,還有相應使用的語境,待學生依據微課視屏,做好相應筆記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基準,進行討論。當討論完成后,教師應當利用課文范讀的音頻,讓學生初步掌握朗讀中體現出的感情。進而,教師再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誦,然后讓每組的學生派出一個代表,在全體師生面前,進行誦讀。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發揮了自身的引導作用,而學生則承擔了大部分自主學習的角色。
二、采用任務模式,培養主動探究意識
從低年級升為中年級的小學生,作為剛從低年級過來,卻不具備高年級學生學習能力的階段,需要教師首先從形式上,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來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教師可以采取任務教學法,將教學內容融入進具體的任務模式中,讓任務的形式,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主動學習。在限定的模式下,學生雖然在初期無法自主的進行學習,但是一旦他們適應了此種教學模式,自然便能夠獲得顯著的成效。
例如,在教學《花的學校》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導入環節,將本課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和內容,通過板書的形式,為學生展示。然后依舊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教師只是扮演引導的角色,即布置出具體的學習任務,像是,“同學們,下面大家一起進入閱讀課文的環節”,“同學們,下面大家一起進入生字詞學習的環節”,“同學們,下面大家一起進入詩歌朗誦的環節”等等,而學生則在全部的學習過程中,充當履行學習過程的大部分角色。當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教學內容,完成相應的學習環節后,首先應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不管問題解決以后懸而未決,教師都應該繼續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在最后環節統一對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形成的錯誤認知,統一地進行糾正,講解。
三、應用網絡學習,形成家校統一陣營
以學生為本位的學習模式,對于為形成自我學習體系的學生而言,無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基于此認識,教師應當積極使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高新技術機制,讓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渴望,能夠及時地劃為一種學習的動力,進而推進自身的學習和進步。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教師還能夠和家長形成統一的戰線,更加全面地輔助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中流砥柱[2]。
例如,在教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的前一天晚上,使用即時交流APP,將本課的學習目的,即“讓學生對本課的生字詞有初步了解”,“讓學生能夠流利地閱讀文章”等基礎性的學習目標發送給學生家長,然后在學生回家后,輔助學生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當他們完成后,家長可以將學生的成果,以書面照片、音頻等形式上傳到學校的學習平臺上,然后教師便可以在當晚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若是效果良好,教師便可以調動明天的教學計劃和進度。教師可以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只是將課堂學習的大流程,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然后扮演監督員的角色,督促學生進入學習環節中。在課程最后,教師可以統一安排考核,讓學生檢測自身的學習效果,若是成績不佳,教師則要為他們布置額外的留置作業。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滲透實踐,不僅有著提高教學水平的積極效能,還在發展素質教育,提高以學生為本位的學習理念方面,有著正向的實踐意識。當然,教師基于生本理念開展的教學實踐,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若是學生自身不具備自主地學習能力,教師的生本實踐教學程度,自然可以相對削弱。由此,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琴.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1(06):41-42.
[2]房云.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03):147-148.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元潭鎮小學 四川 巴中 63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