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妮
摘要:在小學二年級的寫作教育中,大部分教師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恰當的作文指導,以至于學生們失去對寫作的積極性,寫作內容存在虛假、空洞現象,這種教學現狀需要教師轉變寫作教學模式。生活化的寫話教學模式為教師指導學生撰寫作文提供發展方向,對寫作教學中有著促進作用。想要進一步提升寫作水平,要求教師做好相應的指導工作,現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二年級語文;生活化寫話模式;教學探究
引言:
語文是小學基礎教學課程之一,是學生人文知識啟蒙的重要學科,寫作是語文學科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小學生眼中,寫作是一項枯燥無聊的任務,無法從中獲得樂趣,很難投入到寫作中,寫作練習無法順利地開展。在現代教學過程中,不再局限在單一的拼音、漢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傾向于生活化寫話教育。在小學生的語文寫作練習中,接觸的文本資料和寫作內容源自于對生活的觀察,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尋找生活中的樂趣,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將生活與作文練習結合起來,有效提升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一、生活化寫話模式教學作用
生活化寫話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以生活中的所聞所見為教學材料,使學生在學習語文寫作時,能夠充分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避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方式。
(一)增強理解能力
生活化的寫話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并對文章中所應用的寫作技巧進行記憶和運用,以此來提高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范本是最佳的教育素材,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很容易在閱讀時遇到難以理解之處,例如對人物或景色描寫的修辭、對事物描寫的用詞等。當教師利用生活化寫話方式教學時,可以將描寫的畫面展現出來,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觀察,與生活相結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激發寫作熱情
小學生在寫作練習中缺乏積極性的有很多影響因素,有些學生是因為不知道寫作文的意義是什么,所以缺少積極性,當學生以生活為出發點寫作時,就可以在寫作過程中享受樂趣,通過寫作記錄生活[1]。以生活為基礎的寫話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練習動力,對高效的寫作教學有重要意義。
二、生活化寫話教學的實施
(一)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提高學生生活閱歷,促進學生寫話
在小學寫作中常有這樣的現象,部分學生提到寫作就興趣低,氛圍沉重,認為沒有內容可以寫。然而,寫作作為反映生活的形式之一,學生會沒有內容可以創作,而其主要原因是對生活中的小事體驗不到位,沒有享受它帶來的樂趣,無法抓住生活中閃光點的瞬間。教師在教育時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樂趣,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素材。使學生能夠豐富寫作資料庫的同時增強對生活的觀察,學會熱愛生活。
例如小學二年級上冊課本中有一則寫話訓練《最喜愛的玩具》,在這一題目中寫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你最喜愛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好玩在哪里?”要求學生敘述他最喜歡的一件玩具,還要對其外觀、有趣的地方進行敘述。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他最喜歡的一件玩具,回憶它的有趣之處,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探討他們最喜歡的玩具的樣式和特點。讓學生有意識去結合生活實際,結合學習內容,不僅能夠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到知識內容,也能讓學生走進生活,發現身邊的精彩,潛移默化地收獲素材,促進學習成果的提升。
(二)指導學生體驗生活,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寫話
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點評時,不免會發現學生的作文存在空洞無物、套寫內容的現象,閱讀時,常感到味同嚼蠟,沒有真情實感。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對寫作內容沒有共鳴有關,學生常根據教師給的命題編寫各種內容,只以寫作字數為目標,忽視寫作的質量,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沒有感情。對此,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樂趣,讓他·們切身地享受和分析日常的小事,在生活中發現閃光點,這樣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思維豐富活躍,情感才會體現在文章的字里行間。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有一則口語交際是《我愛做手工》,要求學生將手工作品帶到教室,并敘述它的制作過程,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講述。教師可以利用這一主題,以《記一次有趣的手工》為題,帶領學生展開手工活動,讓學生把想要做的手工材料帶到教室,將學生從無聊的課程中解脫出來,用活潑的課堂氣氛帶領學生體會活動,積累寫作素材,煥發對寫作的熱情,讓寫作內容充滿活力。
(三)指導學生品味生活,積累生活感悟進行寫話
小學生的年紀尚小,對生活中的美好的體驗只浮于表面,無法體會內部的美好,在寫作時,無法正確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寫作內容記流水賬,在閱讀時,無法產生情感共鳴,沒有閱讀的欲望[2]。對此,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以樂觀的心態感受生活,學會在生活中找到閃光點,這樣在寫話訓練時,會產生大量靈感,文章內容會具有真實的情感。如,教材中有撰寫留言條的寫話訓練,有兩種情境供學生選擇,第一種是去辦公室還書,教師不在的情況下,第二種是去同學家中通知她參加次日九點學校的書法活動,但是同學家沒有人。在以上兩種情況下撰寫留言條,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一種情況,回憶自己是否有類似的情況,回憶當時的心情,記錄下真情實感,這樣寫作避免千篇一律,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有促進作用。
結論:
語文知識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將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生活化,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生活與寫作相結合,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觀察、體驗、品味生活中的小事,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田淑惠.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探討[J]. 好日子, 2019, 000(007):P.1-2.
[2]楊柳. 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研究[J].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 000(003):76-77.
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橫州鎮城東小學 530300